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敵後戰場 第二十二章 沁源圍困戰

山西沁源是太岳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地位十分重要。

1942年10月,日華北方面軍第1軍以第36、第37、第69師團、獨立混成第4旅團及偽軍各一部,共1.6萬餘人,以太行北部、太岳北部地區為重點,同時進行「掃蕩」。

11月中旬,「掃蕩」之敵撤退時,日軍第69師團留下1個大隊及部分偽軍,據守沁源縣城及閻寨(沁源東南)、中峪店(沁源西)、交口(沁源東北)等據點,企圖以此為基地,分割、「蠶食」太岳抗日根據地。

為粉碎日軍的企圖,中共太岳區委和太岳軍區根據該敵孤軍深入太岳抗日根據地山區腹地,其補給線長,兵力分散,處於太岳北部軍民四面包圍之中的情況,決定對侵佔沁源的日偽軍展開圍困戰,提出「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下,依靠廣大群眾,廣泛開展群眾性游擊戰爭,實行長期圍困,戰勝敵人」的方針,並確定以中共沁源縣委為中心,與太岳軍區第38團共同組成沁源圍困指揮部,統一領導圍困鬥爭。

為便於指揮,圍困指揮部根據地形條件和使群眾轉移到集結地區後,既能生活又有利於圍困敵人的情況,將全縣劃分為11個「戰區」(以後劃為13個),以決死縱隊第1旅第38團(1943年2月起,該團留1個營參加圍困鬥爭)為骨幹,加上第25、第59團各一部,以及縣、區基於隊和民兵,在每個「戰區」組成1個游擊集團,與廣大人民群眾結合,圍困敵人。

為實施圍困,沁源縣委號召在反「掃蕩」時轉移出來的群眾不再回村;距離敵佔據點5公里以內和運輸線2至3公里以內的群眾遷出,不給日軍留下任何可資利用的物資。

在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圍困指揮部大力組織對敵鬥爭,展開群眾性游擊戰爭。主力部隊帶領民兵在日軍據點周圍及公路兩側,普遍開展麻雀戰、狙擊戰、地雷戰和伏擊戰,圍困襲擾,使日軍晝夜不得安寧。民兵還把據點內的水井用糞便、土石填塞,迫使日軍不得不在武裝掩護下到據點外下河取水,取水之敵則遭受游擊小組的冷槍殺傷。

同時,開展交通破擊戰,使被圍困的日軍不能及時補充給養。日軍第69師團的1個大隊遭長期圍困後,疲憊不堪,難以為繼。

1943年1月25日,不得不由駐白晉線的第36師團1個大隊換防。同時,被迫將安澤、綿上兩縣之北平、元驛、王陶、才子坪等10餘個據點撤收,其補給線則由同蒲路改道白晉路。

日軍第36師團1個大隊接防後,又將沁源外圍的閻寨、中峪店2個據點放棄,集中兵力守備沁源城關與交口據點。沁源軍民在日軍交通線上遍布地(石)雷,大量消耗、疲憊日軍,還組織群眾,利用夜暗摸進日軍據點,先後奪回糧食7000餘擔。

1943年8月,日軍又以第62師團1個大隊接防。沁源軍民邊生產邊戰鬥,展開了更加猛烈的圍困戰,使日軍一再收縮,最後被圍困在沁源縣城的西山頭上,糧彈斷絕,被迫於1945年4月,在沁縣日軍1000餘人的接應下,逃離沁源。

在歷時2年來的圍困戰中,沁源地區抗日軍民共作戰2730次,斃傷日偽軍4000餘人,創造了群眾性長期圍困戰的範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