上編 他們拒絕沉淪 第七章 反掃蕩

朱 韜——時為冀中軍區抗大二校七大隊老師

張旭初——時為沭陽縣抗日兒童團團員

趙 勇——時為冀中軍區第七軍分區二十二團二連戰士

小的時候看《小兵張嘎》,一看到日軍進村抓八路,奶奶犧牲的那段我就會哭個不停,我跟著姥姥長大,很害怕也會那樣失去姥姥,幸好不會發生這種事。

1942年5月1日,日軍掃蕩冀中平原。

日軍把住過八路的民房燒毀,然後搶走村裡的糧食,為了困死八路軍和新四軍,還會製造無人區,不是製造「人圈」,就是直接殺光全村人。

這就是三光政策。

這就是掃蕩。

日軍把全村的人都趕到廣場上,讓他們圍坐成一堆,然後一個個審問,只要聽出口音不同,哪怕不是八路軍或者新四軍,都難逃一劫。

在採訪過的這些老人中,很多都是那時候參加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日本人來了,他們再也活不下去,或者親人都死了,於是參軍去打鬼子,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還是孩子,有的甚至只有十一二歲。八路軍把這些孩子送到學校學習,或者直接送去延安。

而更多年紀大些的孩子留在了戰場,參與反掃蕩的戰鬥。

八年抗戰下來,他們也會像當年大哥哥收留自己一樣,收留更多的孩子,送他們去讀書,或者和他們並肩戰鬥。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華北方面軍為鞏固對佔領區的統治,使之成為「大東亞戰爭兵站基地」,於1942年制訂了《治安肅正建設計畫大綱》,規定「治安肅正」的重點應放在以「剿共」為主的作戰討伐上,並依此集結大量兵力,重點對晉察冀、冀東、冀中以及晉冀魯豫、太行、太岳等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掃蕩。朱韜當時是冀中軍區抗大 二校七大隊的老師。1942年,日軍對冀中地區進行「五一」大掃蕩。

朱韜說:「軍備一團和敵人打得非常激烈,那子彈、炮彈像暴風雨一樣。」最終,朱韜所在的部隊成功突圍。突圍後,部隊立刻化整為零,分散成若干游擊小分隊。朱韜和兩名戰友潛入了河北深縣,等待部隊重新集結。朱韜說:「有一次我們到一個村莊,碰上敵人一個班的尖兵。我們趕緊往回撤到村子裡面。這個村子的老大娘看到我們,指著叫我們上閣樓。我們就上到閣樓。」

日軍近在咫尺,朱韜等人沒有武器,他們躲在閣樓上屏住呼吸觀察著外面的情況。過了一會兒,老大娘說敵人走了,讓他們下來!朱韜他們下來看到,老大娘已經做好了飯叫他們吃飯。成功躲過了敵人的追查,又有一頓熱乎乎的飯可以吃,這樣的事情,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真算是最幸福的事了!70年後的今天,朱韜仍然懷著深深的感激:「我說冀中人民,那真是偉大的人民!對子弟兵的熱愛和感情,那真是永生難忘。」

懷著對根據地老百姓的感激,朱韜三人匆匆離開了村子。然而,危機並沒有就此結束,他們一出村就碰到了一個偽軍隊長,此人正騎著車子,打著個小旗,宣傳「強化治安運動」,朱韜感覺到,事情麻煩了。

偽軍隊長荷槍實彈,但朱韜三人卻手無寸鐵,四個人就這樣僵持住了。朱韜的戰友李政軍摸摸鼻子悄聲對他說:「3∶1,必要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把他給整掉。」就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刻,村長出現了。見此情景,村長連忙上前調解。沒想到,偽軍隊長並沒有露出兇惡的一面,而是向村長吐起了苦水。原來,他之前也是抗日隊伍的,後來被抓了,沒辦法當了偽軍。還說他雖然是偽軍,但也為村子裡做了不少好事。他說:「我放你們走,但是這個村子離我們的據點貢家台很近,你們走,我得放兩槍,你們往西北走,那邊沒什麼情況。」就這樣,朱韜三人化險為夷。

逃離險境後,他們來不及休息就趕緊向西北方向撤退,此時的華北平原已經變了一個樣。

日軍在平原上建立了1700多個據點兒挖掘了4000多公里封鎖溝,把平原分割成了2600多塊,朱韜和戰友們走在平原上,彷彿陷入了一張大網裡。幾天後,他們遇上了七兵團的政委,接到了返回部隊的命令。

