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迷失(1995-1999) 第十七章 悲喜交織的故事

1998年,改革開放的20周年。

陳寅恪與顧准,這兩位逝去多年的知識分子,重回視野。前者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後者的「拆下肋骨當火把」,讓以天下為己任的學子們追慕不已。過往20年,我們國家年均增長7.5%,遠離飢餓,小康在即。這難道不是顧准病榻上預言的「神武景氣」?

看起來,社會愈發開放、開明。然而,氣象萬千中各種變革似乎遇到了些許障礙。社會發展進程積累的問題像雪球般越滾越大: 貧富差距持續拉大、「三農」問題長期無解、國有企業改革步履維艱、失業人數不斷攀升,亞洲金融風暴餘威陣陣……新中國最大規模的產權變革,也勢必發生一些令人傷感的悲情、無奈與不安。

看來「神武景氣」的中國需要一個懂經濟且可依賴的強勢人物。無疑,朱鎔基是最適合的人選。支持者和批評者們終於心有靈犀,達成一致。12天後,朱鎔基接任李鵬,以98%的選票當選為新一屆中央政府國務院總理。

正式上任那天,面對眾多媒體朱鎔基悲壯起誓。他的演講充滿個人色彩,不像一位治理國家、扭轉經濟的高官上任言辭,倒像是一篇悲憤而不顧一切的戰鬥檄文。但是,人們喜歡這樣的演說,因為很容易被感動。

所有的這些,都始於1998年,後鄧小平時代,也可以說,新的改革時代。

政府「自上而下」發起指令,人民「自下而上」進行參與,中國社會的穩定得到維繫,並帶動經濟層面的改革。《中國大趨勢》一書作者約翰·奈斯比特將這種變革稱為「中國縱向式民主」,「政府給我們規划了森林,中國的人民將其創造出來」。而國家醞釀著大變革,小城溫州則迎來罕見的寒潮。

這個以「溫」為名的南方小城,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但另一方面,生意人不管惡劣的天氣,照樣早出晚歸,沿街叫賣聲不減;店鋪一早開張,營業直至深夜。喧鬧的街市、肅殺的自然氣候,風格鮮明、對比強烈。

一位京城記者前來考察採訪,看到街道兩旁店鋪密密麻麻,如水銀瀉地般無孔不入,不禁由衷感言:「全溫州城連起來就是一間大超市」。此言非虛。興起不久的房地產充當了良好載體,新建小區樓下均是商鋪房。記者不解,為何住宅樓下全開店鋪?他向一位雜貨店老闆求教。店主一怔,反問: 為什麼樓下不開店鋪?

記者無言以對。他意識到自己的唐突,也意識到溫州人的那種天性。他們總能在千篇一律的單調中製造出一絲亮色,外人看來,這是特立獨行,反其道而行;事實上,他們不是刻意為之,一切皆自本能,所以才顯得自然而然、渾然天成。

安徽青年劉永暉在街上閑逛。路邊的繁華讓他聯想到上海的南京路。內心激蕩之餘,他辭去計委工作。

激發劉永暉內心激情的是位於人民路上的「開太百貨」。那是一家開業不久的百貨商場。幾個月前,這個龐然大物陡然出現時,在遍地專賣店、零售店的溫州掀起偌大波瀾。有人悲觀地斷言,百貨商場將會把紮根在地攤經濟土壤上的無數小店送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幾個月來的事實卻證明這種擔心是杞人憂天。

地攤經濟的頑強如野草,本金少、變現快,只要有需求就能生存下去,而資金雄厚的百貨公司船大不易調頭,往往在市場末端徘徊。開業以來,擁有港資背景的開太百貨並未取得預想中的成就,反而在專賣店、零售店的夾擊中舉步維艱。

劉永暉想做救世主,他看到了百貨公司的坦蕩前途。

開太百貨之前,曾經風雲一時的華聯商廈曇花一現,溫州並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百貨商場。這顯然背離了時代發展。擺地攤、開專賣店到連鎖經營,溫州人縱向銷售發揮極致,可市場經濟對商業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訴求層次分明,一部分人希望在一個商店裡買到所有需要的商品,而不是到商業街上走馬觀花。出師不利並非是誤入歧途,而應該歸咎於定位不明、營銷缺失。劉永暉深入分析原因,信心百倍地進入開太百貨。

這一年,白色風潮流行於溫州。大街小巷,到處是穿著白色西裝、套裙的青年男女,即便傢具、家電也多以白色為主。年輕人追求前衛的行為無形中創造出新的市場,白色產品供不應求,售價數千元的白色麻棉西裝售價昂貴,但銷勢頗好。順應白色浪潮,溫州印染廠日夜不停地生產白色「摩力克呢」面料,4萬多米面料投放市場被搶購一空。

