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正面戰場 序言 正面戰場概述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國簽訂《日德關於反共產國際階定》,形成了「東京——柏林軸心」。從此,世界法西斯勢力的兩支主要力量結成同盟,組成了一個世界法西斯體系,開始進行稱霸世界的擴張行動。

日本於1937年7月7日不宣而戰,在中國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中國人民被迫進行全面、全民族的反法西斯抗戰,並很快形成了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

正面戰場,主要是國民黨及其國民政府領導的,由於政治、經濟、軍事等形勢的發展變化,國民黨及國民政府對日本的政略、戰略及正面戰場各個時期的作戰情況,不盡相同。

從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至1945年中國人民獲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八年中,正面戰場的作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38年10月武漢失守為第一階段;

武漢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第二階段;

太平洋戰爭開始至日本投降為第三階段。

第一階段,日本侵略軍憑藉其武器裝備的絕對優勢,連續發動進攻,企圖在三兩個月內擊敗中國軍隊,攻佔若干重要城市,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以達到其「速戰速決」的戰略目的。

中國軍隊則在「持久消耗戰略」的總方針下,節節防守,堅強抵抗,「爾後主動轉進,以消耗敵人戰力,保存我軍主力;以空間換時間,擴大戰場、分散敵軍兵力」(陳誠:《八年抗戰經過概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企圖。日本法西斯發動侵華戰爭時,錯誤地判斷了中國國內形勢的發展,過低地估計了國民政府的抗戰意志,認為「日本一宣布內地動員或大批列車一通過山海關,中國方面就會屈服」;「最大限度,通過保定一次會戰,即可解決一切問題。」(日本掘場一雄:《日本對華戰爭指尋史》)日本陸相松山甚至揚言,「支那事變可以在一個月內完全結束」。日本軍部較為謹慎,也估計「大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結束」。但事買是,在16個月的時間裡,出征中國的部隊,增加到34個師團,使用兵力達68萬,從華北、華中、華南三十方向進攻,也未能迫使國民政府屈服。相反,侵華日軍卻陷入中國抗日戰爭的泥淖中而無力自拔,不得不同中國進行一場極不願意的持久戰。

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五相會議決定動員40萬軍隊用於侵華戰爭,7月30日攻陷平津後,日軍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分向山西、河南、山東進攻,同時又增兵華中,進攻上海。激戰三月余,11月12日攻佔上海,1938年1月後又佔領南京。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使30萬已經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無寸鐵的民眾慘遭殺害。

1938年3月,由山東南下的日軍,在台兒庄遭到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中國軍隊獲得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使狂妄驕橫的日軍初步認識了中國人民和軍隊的抗戰意志。不久,日軍南北夾擊,打通津浦路,佔領了徐州。至10月底,攻佔了廣州及武漢。在這期間,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的戰役,主要有平津及南口作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忻口會戰、台兒庄會戰、豫東會戰、武漢會戰和空軍的八一四空戰、海軍的江陰防衛戰等。中國軍隊的廣大官兵,以英勇頑強的獻身精神,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遲滯了裝備、訓練均優於自身的日本侵略軍,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表現出中華民族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中國軍民激昂的愛國熱情。

但是,由於國民政府統帥部在具體作戰指導上,採取與其總的戰略方針不相適應的單純防禦戰略,導致了不應有的失敗:國土喪失太多,軍隊損耗過大。16個月中,使日本侵佔中國13個省、區,340餘座城市,近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傷亡將士110餘萬,空軍飛機、海軍艦艇基本喪失殆盡。這一切,並非完全不可避免。要達到持久消耗戰略的目的,本應在戰役、戰鬥上採取積極的攻勢防禦,以外線進攻的運動戰力主,以必要的陣地為輔,而國民政府統帥部卻採用與敵人硬拼消耗的陣地戰,企圖以戰役上的持久達到戰略上的持久。蔣介石在戰前就說過:「我們死傷一個半人至兩個人,日本一定要死一個人,但是我們有四萬萬同胞,他最多只有六千萬人口,我們還拼不過他們嗎。」(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叢編——對日抗戰期間》續編三)戰爭爆發後又說,「我們要固守陣地」,「要多築工事,層層布防,處處據守」。並強調說,「如果我軍能屹立如山,堅守陣地,有進無退,等到接近,衝鋒肉搏,他們雖有飛機大炮,也無法使用」。(《蔣總統隼》)如果是運動作戰,突襲敵人,強調近戰肉搏,確可使敵軍的飛機、大炮無法使用。但這裡說的是防守固定工事的陣地戰,怎麼可能使敵軍的飛機、大炮無法使用呢?這種陣地持久消耗的作戰,固然能起到消耗敵人、爭取時間的一定作用,但並不適合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與擁有地空強大火力的日軍對拼消耗,以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對抗戰是很不利的。蔣介石自己後來也承認:「在湘北戰爭以前,我們的戰略、戰術是取守勢的,多少是被動的」,「處處只是消極防守,陷於被動」。(《蔣總統集》)白崇禧對此曾作過總結。他說:「我們軍事上的失敗,可說是由於我們所採取的戰術不能與我們的最高戰略相適應。」(《白崇禧將軍最近言論集》)

