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正面戰場 第五章 海軍江陰防守戰和長江中游阻擊戰

中國海軍自甲午戰爭遭日本海軍殲滅性打擊後,一直未能恢複元氣。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時,海軍艦艇總噸位才34485噸。

「八一三」後,國民政府開始注意國防建設,海軍方面,在海軍部長陳紹寬主持下,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購買、製造軍艦和整頓江侮要塞。從1932年至1937年,從日本購買了「寧海」號巡洋艦,從德國和英國購買了15艘新式魚雷快艇,自造了「平海」號巡洋艦和10艘炮艇,並改造了「建安」、「建威」、「中山」等13艘舊艦。

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中國海軍共有大小各種艦艇120餘艘,總噸位約11萬噸。但實際作戰艦艇僅66艘,計約6.6萬噸。海軍部隊的編製為:

第1艦隊(陳季良)轄「海容」、「海籌」、「寧海」、「逸仙」、「大同」、「自強」、「永健」、「永績」、「中山」、「建康」、「定安」、「克安」12艦,17484噸;

第2艦隊(曾以鼎)轄「楚有」、「楚泰」、「楚同」、「楚謙」、「楚觀」、「江元」、「江貞」、「永綏」、「民生」、「民僅」、「咸寧」、「德勝」、「威勝」、「江鯤」,「江犀」、「湖鵬」、「湖鷹」、「湖鶚」、「湖隼」19艦,9359噸;

第3艦隊(謝剛哲)轄「定海」、「永翔」、「楚豫」,「江利」、「鎮海」、「同安」、「海鷗」、「海鶴」、「海清」、「海燕」、「海駿」、「海蓬」、「海析」、「海琛」、「澄海」(「海圻」、「海琛」兩艦名義上屬第3艦隊,實際上直接歸軍政部領導)15艦,14714噸;

練習艦隊(王壽廷)轄「應瑞」、「通濟」、「靖安」3艦,5375噸;

廣東江防艦隊(原第4艦隊,馮悼勛)轄「肇和」巡洋艦、「海虎」等炮艦4艘,「福安」運輸艦及小型河用炮艇19艘,共7880噸;

直轄艦隊轄「平海」巡洋艦、「普安」、「武勝」運輸艦及「長字」、「宿字」魚雷艇,共5825噸;

巡防隊轄「順勝」等艦艇14艘,共4270噸;

測量隊轄「甘露」等測量艦艇7艘,共3000噸。

此外,電雷學校轄「同心」、「同德」、「自由中國」號3艘及新式快艇14艘,共約3400噸。

中國海軍的艦艇,不僅數量少,而且噸位小,質量差。其中噸位最大(4300噸)的巡洋艦「海析」號,已有近40年的艦齡,系清光緒22年自英國購人的。

清末民初,中國海軍在沿海沒有鎮海、福州、廈門、汕頭、虎門等要塞,在長江設有吳淞、江陰、鎮江、南京等要塞。至1932年,炮台大多因失修而破爛不堪,要塞火炮亦陳舊落後,基本上沒有防禦能力。一二八淞滬抗戰中,拒守長江門戶的吳淞炮台被日軍炸毀,根據《淞滬停戰協定》,不僅不能修復,而且不許中國軍隊在那裡設防,以致長江門戶洞開,日本艦船可以任意進出長江。一旦戰爭爆發,日海軍可在中國沿海任一港口登陸並可溯江深入中國腹地,1933年後,國民政府開始對各要塞進行整頓。主要是加固陣地、檢修舊炮、增置新炮和添加各種瞄準觀測器材。但由於財政困難,官僚腐敗,進展甚慢。到1937年,方將江陰,南通、鎮江、南京4個國防要塞和寧彼、廈門、馬尾、連雲港4個海防要塞修整完畢。據國民政府1937年《全國要塞現狀一覽表》載,共有炮台41座,各種要塞炮刀7門。

日本是一個島國,要向外擴張,必須有強大的海軍。早在日俄戰爭開始前,日本即己是世界七大海軍國家之一(英、法、俄,德、日、美、意),位居第五。1935年12月9日,英、美、日、法、意五國在倫敦召開第二次海軍裁軍會議。日本因不滿英,美對其限制,於1936年1月16日正式退出裁軍會議,大力擴充其海軍。至七七事變前夕,據日本《海軍要覽》記載,共有各類艦艇296艘,1204132萬噸。日本海軍對外作戰,主要為聯合艦隊(此外有本國警備艦船,練習艦隊及補給特務艦,預備艦等)。下轄第1、第2、第3艦隊。第3艦隊是專為侵略中國組建的。七七事變時,該艦隊正在中國沿海演習。事變第二天,海軍軍令部下令中止演習,進行戰備,並擴大其部隊,向華東海域集中。淞滬會戰期間,第3艦隊的編組為:司令長官長谷川清中將,旗艦為「出雲」號,轄第8戰隊,第9戰隊、第10戰隊、第11戰隊、第1水雷戰隊、第3水雷戰隊、第5水雷戰隊、第1潛水戰隊、「白鷹」艦、「嗟峨」艦、「鶴見」艦、「隱戶」艦及第1、第11掃雷隊,並配有航空母艦3艘、水上機母艦3艘等。1937年7月28日,日軍開始大規模向平津地區中國軍隊進攻時,為便於在華中地區發動侵略戰爭,日本政府下令居住在長江流域的29230名日本僑民,撤回日本,同時令專在長江內活動的第3艦隊第11戰隊向淞滬集結,並負責掩護日僑撤退。8月9日,上海發生虹橋事件,第11戰隊己全部集結至淞滬水域。

