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學習力馬化騰 第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玩出來的生產力

馬化騰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初隨便弄著玩的那個叫OICQ的小玩意,日後會成長為互聯網的「大鱷」。從深圳大學的高才生,到網路公司的工程師,馬化騰一度是互聯網行業內的「票友」。正是這種「玩票」心理,「一不小心」玩出了一個「QQ帝國」。

20世紀六七年代,祖籍廣東潮州的馬化騰父母響應中央的號召,主動要求到當時條件艱苦的海南工作。1971年10月,他們的小兒子馬化騰出生在海南島。

馬化騰全家在海南的時候不僅生活條件艱苦,文化設施和書籍更是缺乏。馬化騰從小喜歡《天文愛好者》,儘管當時馬父一個月只有40多元的工資,但兒子喜歡的書刊,馬父一直堅持訂閱了20多年。

馬化騰父母對馬化騰姐弟的教育特別嚴格,不僅要求他們為人正直,而且要「夾著尾巴做人」。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馬化騰從小養成了低調行事的習慣。

1984年,13歲的馬化騰跟著追趕經濟大潮的父母從海南遷到了深圳。從小就對天文很感興趣的馬化騰剛到深圳時,就看中了一款900多元的天文望遠鏡。馬化騰父母當時每個月的工資也就100多元,父母沒有同意兒子的「奢侈」要求。後來,馬化騰的母親偶然間看到了兒子的日記,日記中寫道:「我想買個天文望遠鏡,但老爸老媽不讓,未來一代科學家就這樣被老爸老媽扼殺了。」馬化騰的父母商量後,覺得不能就這麼「扼殺」了未來的科學家,一咬牙湊錢買下了那架天文望遠鏡。

隨著年齡的增長,馬化騰開始面臨高考。他對天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曾多次表示要報考天文學專業。父母勸他「天文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還是報個實際點的專業。在家人的勸說下,馬化騰在1989年的高考中,以高出重點線100多分的成績,報考了建校不過6年的深圳大學。深圳大學,即將成為馬化騰騰飛的起點。

1983年5月10日,深圳大學正式成立。同年9月27日深圳大學開學,第一批210名本科生到校上課。從籌辦到開學,僅用8個月,速度之快國內外罕見,深大也由此被當時來深圳視察的鄧小平譽為「深圳速度」。

深圳大學建立之初,實行了非常符合深圳這個新興城市氣質的政策,進行了一系列「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創新和嘗試:在全國最早提出「大學畢業生不包分配」,率先推行學分制、雙學位制、勤工儉學制等。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深大的在校生已達2.4萬人,綜合了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

2006年1月,中國校友會網曾發布《中國高校傑出人才培養狀況調查報告》,並依此推出了「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榜」,前十名中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傳統名校,而深圳大學則與南京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等並列第九。報告中特別指出:「深圳大學的實力令人關注,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內充分利用了自己身處國家經濟特區深圳的地域優勢,在傑出自主創業人才培養方面超越眾多老牌院校。」

正是在改革創新思想的指導下,深圳大學培養出了許多「人物」。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紅豆公司的董事長周海江都畢業於此,馬化騰更在深圳大學的「名人榜」上再添一筆。

作為改革開放的潮頭,以計算機配件為代表的電子加工業已經逐步成為深圳工業的主流。馬化騰就讀的專業正是計算機及應用專業,新興的深圳大學讓他有機會更早地接觸到計算機。

馬化騰在剛進大學不久的一次考試中考砸了,那件事讓他明白了學習不能光靠小聰明,還要打好基礎。他曾透露自己學習編程的方法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領悟」——用抄代碼來培養感覺。而在89屆深圳大學的老師們回憶,當年馬化騰筆試還不錯,只是機考成績不理想,綜合成績還不至於說「砸鍋」。

求學的四年中,馬化騰的「偶像」一直是在UNIX、C語言方面的大師級程序員。大學期間,馬化騰的計算機水準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甚至經常為學校計算機維護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

作為中國第一代黑客的馬化騰已經表現出了不錯的市場意識:將技術轉化成生產力。他嫻熟的計算機技術能輕易解決掉普通的電腦病毒,學校電腦室的老師們也經常請教這位學生,馬化騰便以清除機房機器中的各種病毒為條件來換取上機的時間。有時為了能有更多的上機時間,馬化騰乾脆將電腦硬碟鎖住,弄得學校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因為有了比常人更多的機會,兼之自身的努力,馬化騰的計算機水平穩步上升。他每年的考試成績都能排在前五名,馬化騰在編寫軟體和研究計算機網路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天文所沒有的樂趣。

