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整合乳業,做「都市牧牛人」 「都市牧牛人」的華麗轉身

痛定思痛,三聚氫胺已然成為中國乳業歷史的記憶碎片,而讓人們更關心的是,從巔峰跌入低谷的中國乳業拿什麼來重塑形象換回消費者的信任,也許我們會從「中國第一豬倌」到「都市牧牛人」劉永好的華麗轉身中解讀到中國乳業的路在何方。

每個人都想花費少一點,而得到多一點。這是一種大眾的世俗文化。

但是,在新希望,劉永好一直是這種文化的最大抗爭者。「我們非常尊重這種文化的存在。正因為有了這種文化的存在,企業發展也就找到了原動力。但有一點必須引起警惕,創業者辦企業時,一定要超越這種文化。不要老想著怎麼去賺錢,而是考慮如何去滿足客戶的這種需求」。

「追求盈利,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考慮的問題。但對於每一個創業者來說,掙錢並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決定能不能掙錢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客戶。你給客戶提供了超值服務,提供了價值,你也就掙到錢了。」他說。

劉永好說:「新希望為什麼能掙錢?因為我們幫助千千萬萬的農民賺到錢,所以我們才能賺錢。所以,我一直在企業內部樹立一種這樣的文化,一定要把自己賺錢建立在別人能賺錢的基礎上,這也是新希望集團從川中一個小城慢慢發展到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個基石。」

2002年劉永好揮師進入乳業後,新希望在全國擴張迅猛,在四川、雲南、安徽等地,收購或控股了12家乳品企業,成為全國乳業「新力量」。

但令人奇怪的是,就在業界認為劉永好要「發招」時,新希望不但沒有展開大規模的出擊,反而一反常態地進入了「蟄伏」狀態。旗下乳品企業,均不事張揚,集團也很少對外談及乳業戰略。一時業界議論紛紛:新希望怎麼了,劉永好到底走的什麼棋?

2003年以來,四川乳業市場風雲突變,外地乳業巨頭大舉入侵。四川乳業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乳品的促銷價已低到成本以下。華西乳業雖然是本土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達35%以上,但在競爭對手的強力攻勢下,其市場份額被蠶食不少。

面對大兵壓境,新希望「大本營」受襲,反攻成了華西乳業唯一的選擇。新希望集團旗下華西乳業將斥巨資,進行絕地反擊。新希望先是悄悄修改了華西乳業的商標、包裝,並投入大量路牌、電視廣告,斥巨資對華西乳業形象進行了重塑。

華西出戰只是序曲,劉永好更深層的戰略意圖是打造品牌。雖然經過一番跑馬圈地,新希望乳業框架有了,但是所收購的企業品牌不一,經營狀況也不一樣,如何才能做到整合劃一,就成了新希望要做的事情。

因此,新希望乳業緊鑼密鼓,投入上億元資金進行系內品牌整合,將11個區域、城市子品牌縮編為5個,同時推出全國性母品牌———「新希望」,挑戰全國性品牌光明、伊利、三元。

劉永好希望把乳業作為百年老店來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暫時放棄爭一日之長短的想法。相比其他乳業巨頭,新希望固然優勢眾多,但也有薄弱之處。新希望旗下乳品企業,地跨長江兩岸,東西均有分布,數量多,卻沒有一個全國性品牌領軍,各地品牌各自為戰。為此,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希望對內進行企業整合,苦心經營,積累反攻力量,終於「一躍而起」,目標是三年內成為全國領導品牌之一。

劉永好大舉進入乳業後反覆提及的一句話就是「做乳品首先要做奶源」。然而在當時乳業急功近利的發展形勢之下,一線乳業都將市場放在首位,頻頻以轟炸式廣告示人,瘋狂搶佔市場份額之時,最基本的奶源建設卻嚴重的出現滯後。

相關數據顯示:1999年全國奶類產量827萬噸,而在2008年上半年就已經達到1915萬噸。但是,與乳品市場擴張嚴重不同步的是奶牛的增長,1999年,我國有奶牛442.8萬頭,2008年上半年存欄1435萬頭。從1999年到2008年,乳品市場放大了近5倍,但是奶源卻只增長了僅僅3倍。在這種形勢之下,新希望雖把乳業的重心放在了企業整合和奶源、牧場建設上,但在中國乳業不正常的發展態勢下,只能偏居我國西南地區稱王。