儘管統帥部的作戰指導方針有失誤之處,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損失,但這一時期正面戰場的作戰,對整個抗日戰爭來說,起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狂妄氣焰,粉碎了日本侵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其次,對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建立、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起到支援作用。再次,中國軍隊英勇抗戰的業績,獲得了國際的讚譽,保衛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尊嚴,也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繼續抗戰和爭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第二階段,日本佔領廣州、武漢後,戰區擴大,戰線延長,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的主力部隊未被消滅,國民政府也沒有屈服,仍在繼續抗戰;敵後戰場的游擊戰,嚴重威脅其後方,日軍必須使用大量軍隊,方能保持「點」、「線」的統治。

侵華日軍駐地分散,兵力嚴重不足,加以國內經濟因戰爭消耗而逐次下降,勞力不足,資源匱乏,正如日軍參謀副總長澤田茂所說,「外強中於是我國今日的寫照」,因而日本已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全面進攻,被迫放棄「速戰速決」方針,停止戰略進攻,改取戰略持久作戰。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對正面戰場實施局部有限攻勢,不再以攻城略地為主,而以打擊和削弱中國軍隊的「反消耗戰」為主,並積極扶植偽政權,鞏固既佔領地區的統治,實行經濟掠奪政策,妄圖達到「以華制華」和「以戰養戰」的目的。

武漢失守之後,國民政府統帥部在南嶽召開了有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參加的第一次軍事會議,總結前一階段的作戰,制定第二階段的戰略。統帥部認為:「抗戰第二期敵人『速戰速決』戰略己變為『以戰養戰』,戰略攻勢已變為戰略守勢」,但第二期的基本戰略方針,仍要繼續實行持久消耗戰略,「因為持久就是制敵死命的唯一妙法,過去已經收到極大效力,今後更是可以表現非常的成績」。(白崇禧:《抗戰兩年來的回顧與前瞻》)至於消耗敵人的問題,認為「武漢會戰以前,我軍全取持久抵抗,逐步退軍,向敵行退卻消耗」,現在應轉變為「攻勢消耗戰」。(徐永昌:《兩年來敵我戰略戰術之總檢討》)為此,要求對敵主動發動有限度的攻勢或反擊,同時對軍隊進行全面整訓,實施輪番作戰,並加緊建立新軍,以從事準備反攻,在作戰指尋上,也企圖改變方針,「不復與敵人作一點一線之爭奪」。

在此期間,正面戰場的主要戰役,有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冬季攻勢、棗宜會戰、豫南會戰、晉南會戰及第二次長沙會戰。1939年間,基本上執行了第一次軍事會議的戰略方針,抗戰還是相當積極的,冬季攻勢是八年抗戰中唯一主動發動的大規模攻勢作戰,僅正面攻擊部隊,即使用了第三、第九、第五戰區,約60個師的兵力,「結日軍以很大衝擊……成為日軍對中國軍戰鬥力量新認識的一個機會」。(《今井武夫回憶錄》第二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及桂南會戰,也都由防禦戰鬥發展為反攻戰鬥。但是,到1940年後,由於歐洲戰爭爆發,美國對日態度日趨強硬和國民黨反共傾向的日益高升,國民政府統帥部的對日戰略、由「積極整軍,準備反攻」,倒退為「靜觀時局,保有實力,待機而動」的方針,作戰轉向消極、被動。

第三階段,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戰場,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變化。日本在政治誘降與軍事打擊均不能迫使國民政府屈服,而又找不到擺脫被動局面的辦法時,歐洲戰場的德軍正處於戰略進攻的頂峰時期:法、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