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敵後戰場 序言 敵後戰場概述

中國抗日戰爭,是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敵後戰場上起主導作用的作戰形式則是以弱勝強的抗日游擊戰爭。

一、確立敵後戰場上游擊戰的戰略地位

游擊戰,作為一種作戰形式,古今有之,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游擊戰爭的烽火,燃遍了亞歐大陸的近30個國家。但是,許多國家都把游擊戰作為一種作戰手段,而沒有超出戰術的範疇。真正把游擊戰提高到戰略地位考慮和運用的,只有中國共產黨。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戰爭問題上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次偉大而成功的實踐。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尋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針對對手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強敵;友軍是過去的敵人國民黨軍;而戰場又是脫離戰略大後方的華北、華中敵後廣大地區,中共中央、毛澤東制定了「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戰略方針,並要求八路軍、新四軍迅速由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正規軍和正規戰向抗日戰爭的游擊軍(指分散使用兵力)和游擊戰轉變,以便擔負起開闢敵後戰場,配合正面友軍作戰,創建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

1937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陝北洛川馮家村召開了擴大會議。會上,毛澤東作了國共兩黨關係問題和軍事問題的報告。關於軍事問題,毛澤東指出紅軍的戰略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包括在新年件下消滅敵人兵團與在平原發展游擊戰爭,但著重於山地。所謂「獨立自主」,是在統一戰略下相對的獨立自主,一定要爭取戰略方針的共同商量;所謂「山地」,是指首先在山區創建根據地,依託山地開展游擊戰爭,並向平原發展;所謂「游擊戰爭」,就是指分散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消滅敵人,打得贏就打,打不了就走。會議根據毛澤東的報告,著重討論了軍事戰略問題。經過討論,會議基本通過了這一方針,明確紅軍必須實行軍事戰略轉變,由國內革命戰爭的正規戰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游擊戰轉變。

但是,全國抗日戰爭開始後,中國共產黨內和黨外都有一些人輕視游擊戰爭,對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把抗戰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國民黨軍隊的正規戰爭上。為了闡明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戰爭的正確的軍事路線,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加深全黨全軍對抗日游擊戰爭的偉大戰略意義及其方針原則的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尋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先後發表文章和演講,教育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堅定持久抗戰的勝利信心。

當然,最著名、最有影響的文章與講演當屬毛澤東。毛澤東於1938年5月發表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的重要軍事論著,緊接著又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論持久戰》的重要演講。他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在抗日戰爭中,正規戰爭是主要的,游擊戰爭是輔助的,那末,為什麼提起戰略問題呢?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中國是一個處於進步時代的大而弱的國家,而日本是一個小而強的野蠻的帝國主義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敵人佔地甚廣和戰爭的長期性發生了。但日本是小國,兵力不足,必然在其佔領區有許多空虛地方,因此游擊戰爭就主要地不是在內線,在戰役戰鬥上配合正規軍作戰,而是在外線即在敵後單獨作戰,在戰略上配合正面友軍的正規戰。並且由於有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和廣大群眾的廣泛參加,因而游擊戰爭就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於是戰略防禦和進攻一整套的東西發生了。由於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於是根據地問題和向運動戰發展等問題也發生了。這些情況決定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於是中國抗日的游擊戰爭,就從戰術範圍跑了出來向戰略敲門,要求把游擊戰爭的問題放在戰略的觀點上加以考察。」這是毛澤東以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戰爭的實踐經驗為依據提出的科學創見。在此基礎上,毛澤東進一步闡述了在抗日游擊戰爭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畫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和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與正規戰爭相配合;建立根據地;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向運動戰發展;正確的指揮關係等一系列具體戰略問題,並指出:「這六項,是全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綱領,是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配合正規戰爭,爭取最後勝利的必要途徑。」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又進一步論述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指出:就全國抗戰的三個階段來說,戰略防禦和反攻兩個階段是以運動戰為主,以游擊戰和陣地戰為輔;而戰略相持階段則以游擊戰為主;運動戰與陣地戰為輔。游擊戰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僅僅次於運動戰,其戰略作用一是輔助正規戰,一是把自己也變成正規戰,即向運動戰發展。從三個階段來看,中國抗日戰爭中的游擊戰,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將在人類戰爭史上演出空前偉大的一幕。

