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藍色資本家」沈南鵬,不走尋常路 第三章 納斯達克的常客

「那時是在上海,一頓非常普通的午餐,我和建章、季琦3個人聊天。當時正是互聯網第一波浪潮的時候,我們自然就談到了能否在互聯網上做些文章。大家談到了新浪、網易、搜狐,想著還有什麼產業能和互聯網結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傳統旅遊產業的想法,就這樣,攜程網隨後誕生了。」

自1992年從耶魯商學院畢業到1999年,沈南鵬已經在金融界做了8年。多年的投行經驗,目睹了太多別人的成功,沈南鵬開始期望自己也能夠有同樣精彩的未來。1999年,沈南鵬決定離開德意志銀行。

早在1998年年底,沈南鵬就個人投資了一家反黑客軟體公司。當時,國內的互聯網還不太熱,但沈南鵬在投行工作中接觸的人以及他在美國的很多同學,都不斷向他灌輸互聯網方面的思想。看到美國互聯網發展得如此火暴,沈南鵬的創業激情被迅速點燃,他開始關注起互聯網。

畢竟已經做了8年投行,突然離開的成本會很大,沈南鵬也有過猶豫。但創業的激情時刻衝擊著沈南鵬,現在看來,當時的互聯網泡沫也不全是壞事,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裡,「泡沫」同樣刺激了沈南鵬的創業神經。

後來,沈南鵬也承認自己的創業源於一次偶然,更源於一種潮流。如果不是互聯網的依託,他很難下決心創業。互聯網的大浪潮,讓沈南鵬看到了無限美好的未來。他最終告別了優厚的薪水、令人羨慕的職位,點燃了自己的夢想。

海外投行生活,給了沈南鵬重要的成功本錢。當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沈南鵬開始尋找創業夥伴。

1999年,滿懷創業激情的沈南鵬遇到了兩個人,一個是31歲的梁建章,另一個是33歲的季琦。三人成眾,從此他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時光倒回1982年,在第一屆全國中學生計算機競賽上,有兩個少年同時獲獎。一個是15歲的沈南鵬,另一個叫梁建章,時年14歲。當年的兩個懵懂少年,根本沒有想到17年後他倆會聯手創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的奇蹟。

那年計算機競賽之後,沈南鵬進入上海交大數學系,而梁建章就讀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大學畢業後,兩人同時來到美國,沈南鵬在耶魯攻讀商學院,梁建章在喬治亞理工學院讀碩士。畢業後,一個在華爾街做投行,一個進了甲骨文研發部。

1999年,他們的命運再次交叉。

讓兩人的命運再次有了交集的關鍵人物是第三人,季琦,1966年出生,199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機器人專業,獲碩士學位,1994年旅居美國。這個笑起來一臉憨厚的工程師卻是個極具創業激情的人。IDG的熊曉鴿曾評價此人,他是「唯一讓我們投了3個項目的人,也是唯一一個連續創業都大獲成功的人」。季琦是那種「傳統行業里很不傳統的人」,他屬於「衝鋒陷陣」型的勇猛創業者。

1999年的春節,在上海交大校友會上,沈南鵬與季琦相識。而季琦與梁建章早已認識,於是,季琦親自邀請沈梁二人一起到家中做客。三人年紀相仿,又都對互聯網經濟十分看好,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沈南鵬後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激情四射:「那時是在上海,一頓非常普通的午餐,我和建章、季琦3個人聊天。當時正是互聯網第一波浪潮的時候,我們自然就談到了能否在互聯網上做些文章。大家談到了新浪、網易、搜狐,想著還有什麼產業能和互聯網結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傳統旅遊產業的想法,就這樣,攜程網隨後誕生了。」

3個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將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嶄新夢想逐步變成現實。沈南鵬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拍檔,「當我們發現彼此的理念竟有著驚人相似的時候,那瞬間思維上的化學反應無法形容」。梁建章和季琦的加入,為他的創業之路增添更多精彩。

1999年5月,沈南鵬與梁建章、季琦等人共同出資200萬元創辦了攜程網(Ctrip.),辦公室設在協成科技大樓,「攜程」與「協成」諧音。

沈南鵬是當時創業組合中最有錢的一個,他那時已經是德意志摩根建富的董事。創業的200萬資金中他個人出資60萬,為最大個人股東,以至後來季琦笑稱「沈南鵬當時算是溢價購買了股份」。因為出資最多又常與資金打交道,很自然的,沈南鵬成為攜程的首席財務官(CFO)。季琦則出任總裁,梁建章成為首席執行官(CEO)。