中國海軍在艦艇數量、火力強度、射擊距離,防護能力、航行速度各方面,都與日本海軍相差懸殊,根本無力與之爭奪制海僅,因而中國統帥部賦予海軍的作戰任務只是「淞滬方面實行戰爭之同時,以閉塞吳淞口,擊滅在吳淞口以內之敵艦,並絕對防止其通過江陰以西為主。並以一部協力於要塞及陸地部隊之作戰」。七七事變發生後,中國海軍艦艇除一小部分被派赴廣東。福建、山東,協助警戒外,主要艦艇49艘,先後駛人長江,集中備戰,鑒於日第3艦隊不斷增加兵力,海軍部制定了封鎖長江、構成阻塞線的計畫,用以防止吳鬆口外之日艦溯江西進,在淞滬地區中國軍隊之側背登陸或進攻南京。由於江陰附近江面較窄,江水深度不大,而且長山一帶設有炮台,可控制下游水道,加之江防司令部和電雷學校均位於長山山麓,便於指揮,所以,擬以江陰為主要阻塞線,同時準備在黃浦江口也進行阻塞。

8月11日,首先破除了江陰以下的水道航行標誌,派「甘露」、「皦白」、「青天」3艘測量艦及「綏寧」、「咸寧」2艘炮艇,將西周、滸浦口……福姜沙等地各項航行標誌全部破除。並將燈塔、燈標、燈船等航標全部用炮擊毀。當日下午,中國統帥部正式下達封鎖長江的命令。12日夜,陳紹寬至江陰指揮,將預先徵集的「嘉禾」號等20艘公、私商輪及「通濟」、「大同」、「自強」、「德勝」、「威勝」、「武勝」、「辰字」、「宿字」8艘超齡舊艦誕在江間排成一道攔江橫線,拋下首尾雙錨,午後,在統一信號下,同時打開艙底閥門,灌水下沉,封鎖了長江,並在封鎖線外布放了水雷。因江水湍急,有的沉船被急流推倒或推移,阻塞線上出現豁口,可通船隻,遂又徵用「公平」號等3艘商船、「吉安」號等8艘躉船,填補江心豁口,用裝滿石子的185隻木帆船、鹽船等,填補近岸豁口。最後,還將「海圻」、「海琛」、「海容」、「海籌」4艘舊巡洋艦的武器拆下,移裝於炮台,將其船體填塞江中大的豁口。整個阻塞線共用艦船。躉船43艘,近6萬噸,相當於中國海軍的總噸位。第1艦隊司令陳季良負責指揮防守作戰,將「平海」、「寧海」、「應瑞」、「逸仙」等主力戰艦泊於封鎖線後兩側,並組織了對江上和空中的防禦火力配系。

淞滬會開始後,中國海軍為阻止日軍由黃浦江迂迴中國軍隊的側後,於8月14日將「普安」號運輸艦沉塞於董家渡,17日又將6艘商船沉塞於江南造船廠附近,將14艘商船沉塞於十六鋪航道,保障了中國地面部隊的側背安全。8月16日和28日,海軍的魚雷快艇還曾兩次奇襲日第3艦隊旗艦「出雲」號,將其擊傷。

會戰初期,日海軍航空兵以艦載機為主,兵力不足,對江陰防線主要是偵察及擾亂性襲擊。8月22日,日機12架襲擊江陰,被中國海軍艦艇炮火擊落1架。此後相當一段時間,未再採取攻擊行動。9月間,日海軍航空兵第2聯合航空隊和陸軍航空兵第3飛行團,先後將飛機移至上海公大紗廠和王浜前進機場,航空兵力大增。9月20日,日第3艦隊司令長谷川清等決定。

以第2聯合航空隊為主,集中兵力,重點攻擊江陰防線。9月22日,12架攻擊機和6架戰鬥機襲擊江陰,旗艦「平海」和各主力戰艦及岸上的防空炮火立即遼擊。後日機又分批輪番攻擊。激戰6小時,擊落、擊傷日機5架,日機群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被迫飛走。此戰,「平海」號艦體中彈,艦長高憲申重傷,11名官兵犧牲,23人受傷。

9月23日,日軍先以偵察機飛臨江陰上空,爾後,以70架飛機組成的機群飛臨江陰。以12架戰鬥機攻擊岸上炮台,吸引岸上火力,再以26架轟炸機輪番向「平海」、「寧海」艦轟炸。「平海」艦再次負傷,被迫向上游避航。日機增派20架轟炸機跟蹤追擊轟炸,當日沉擱於十二圩淺灘。「平海」艦沉後,日機集中攻擊「寧海」艦,幾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