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又為會議作了《戰爭和戰略問題》的結論。他指出:游擊戰爭的可能,只要具備大國這個條件就存在,但游擊戰爭的堅持,卻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之下才能出現。因此,「在戰爭問題上,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的分工,就目前和一般的條件說來,國民黨擔任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後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恰當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協助的。」

二、抗日游擊戰爭在戰略防禦階段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作戰,開闢了敵後抗日根據地

盧溝橋事變、平律陷落後,日軍增兵華北,沿津浦、平漢、平綏線大舉進攻,華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隊節節撤退。華北戰局危急。在此形勢下,八路軍不待改編全部完成,即於8月至9月間先後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對日作戰。第115師首戰平型關大捷。隨後,八路軍根據統一戰略下獨立自主的原則,貫徹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的運動戰的戰略方針,展開於敵之翼側和後方,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採取伏擊、襲擊等作戰形式,遲滯、疲憊、牽制、消耗和殲滅日軍,在戰役和戰略上支援與配合正面友軍作戰。在此期間,第120師挺進晉西北,第115師主力和第129師轉戰於正太路,先後取得了雁門伏擊戰、夜襲陽明堡機場、七亘村伏擊戰、黃崖底伏擊戰,廣陽伏擊戰等一系列戰鬥的勝利。但這時八路軍主力還比較集中,獨立自主的抗日游擊戰爭尚未充分展開。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後,華北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基本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游擊戰爭進入主要地位。由於日軍長驅直入,其後方空虛,八路軍抓住有利時機,迅速大膽深入敵後,首先依託恆山、管涔山、太行山,太岳山和呂梁山,展開於晉東北、晉西北、晉東南和晉西南地區,深入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對敵占城市和交通幹線形成四面包圍的有利態勢;爾後,以山區根據地為出發點,進一步向冀、魯、豫平原發展,實行在華北的戰略展開,開闢華北敵後戰場。在此期間,第115師一部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第120師創建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第129師創建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第115師主力創建了晉西南抗日根據地。在八路軍實施戰略展開開創敵後抗日根據地時,日軍依託交通線和中心城市,採取多路圍攻的戰法,企圖趁八路軍立足未穩,加以消滅或驅逐,並摧毀初創的抗日根據地。但由於日軍兵力不足,缺乏後續力量,因而只能控制「點、線」,難於實現「面」的佔領,並且對各抗日根據地只能逐一進行圍攻。針對日軍的企圖和弱點,八路軍採取軍民結合,主力兵團與群眾武裝相結合,內線與外線相結合,廣泛的游擊戰與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相結合的作戰方針,先後粉碎了日軍對晉察冀、晉西北、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用攻,鞏固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八路軍還以主力組成各種名義的支隊、挺進隊,分別開赴冀南、冀魯邊、冀中、冀東、冀魯豫等平原地區,協助地方黨和當地人民武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創建和發展平原抗日根據地。

1938年初,新四軍挺進華中敵後、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實現了在蘇南、皖南、皖中等地區的戰略展開。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全國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是敵後戰場的開闢和擴大階段。在此階段中,國民黨軍廣大愛國官兵雖浴血奮戰,但由於其最高當局推行片面的抗戰路線和消極防禦的作戰方針,因而作戰失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戰局十分危急的情況下,挺進華北、華中敵後,實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戰路線,開展游擊戰爭,積極打擊敵人。在這一階段中,八路軍、新四軍共作戰1600餘次,殲敵4.5萬餘人,繳獲各種槍1.2萬餘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