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於何享健的五種江湖版本 資本界狂人:有錢有科技,什麼都能做到

「最近又有誰在準備賣企業啊?」時任《中國企業家》雜誌總編輯的牛文文在2006年11月份的《為什麼要賣掉企業》一文中以這樣的疑問開頭,「企業界近來的聚會上,這樣的私下打聽,差不多成了標準的『見面問候語』。過去這一年多時間裡,賣掉自己企業大部分股份的企業家越來越多,交易的節奏在加快,規模在放大。」

在這篇對民營企業深懷同情態度的評論中,他不無惆悵地寫道:「我們用不著替那些企業甚至是為整個民族經濟擔憂。如果要反思什麼,倒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麼本土社會尤其是本土資本市場無法給本土企業及時、足夠、持續的價值承認。」

在海外資本「收割」中國企業的盛宴中,「把企業當兒子養當豬賣」是大多數企業家的無奈選擇。事實上,沒有人願意看到中國企業以這樣的方式走向世界,成長為全球大企業。許多本土企業家口頭在指責玩資本運作是不踏實的邪門歪道,內心卻對沃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彼得·林奇、李嘉誠等人「滾雪球」的財富增長手法敬佩不已。深受融資難、資金短缺等問題困擾三十餘年的民營企業家開始覺醒:中國民企最需要資本運作大師!

自1968年創業以來,何享健可謂九死一生,多次從企業倒閉的鬼門關中僥倖逃脫。脆弱的資金鏈條和單一的融資渠道令美的在每次政策稍有風吹草動時無不顫顫巍巍,如臨大敵。作為那段辛酸坎坷路的經歷者,何享健至今對雪中送炭放貸款的某農行行長感恩戴德;每次提及1986年員工為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慷慨解囊的集資情結,他都感慨萬千,為之動容。這種刻骨銘心的痛苦,終於在1993年暫告結束。那一年美的上市,何享健找到了「輸血」的新方式。

嘗到甜頭的何享健步子越邁越大,並且在2001年順利完成MBO,成為中國第一家進行管理層收購的上市公司,何享健也因此被稱為「中國MBO教父」。6年之後,何享健於2007年2月25日在美的集團200多位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的會議中,首次在此前的「系統創新」、「經營管控」、「資源整合」、「文化融合」組成的「四個能力」中加上「資本運營」,將提升「五個能力」作為集團2007年乃至此後的工作重心。一個月後,何享健提出自己將把70%的精力都放在企業的資本運作、戰略布局、產業經營效果上。並且向高管們啟發道:「現在整個世界就是靠科技和資本的力量去衡量。有錢,有科技,什麼都能做到。」

2007年6月14日,美的電器向美國高盛集糰子公司定向增發75595183股人民幣普通股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得到商務部初步同意。在當月《新財富》雜誌《何享健操盤美的白電市值王》的文章中,作者寫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如果在1993年美的電器上市的首日以收盤價19.85元買入該股股票,並一直持有到2005年底,則該股的復權收盤價為36.48元,市值在12年間僅僅增長45.6%。但是,如果該投資者從2006年初以收盤價買入並持有到2007年4月30日,市值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增長768%,而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僅為231%。

美的電器股票的突然暴漲令投資者無盡狂歡,甚至自戀於高瞻遠矚的洞悉能力。不過,當時最開心的人無疑是時年65歲的何享健,這是對他近40年商業征戰所表現的生存智慧和遠見卓識的最大褒獎,他似乎也為中國民營企業、傳統製造業群體找到了一條新的升級之路。難怪以低調著稱的他會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美的的1000億是實實在在的,它意味著美的將進入世界500強,意味著美的要進入白色家電亞洲前兩名、世界前五名。別人要用幾代人、上百年才能做到,我們是一代人、幾十年就完成了。」

某位資深家電觀察人士對美的引入高盛一事評價說:「這個行業(家電)已是高度成熟,要想在全球做大,必須引進資本,才能獲得快速成長和持久競爭力。很多本土企業家接受不了『玩錢』,覺得還是做事來賺錢比較踏實,用錢來玩錢風險太大了。這樣的觀念需要改變了。如果在這一輪資本市場上企業沒有眼光沒有進入,等這一輪過去你可能就要比別人低一個檔次。」

和君創業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王明夫則從整個中國企業界的視角解讀說:「今天,中國經濟的騰飛與資本市場的不斷繁榮,意味著產業競爭將發生在產業領域之外,並按照新的遊戲規則重新展開。傳統的產業競爭是研發、品質、成本、營銷的競爭,但資本市場的繁榮給估值溢價水平不斷提高的中國上市公司提供了進行跨國股權收購的可能。未來10年內,中移動收購沃達豐、美的收購索尼,這樣的故事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儘管美的引入高盛一事因相關部門最終未通過而遺憾中止,何享健卻依然借得資本的春風雨露在秋季收穫累累碩果:併購華凌、榮事達、小天鵝等多家國內家電品牌,進一步完善洗衣機、冰箱、空調的白色家電產品線。沒有資本這艘草船,何享健不可能借箭之後滿載而歸。

不過,何享健將美的上市進行資本運作並非僅僅為融資而來,他還有更長遠的規劃:通過上市,企業的治理結構會更加健全、各項運作及監管制度會更加完善起來,方便管控,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通過資本運作融資並完成三權分立,是何享健一箭雙鵰的打算。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何享健是中國乍暖還寒的資本市場上為數不多的狂人,他不僅有馴服資本的雄心壯志,還有運作資本的智慧和耐心。或許,若干年後,何享健會在後繼的滾滾人潮中漸漸隱去,到那時,熱火朝天的資本市場中一擲千金也會顯得驚心動魄。

同樣,我們將不再感受到如牛文文所描述的文字中飽含的遺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