時尚經濟讓劉永暉深受啟發: 抓住年輕群體等於抓住消費市場。此後,開太百貨把目標定位於年輕、時尚群體,引進國際流行品牌,扭虧為盈。

其實,幾年前初來溫州,劉永暉「對這個城市第一感覺並不太佳」。可就是「處處透露出繁華後面的雜亂」的城市讓他的人生煥發出光芒。事業日盛,他融入原本陌生的異鄉。

和劉永暉一樣,廖輝軍也是闖溫州的異鄉人。他「帶著美好的憧憬來」,「火車站外綠色玻璃幕牆的電信大廈」讓把這個城市的高度展露出來。從3公里的人民中路,到商店爆滿的五馬街,再到水泄不通的廣場路,巴掌大的地方,別人「用不著一天便能走個遍」,他卻走了許久。天黑的時候,他下定決心: 勤勞工作,成家立業。

溫州開放的民營經濟環境為他們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土壤。其間,發生的種種事情總能喚醒人們心中最原始的渴望和力量。許多不甘沒落的外地人藉此大有作為。多少年後,人們送給他們一個稱號: 新溫州人。

令人高興的事情層出不窮。產業、商業的崛起與文化的興盛形成鮮明的對比。

張藝謀聲名鵲起。他忙著拍攝一部名為《我的父親母親》的新片。沒有人能夠想到,他會挑選19歲的中戲學生做女主角。這個名叫章子怡的女孩顯然沒有任何銀幕表演經驗,第一個鏡頭足足拍了27條。天分不是最好,可她足夠努力,對自己夠狠,更懂得抓住機會。日後,章子怡一步步走上奧斯卡頒獎台,隱然無限風光。但她卻說,不相信童話,只相信努力。而與她的作品相比,成名經歷更能引起普羅大眾的興趣和認同。

很多人眼中,不簡單的章子怡透露出一股野氣。從她奮鬥的故事中,有人感受到方向,而有人會從中看到自己從前的影子。溫州人屬於後者。

夏天,當地一家新聞單位在街頭做題為「假如你碰到困難,你是首先找別人還是靠自己」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98%的受訪者選擇「靠自己」。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溫州人只相信個人努力而非其他。

事實正是如此。104國道平陽段受到大山阻隔,溫州政府決定打條隧道。初步預算,需投入資金4900萬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按照其他地區的方式,很可能因為資金問題項目擱淺,或者乾脆進行道路改道,在大山邊繞行一圈。

可溫州人制定出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以出讓15年隧道交通費徵收權的方式招標。隧道建成,投資方從每輛車收取10元過道費,15年後無償交付國家。政府分文不花打通隧道,15年後擁有全部產權,承包者也有利可圖。方案一提出,投標者不計其數,最後平陽軋鋼廠老闆章烈成中標承包,投資5000萬元,如期建成隧道。

投資15億元的人民路如法炮製。政府先按一定價格買下道路兩側土地,拆遷後進行公開招標,中標者可建造若干用於租售的新樓房,前提是由他們出資改造道路。相似的事情還發生在其他領域。2000多所幼兒園除31所由國家投資外,其餘均為個人建設;3000多所農村醫院和衛生所也多由民資興辦。以市場經濟的手段優化資源配置,不僅有效解決了城市建設等領域的資金問題,更使得民間空閑資本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實現政府和民間的「雙贏」。

金溫鐵路通車、溫州大橋建成和市內道路加寬,但計程車供需矛盾卻加劇。市裡決定「個體化改革」,一次性投放300個經營權,公開拍賣,永久買斷。4年來首次拍賣計程車牌照,群情高漲,人人都想分羹於稀缺資源,乃至有人極端地賣掉房產換取車牌。每個牌照20萬元的價格起拍,拍賣結束時均價達68.8萬元,政府財政凈增2億多元。不久,新增摩托車牌照參與拍賣,所得款項被劃撥為市政建設專項資金。

市場經濟思維滲入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溫州人把拍賣之風發揮得淋漓盡致。歌星劉德華到內地舉行個人巡迴演唱會,首場演出地點選擇溫州。

靈光的溫州人把演出徹底變成一場商業遊戲。坊間流傳一個津津樂道的說法: 某老闆在天都大酒店為劉德華舉行歡迎宴,邀請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前來助興,但預留席位拍賣。利用名人效應,劉德華指定白酒、服裝、鮮花。演唱會下來,相關的溫州人大發其財。

深得經商之道的溫州人利用經濟手段調配資源,激活市場,同時使懸而未決的難題一蹴而就。而更有意思的是一位記者竟然從廉政建設的角度指出,溫州政府的諸多做法「杜絕黑箱操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