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加的民族革命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抗日戰爭應該是從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軍出兵佔領瀋陽,近而佔領全東北之時開始。從這一天起,中國人民就開始了局部的反抗日本侵略軍的戰爭。但是,史學界的傳統觀念還是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之後的全面抗戰算作抗日戰爭的起始時間。

本書系取傳統觀點,即抗日戰爭是從1937年7月7日起,至1945年9月2日止。

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區分為正面戰場(國民黨戰場)和敵後戰場(解放區戰場)。太原失守後,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爭在華北地區進入主要地位,武漢失守後,敵後戰場逐步成為全國抗日的主要戰場。

據資料統計,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的會戰20餘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共殲滅日軍百萬餘人,偽軍百萬餘人。戰爭結束時接受投降日軍120餘萬,接受投降偽軍90餘萬。

本書從整個抗日戰爭眾多戰例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65個戰例,按「正面戰場」「敵後戰場」上、下兩篇編排。上編由田昭林撰寫,下編由彭玉龍撰寫。讀者可以從這些典型戰例中看到中國人民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自強不息的民族生命力。

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有些人總想貶低中國的作用,說日本的投降與失敗,是美國的原子彈造成的。有人說是蘇聯出兵造成的,應當說,二者對加速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確實起了作用,但決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擊敗日本南方軍,摧毀了大量日軍飛機、艦艇,是日本戰敗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的長期抗戰,消耗了日本大部分軍事力量,耗盡了日本的綜合國力,早在美軍反攻之前就已破壞了日本的戰爭基礎。正如日本人黑羽清隆所說:「日本在敗於美國物質實力之前,早已敗給中國……。」

戰後,美國戰略轟炸調查處的報告也認為:「即使不投原子彈,即使俄國不參戰,即使不制訂進攻的計畫,日本也是會投降的。」另外,中國的長期抗戰,使日本無力實現其「北進戰略」而進攻蘇聯,使蘇聯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得以從遠東抽調近30個師到西線去。這是蘇聯戰勝德國的重要因素之一。斯大林說的對,「只有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中國的長期抗戰,還推遲了日本「南進」的步伐,並牽制了大量日軍主力,給予美國以備戰時間,減少了日軍對太平洋戰場的壓力,阻止了日德在印度會師。這是美、英軍得以迅速戰勝日本南方軍的重要因素。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的戰略企圖,是以速戰速決迅速征服中國,爾後,以中國為兵站基地,利用中國豐富的資源,北進攻蘇聯或南進攻英、美。但中國的持久抗戰,使日本陸軍主力陷於中國大陸,當德國在歐洲發動侵略戰爭時,日本雖想乘機擴大侵略戰爭,但一時難以集中足夠的兵力,只得又經過兩年多的籌備,才發動太平洋戰爭。

當時,除以海軍為主力外,只能抽調出10個師團另3個旅團的兵力用於太平洋戰場,僅占陸軍總兵力的20%,70%的陸軍(35個師團另47個旅團)主力及3個艦隊須在中國作戰。直至1943年,仍有64%的陸軍和45%的航空兵被抑留在中國戰場。英、美軍因此才得以在短期內變被動為主動,轉防禦為進攻。

1942年4月,英國首相丘吉爾說:「中國一崩潰,至少會使日軍15個師團,也許會有20個師團騰出手來。其後,大舉進犯印度就確實可能了。」

194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論「我們忘不了中國人民七年多的長時間裡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

對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美國軍事評論家威爾納曾作出過雖不全面、但基本中肯的評價。他論「中國的堅強抗戰,消耗了日本的力量,這在戰略上對於英、美、蘇是至為寶貴的援助。」

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出的貢獻是抹殺不了的。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是永存的。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