在度過了快樂充實的四年大學生活後,1993年,馬化騰大學畢業,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93年,大學畢業的馬化騰仍不願意離開深圳,他決定繼續留在深圳發展。很快,馬化騰進了一家叫「潤訊」的公司,成為一名電腦工程師。

潤迅公司成立於1990年,最初是經營尋呼的,是90年代深圳乃至中國通訊產業的一顆明珠,其「一呼天下應」的廣告至今仍讓很多人印象深刻。90年代初,對傳呼業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從事這一行的企業一般都有相關的背景。由於相對壟斷,中國最早的這批尋呼企業過的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馬化騰就是在潤迅正處在天堂般生活的時候,加入進來的。

馬化騰最早的職務是軟體工程師,專註於尋呼軟體的開發。擁有嫻熟計算機水平的馬化騰很快適應了工作,他的工作幹得有聲有色。他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做到了潤迅公司開發部主管。

升為主管的馬化騰始終對互聯網情有獨鍾,於是他向潤迅公司提出利用互聯網做無線尋呼業務,並開發出了一個系統。可惜的是,這並沒有得到公司的支持。此時,馬化騰已經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

自主創業是需要資本的,馬化騰的技術實力毋庸置疑,他需要的是資金。作為軟體工程師的馬化騰,他的第一桶金並非來自互聯網,而是股市。

在1992年以後的幾年時間裡,股市成為中國經濟的熱點。尤其是在特區深圳,炒股幾乎成了「全民運動」。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馬化騰回憶道:「有一家公司的樓下就是營業廳,在營業廳看盤的時候還是5塊錢一股,跑上樓找人買股票時,已經漲到了6塊錢,下樓時就變成了7塊錢。一個上午賬面就多了幾十萬,吃飯都不知道什麼味道,簡直是撿錢。」

在這種形勢之下,工作不久後的馬化騰於1994年跟隨大潮進入股市,開始了自己的「股海生涯」。在炒股的同時,馬化騰仍不忘老本行,他很快發現有一種安裝在計算機上的板卡能通過網路實時顯示股票走勢,這大大方便了那些希望在家中就能了解股市動態的股民們。

看著計算機被應用到實際中,科班出身的馬化騰的學習力被激發了。「別人能做,自己為什麼不能做?」早在1993年,馬化騰的師兄史玉柱開發的「漢卡」軟體已經紅遍中國,巨人集團更是名噪一時。從史玉柱身上,馬化騰看到了技術的力量。

於是,馬化騰和幾個朋友開始著手分析市場上已有的各種股票板卡的優缺點,並模仿相關的產品,開發出了風靡一時的「股霸卡」。股霸卡簡單實用,一經推出,大受好評,甚至有一段時間在深圳著名的賽格電子市場賣斷了貨。

股霸卡的火暴,讓馬化騰的經濟實力大增,在「股海」的搏殺更讓他獲益匪淺。沉穩而有耐心的個性,讓馬化騰在股市中如魚得水。業界更是傳聞馬化騰曾經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馬化騰迅速積累了百萬資金,這為馬化騰後來的獨立創業打下了基礎。

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經濟迅速發展,那時流行的一句話是:「十萬元不算富,百萬元剛起步。」這時候不到30歲的馬化騰已經開始「起步」,初顯財富新貴的「霸氣」。

在賺錢的同時,馬化騰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信息的價值已經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必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力要素,那該如何將它轉化成實在的商品價值?

股霸卡的成功,讓馬化騰相信自己寫的東西可以賣錢。馬化騰的「實用主義軟體」的概念開始出現,「實用」成為馬化騰後來在軟體市場上尋找商機的第一理念。馬化騰開發的股霸卡,是能夠聯網顯示即時信息的。這一創造更讓他認識到了信息的重要性,馬化騰在經歷「股海」洗禮時,沒有讓自己的目光離開互聯網。

因為股霸卡的成功,馬化騰不僅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收益,其在互聯網圈子裡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儘管如此,馬化騰當時並沒有著急離開潤迅公司,沉穩是他的性格,他仍然不緊不慢地等待著時機。在股市的這段時間裡,他並不是將互聯網拋置腦後。相反,他更加痴迷於新興的計算機事物,這其中就包括他自己投資建立的慧多網深圳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