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讓世界更「美的」 在反思中前進的「國際年」

上世紀90年代,「21世紀屬於中國」的呼聲在國際上此起彼伏,自謙內斂的中國人在矛盾中接受了這個觀點:民族自信心令自豪感陡然膨脹,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又讓人對此觀點將信將疑。

所有的疑惑在2001年突然消除,沒有人會想到在新世紀到來的第二年,預言已然變成現實:這年7月13日北京時間22點整,當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莫斯科熱情地喊出「BEIJING」這個單詞時,千里之外的中國徹底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北京申奧成功」的好消息,燦爛的煙花像一張張笑臉徹夜綻放;10月7日,在瀋陽五里河體育場上空,「我們贏了」、「衝出去了」等短促有力的吶喊聲久久回蕩,中國男足以1:0戰勝阿曼,歷史性地衝進世界盃決賽圈,「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不僅僅是中國足球人的夢想,「中國崛起」的說法由此傳開;11月10日,在多哈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的決定終獲通過,外經貿部長石廣生代表中國政府在議定書上簽字。中國來了,中國終於來了!

正是在走向世界的機會與威脅中,何享健在內部提出了「2001年是美的『國際年』」的想法。他憂心忡忡地道明初衷:「加入WTO後我感到很大壓力……外國品牌已進入多年,加入WTO後,其強大的管理系統、強大的資源、人才、國際化市場的優勢對國內的壓力更大。這個競爭很殘酷,同時又在加速行業的洗牌。兩三年內,能夠生存者可望進一步發展,不能生存者就會關閉、垮台。所以,我們的壓力也挺大。」

一年之前,何享健就為減輕壓力做了鋪墊。2000年,美的在香港公司成功運行的基礎上,先後設立美國公司、歐洲公司、日本株式會社、韓國辦事處,並在隨後的2年內又設立加拿大、俄羅斯等辦事處,這些「根據地」成為美的國際化堅實穩固的「橋頭堡」。

何享健對「國際年」做出的要求是:要加快出口,加快與國際上合作,包括技術、資本、股權、市場上的合作。他說:「通過加強與國際大公司的交往和合作,我們提高了國際地位;在幾個國家增設辦事處、加強市場推廣力度以及提高產品服務水平等等,也很好地推動了我們的出口。」

就美的當時的情況而言,其優勢項目在於空調、電飯煲、廚具、微波爐等產品,這些都是與著名的跨國公司進行技術合作,效果良好。何享健認為:「加入世貿以後,外國大公司紛紛到中國來,我們會加快這方面的步伐,最近半年(2002年11月),我們就一直在與外國公司談合作。至於以後哪一種合作方式更好,我們很難確定,但不管哪一種方式,必須對我們有利。從理論上講,合資會長遠一點、穩定一點。但是合資要成功也很不容易,因為兩種文化融合到一起非常不容易……雙方保護的問題、條例的問題,這不是想做就能做。」

以合資的方式走國際化之路是長遠的,穩妥的,這也符合何享健的一貫風格。「美的要有新的增長點、新的發展,必須要走國際化這一步。把美的辦成一個跨國公司,現在只是這樣想、這樣策劃,」他繼續談他的想法,「發揮美的製造優勢、生產優勢,加快和國際品牌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加快國際家電流通網路的建設,進一步和國際著名零售商的原有網路進行接軌;品牌和OEM兩條腿走路,加快自有品牌走向國際的速度。」

其實,何享健早在1997年就打算在越南建廠,這種想法幾乎與張瑞敏的海爾國際化計畫同一年產生。只不過,張瑞敏在1998年就宣布海爾進入國際化階段,邁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而何享健在研究了兩三年之後,還是放棄了進軍越南。1999年,李東生率TCL殺入越南市場,並在2年之後傳出越南工廠盈利的捷報。此時的何享健,會否後悔當初的猶疑不決?

何享健的回答是不後悔,他說:「為了迴避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美的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搞一個簡單的裝配廠也有可能。但總的來說,很著急地到海外去收購工廠、建廠目前不是我們的重點,現在也很難看到國內一個成功的例子。因為海外運營成本可能比中國高很多。其實,在家電製造方面,中國尤其是珠江三角洲最具優勢,具體表現在:政府支持、產業配套、綜合成本、勞動力資源、工人素質等各方面;而在國外沒有形成產業鏈、配套成本很高,管理成本很高。我的想法就是在國內把美的建成一個世界性的家電生產基地。」這是他在2001年給出的答案。5年之後,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在越南平陽省新加坡工業園破土動工。

在「2001美的國際年」,何享健收穫了「出口總額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0%」的大豐收。何享健在欣喜之餘強調:「(優異業績)不是光做一兩件就萬事大吉了的,而是要不斷地全面地去做,從而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我們是年年做,打了很好的基礎。因此,這種大幅增長表面看有點突然,實際上是非常合理的,是厚積薄發。」這不是何享健志得意滿後的夸夸其談,到2001年美的產品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並成功地打入全球20多家超級零售商的營銷網路。而少有人知道的是,美的是中國第一家獲得出口權的企業,1986年,美的的轉頁扇開始出口香港,當年出口額達到62萬美元。

「2001國際年」不只屬於美的一家企業。日本通產省在這一年的一份白皮書中指出,在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等產品中,「中國製造」均已在世界市場份額中名列第一。並得出結論:中國已成為「世界的工廠」。

對於「世界工廠」這個「光榮」稱號,人們當時的態度是幸福而又滿足的欣然接受。7年之後,當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萬眾驚嘆、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震撼全球時,「中國製造」已經變成「中國創造」,「世界工廠」的光環早已銹跡斑斑,「80後」的年輕人甚至覺得這是個恥辱的稱謂。

偉大的民族總是在反思中前進,在前進中反思。這種民族性格,何享健無疑是具備的。在美的國際化的征程中,反思與前進是不變的兩大主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