乳品市場打得火熱,劉永好則顯得有點默默無聞,偏居西南一隅,按部就班做著自己的事情,對自己的乳品企業進行整合,加快奶源、牧場的建設。

2008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頗為罕見的一個化學名詞「三聚氰胺」毒倒了一線乳企。人們才翻然醒悟,奶源才是乳業的根基。有專家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並非偶然,它是中國乳業頑疾的集中性發作。這次乳業危機在將一部分「道貌岸然」的乳企打回原形的同時,也給了另一批乳企以機會。

危機,從另一個角度來來說,也可能是機遇。「三聚氰胺」風波,面臨著讓中國乳業重新洗牌的時機。

有誰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景:7個月大的男孩,剛動完手術,靠5條導管維持生命,父母不得不把他雙腿綁在病床上,以免翻身擠壓到導管……

首先在甘肅岷縣發現一名八個月大嬰兒,罕有的患上「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症,隨後該縣再發現13宗相似的病例,這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多名家長均表示,患兒長期食用三鹿牌奶粉。安徽人周琳,在南京市兒童醫院內心急如焚,她的10個月大女兒正因腎結石住院。上周一晚,女兒突然排不出尿,這種狀況持續了四天,送院檢查發現患上腎石,而且雙腎都有,兩粒結石直徑有7毫米。

結石娃娃事件擴大,禍延至少十省。陜西、湖北等地醫療機構,亦陸續收治多宗嬰兒泌尿系統結石患者,他們皆曾服食三鹿牌奶粉。醫生指出,泌尿結石很少見於嬰兒,在短時間內有這麼多娃娃患有雙腎結石非常罕見。

這情景出現了一次次,前後長達半年多,他們就是「結石娃娃」,因吃同個品牌奶粉而得了泌尿系統結石,有的還導致了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肇事「三鹿牌」奶粉,其生產商是位於河北省的三鹿集團,屬於中國最大嬰兒奶粉企業,在大陸奶粉市場佔有率高達18%。

三鹿奶粉生產商承認,部分奶粉受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公司決定全部回收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奶粉,流入市場問題奶粉料達700噸。

即使召回,也有些為時過晚。

一個成熟的企業,它一定是在考慮自身的商業利益之外,還考慮商業夥伴的利益,考慮消費者的利益,考慮社會利益公共利益。

「三聚氰胺」的問題根本,就出在奶源上。在當時,乳業發展進入了「高燒期」,群雄爭霸,眾乳企為了搶佔市場,急功近利,營銷策略也是五花八門,而最基本的奶源建設卻被忽略了。從1999年到2008年,乳品銷量增長了近5倍,但奶牛的數量只增長了3倍。兩者沒有同步的發展。中國乳業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無牛談奶」,且談得很高調。

一場三聚氰胺不僅讓一個知名乳企從輝煌迅速走向隕落,也讓乳業巨頭在2008年底紛紛交出了集體虧損的成績單,整個中國的乳業在這場「乳震」中元氣大傷。2009年伊始,中國乳業仍有餘震不斷,嚴峻的形勢考驗著每一個成長中的中國乳業企業。

慶幸的是,這場以死亡為巨大代價的乳業地震喚醒了奔跑在「高速路」上的中國乳企。政府、乳企紛紛都投入到了恢複消費者信心與凈化市場的兩大戰役中去。而不管在2008年磨礪中,還是在2009年的乳業格局大洗牌的過程中,卻有一股正面的推動力,這就是懷揣著締造「中國鮮奶第一品牌」夢想的劉永好。

值得劉永好驕傲的是,新希望乳業頂住了三聚氰胺的巨大風波,集團旗下的十餘個子公司的產品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抽檢中全部合格。劉永好常常對員工說,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位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對消費者的基本利益的維護,成為劉永好開啟都市牧牛戰略序幕的最大動力。

沉寂多年的新希望乳業自然不會放過這次行業洗牌的契機。2009年新年伊始,當牛年的腳步剛剛來臨之際,乳業界便迎來收購第一大案,新希望乳業6450萬增持昆明雪蘭的42.9%國有股權,如此一來,新希望集團乳業已經擁有雪蘭94%的國有股權,並持有「雪蘭」商標,由此,正式拉開了劉永好全國「都市牧牛」戰略的序幕。

一批企業倒下了,另有一批企業正迎頭趕上,新希望抓住了這輪行業洗牌的機會。劉永好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要從中國「第一豬倌」變身「都市牧牛人」。

就在常溫奶迅速佔領市場,並將鮮奶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擠壓的情況下,初涉乳業的劉永好卻走了與常溫奶發展模式不同的「異路」。他先後從各地收購奶業企業,選擇走常溫奶話語霸權體系下舉步維艱的鮮奶發展道路。

之所以這麼做,劉永好有他的原因。北歐五國鮮奶達99.5%,歐洲達95%,美國達90%,鄰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