朱韜說:「我們手無寸鐵,準備到那個地方弄點武器,哪怕弄個手榴彈也好。」他們決定先不回去找部隊,而是準備到比較熟悉的地方弄點武器來。不料,就在這天,他們遇到了日軍的包圍,包圍圈越來越小,怎麼突圍都突圍不出去了,他們只好躲進了村內,隱藏在老百姓家裡。天一亮,敵人把農民們都趕出來了,朱韜也被發現了,偽軍拿刺刀扎著他的脖子問:「你是八路?」此刻,朱韜已命懸一線,朱韜說他是當地的村民,可日軍聽出朱韜與其他村民的口音不同,立刻開始拷打他——將他打倒在地,然後在脖子上壓杠子,劇烈的疼痛讓朱韜一下子昏了過去,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渾身水淋淋地躺在了牢房裡。朱韜說:「昏過去後,被潑了水,我又緩過來了。」被日軍潑醒的朱韜一口咬定說自己是當地的老百姓,他沒有暴露任何秘密。後來,朱韜和戰友李政軍被當作苦力輾轉送往多個集中營、礦場,不願屈服的他們在集中營偷偷成立了自己的共產黨支部,對抗日軍的暴行。最後,朱韜和戰友們成功策劃越獄,逃了出來。

「五一」大掃蕩一直持續到1942年6月上旬。經過此次殘酷掃蕩,冀中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冀中軍區部隊減員16800餘人,5個軍分區司令中,第八軍分區司令常德善、政委王音遠雙雙戰死,第十軍分區司令朱占奎被俘投敵。剩餘的2000主力被迫轉移到晉西北,群眾被殺、被捕達50000餘人。共進行大小戰鬥272次,斃傷日偽軍11000餘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面對越掃蕩越頑強的華北軍民,日軍企圖迅速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開始對華北解放區進行愈演愈烈的掃蕩,甚至對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企圖用這種毒辣的手段徹底破壞抗日根據地軍民的生存條件。華北解放區的抗戰進入了空前困苦的階段,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僥倖逃出的老百姓依然在這最黑暗的日子裡儘力躲避著日軍的追捕。

張旭初是沭陽縣抗日兒童團團員,那年他14歲。幾天前,他的家鄉沭陽縣口頭庄正遭受著日軍的掃蕩。日本人集中了300多人,北面從濫洪港上繞過來,南面從榮吳城繞過來,南北夾擊包圍了口頭庄。此時,口頭莊裡只有30多名基幹民兵,民兵們分成三段進行防守,拖住敵人,好讓其他人伺機突圍。

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中路最終被敵人突破了。敵人利用青紗帳很容易找突破口,突進來以後,首先就碰到了張旭初的二伯父張飛龍,張飛龍已經負傷了,但又有幾個敵人頂到他的面前,於是張飛龍從屋裡面跳出來跟敵人搏鬥。在搏鬥的過程中,日本人的刺刀從他的胸部捅了進去,但是,張飛龍依然誓死抵抗,敵人看到他太能抵抗了,就又放火燒他。

張旭初說:「第二天,我們為他收斂遺體的時候,發現他身上被火燒得一段一段的。」

中路不幸被突破,西路也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西路被突破之後,張志生帶幾個人轉到西頭炮樓上面進行防禦。眼看沒有其他辦法抓住他們,敵人就開始放火,他們把炮樓周圍的房子點著了,火勢越來越猛烈,滾滾濃煙直逼炮樓上的張志生幾個人。可是,此時他們手裡的子彈早已打光了,只能用磚頭石塊與日軍進行殊死的搏鬥。搏鬥中,張志生負了重傷。眼看這個地方怎麼也守不住了,一個叫盛前線的戰士要背著他突出這個地方。張志生對盛前線說:「你背我,我們兩個都走不脫,你趕快向北面轉移,不要管我。你能堅持到什麼程度就堅持到什麼程度。」盛前線無奈地自己逃走了,敵人圍了上來。

張志生犧牲了,時年28歲。

口頭庄一戰,基幹民兵一共犧牲了12人,卻得以讓其他人順利突圍。張旭初跑了出來,當他逃到石大庄村時,卻遇上了偽軍的追擊,慌亂中,他躲進一戶村內的糧倉。這時,兩個偽軍直奔他而來。

偽軍把張旭初綁了起來,押往村子的廣場。張旭初說:「走到中間的時候,有個偽軍說乾脆就在這兒把他槍斃算了,因為我的兩隻手是被反綁著的,我也沒辦法同他斗。後來有一個偽軍說暫時不要斃他,先審訊他。」

偽軍把張旭初帶到村中,吊在樹上,問他是哪裡人?是幹什麼的?是不是新四軍?張旭初那個時候意識到他不能講話,因為如果說自己是石大庄村的人,石大庄老百姓都不認識他;說是口頭庄人,萬一碰上偽軍就是要抓口頭庄人,那怎麼辦?張旭初左思右想,就是不開口。情況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候,這時,善良的老百姓救了張旭初。

如今回憶起來,張旭初仍然充滿著感激:「我很感謝那個村的人,老百姓說,他是我們村上的,我們村上的人都認識他。」聽到當地的老百姓眾口一詞,偽軍也沒有辦法了,只好把他放了。

就這樣,張旭初得救了,善良的老百姓們又給他拿出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