沈南鵬、梁建章、季琦,一個不斷締造商界「傳奇」的團隊開始搭建起來。

創業之初,三人各展所長。沈南鵬有著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又比較擅長宏觀策略;而梁建章曾擔任甲骨文中國技術總監,擁有相當專業的計算機技術;季琦則有著豐富的創業經驗,對於市場、企業管理和銷售有著獨特見解。

最初3個人的想法是利用互聯網來整合傳統產業,要創建一個可行性的網站,而改造傳統旅遊產業的想法,最早由愛旅遊的梁建章提出。梁建章喜歡旅遊,深感當前的旅遊行業服務不到位,各大旅行社很難滿足遊客的需求。

身為技術人員的梁建章,還專門拿出一組數據來證實旅遊產業的前景。1998年,中國國內旅遊收入已達2391億人民幣,同期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26.02億美元。同時,中國被世界旅遊組織認定為21世紀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而國內旅行社的接待人數和贏利水平卻連年下降,營業毛利率不足10%,全國旅行社總市場佔有率不到5%,其餘95%均為散客。通過這一些簡單數據,他們看到「旅遊業存在巨大的發展機會和利潤空間」。

沈南鵬深知當時的中國市場還不夠成熟,在物流以及信用卡支付系統上仍有不少缺陷,而從事旅遊行業,就可以規避這些弱點。季琦也看到互聯網的優勢,它可以彌補傳統旅遊業地域、時間和管理有效性的不足,而梁建章又提出「旅遊網站從設計到配送、支付,都非常適合電子商務」。

沈、梁、季三人一合計,一致決定:向旅遊進軍。

1999年5月,沈南鵬、梁建章以及季琦,3個旅遊業的門外漢就這樣「攜程」出發了。就在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沈南鵬發現,攜程似乎還缺少點什麼。很明顯,定位為旅遊產品預訂服務的攜程,還需要一位旅遊界的專業人士。

攜程的嶄新模式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各大旅行社是很難理解的。負責開拓市場的季琦奔波於各個大小旅行社,向眾多旅行社遊說與攜程合作事宜。但幾乎每一次,季琦都要在各家旅行社坐上一兩個小時的冷板凳,才能得到一小會兒的接待。季琦非旅遊業內人士,雙方的交談往往是「淺嘗輒止」。這一切,讓三人苦惱不已,他們迫切需要一個旅遊專業人士的加入。

直到2000年,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事情終於有了轉機。

有一次,季琦來到上海旅行社談合作事宜,當時負責接待的是該社總經理范敏。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范敏一聽季琦也是交大畢業,熱情地接待了這位學弟。而這一番談話後,攜程有了真正的「東風」。

范敏,1965年出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在完成工業管理工程專業本科學業之後免試進入管理學院攻讀管理學碩士。曾就讀於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校。時任上海旅行社總經理,及上海新亞(集團)酒店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范敏在國營旅遊企業工作多年,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專業人士。

在季琦的熱情邀請下,加之對互聯網行業的看好,范敏也加入攜程的創業團隊中,任執行副總裁。定位為旅遊產業的攜程,有了這樣一位旅遊專業人士的加盟,更是如虎添翼。

「攜程四君子」的組合正式形成,接下來,攜程的發展能否順利?

1999年10月,攜程網正式上線。攜程創立之初,沈南鵬等人共投入了200萬元。僅靠這些資金,要想在「比誰燒錢更快」的互聯網行業發展是遠遠不夠的。融資,成為攜程迅速成長的關鍵,而這,正是擅長資本運作的沈南鵬要做的。

很多人以為,沈南鵬此前有投資銀行的背景,融資應該不會太難。事實上,投資家們遠沒有想像中的「慷慨」。沈南鵬曾對人說過:「我做攜程的時候,有人說我以前做投行,所以融資比較容易,信手拈來。其實根本不是,哪有那麼容易,一些大的投資銀行看不上小企業生意。當時攜程正是創始階段,我和IDG接觸時,之前根本沒有關係,所以找他們投資時也是要從頭談。只有理念上的契合,加上對我們企業未來的認可,他們才會投。」

沈南鵬的第一筆風投資金就來自著名的IDG。正如沈南鵬所說,他與IDG並沒有太多關係,一切都很艱難。不過,從時間上看,沈南鵬不愧是投行出身,在他的努力下,攜程上線3個月後,IDG估價攜程200萬美元,於2000年1月投入了第一筆風險資金50萬美元。

在2001年10月之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