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手起家,艱苦創業 創業前的苦樂年華

四川歷來是我國劉姓人口聚居地之一,巴山蜀水,鍾靈毓秀。1951年,劉永好就出生在「天府之國」的一隅——四川新津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雖然父親劉大鏞自小聰明伶俐,但由於家境貧寒,無奈只能去私塾為富家子弟做伴讀。富家子弟不學無術,最終是學業無成,而身為「小書童」的劉大鏞卻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考入了鄰縣中學,後又升入了重慶高等工業學校。劉大鏞勤奮好學,勇於開拓,不僅成為了學校里小有名氣的學潮領軍人物,而且還是當時重慶年輕的共產黨員。母親同樣也是進步的革命青年,就讀於黃埔軍校戰地女護士班,受教於一批優秀的婦女活動家,非平凡女子之輩。

1949年建國以後,父親在新津縣一家政府單位做技術工作,母親成為當地的一名教師。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物質匱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父母二人雖然均為公職,但收入也不高。微薄的收入要用來撫養五個孩子,難免顯得窘迫。後來,母親又因體弱多病的原因辭去工作,家裡7口人全部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來維持。

劉家五孩子當中,共有四兄一妹。大哥是劉永言,二哥是劉永行,三哥是劉永美,老四是劉永好,最小的是妹妹劉永紅。兄弟四個名字連在一起,寓意就是「言行美好」的意思,這也是從小父母對他們寄予的希望。

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劉永好兄弟的命運與同齡人不會有太大的差別,貧窮,一直伴隨著劉永好年輕時代的生活,在20歲之前他只穿過草鞋,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可以說那時幾乎沒穿過一件新衣服。這也讓他更能夠深刻理解財富的意義。

小時候,劉永好的課餘活動很豐富:每天都要忙著幫家裡撿煤渣、打零工。

劉永好的出生地——四川省新津縣據省會成都有二十幾公里,這兒被稱為「成都南大門」。新津縣的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現在已經是全省的水產大縣和蔬菜大縣,也是四川省非公有制經濟的示範區。新津縣90%以上的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但在20世紀60年代,這裡還是一個貧困落後的縣,農業靠天吃飯。碰上好的年景,可以風調雨順,;老百姓豐衣足食;年景不好,就要青黃不接。那時整個縣城沒有任何的企業可言。

劉永好十三、四歲的時候,每天早晨必須在5點鐘就要起床,早起撿煤渣,以補貼家裡的生活。因為街邊的一些小飯館,每天早晨從5點起就開始生爐膛賣早餐。熊熊的爐膛燃燒起來,自然就會有許多的煤渣掉下來,誰先去誰就撿得多,去晚了就撿不到了。因此,劉永好每天早晨5點必定會準時等候在爐膛前。

劉永好家住在縣城裡,城裡有一條江,叫做岷江。如果在夏天,劉永好就會和一群小夥伴天天去岷江游泳,一泡就是好幾個小時。江的對面山上有很多的桔子樹,他們經常會游過去,躺在桔子樹下乘涼和休息,摘桔子吃。

夏天雨水很多,要遇上暴雨天。大量的雨水湧入岷江,江面上波濤滾滾,氣勢磅礴,極為壯觀。時常還會有樹枝或木頭隨著湍急的江水漂流下來。這時,劉永好就會和小夥伴們一個猛子扎到水裡面,游過去將樹枝或木頭從水面上拖回來。

劉永好從小就是這樣在江邊長大的,撿水柴,游泳。雖然家裡很窮,但是他過得卻很開心。

就這樣,年復一年,劉永好每天除去上學的時間,都要忙著撿柴火,他要將全家人一年燒火做飯的柴火檢夠。運氣好的時候,撿得多了,留夠家用的,剩下的還要挑到集市上去賣。有一年的夏天,他居然賣了3.5元,這在當時的消費水平來說,已經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這是他為母親掙來的第一筆生活費。當他把這筆錢交給母親的時候,母親憐愛地摸著他的頭說:「永好,這可是男人才做的事啊,你畢竟還只是個孩子。」劉永好十分自豪地回答說:「媽媽,我長大了,應該幫媽媽做些事了。」

到了文革期間,父親被打成叛徒、特務、走資派,牛鬼蛇神,上山去放牛了。劉永好那時正好十二、三歲,每天他都會赤著腳,手裡提著一個鋁飯盒,走30里地,上山去給父親送飯。每到中午時,父親就會不停地向山下張望,只要劉永好一出現,父親會特別興奮。等劉永好到了山上,他們就把飯盒打開,開始吃飯,每次父親都會吃一小半,劉永好吃一大半。對劉永好來說,既能吃飽飯又能每天見到父親,他的心裡感到特別幸福。

他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夠天天吃上回鍋肉和麻婆豆腐。他甚至還給母親說,要是每周能夠吃上一頓回鍋肉、隔三差五吃一次麻婆豆腐就好了。

劉永好渴望能夠早點進入共產主義。因為媽媽和他說,只要到了共產主義,一周吃一次回鍋肉,兩天吃一次麻婆豆腐的理想生活就可以實現了。但這種理想的生活在那個時代還顯得遙遙無期。

由於家境貧寒,在劉永好的記憶中,他在20歲前幾乎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也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服。可以這麼說,他是赤著腳走過了這段人生中的黃金時期。一雙像樣的鞋是這個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夢寐以求的東西,小時候赤腳成長的經歷深深刻在劉永好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

20歲之前如果說劉永好腳上穿的還算得上是鞋的話,那是一種自己做的稱為「涼草鞋」的鞋,就是去買或者去撿別人穿舊了或者是扔掉了不要的膠鞋,把它的鞋幫給去掉,在鞋底上穿幾個洞,上面釘上幾根繩子,然後這樣栓在腳上。

在1966年深秋,15歲的劉永好進了四川省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校讀中專,並成了紅衛兵小將。劉永好跟著紅衛兵北上京城「大串聯」時,特地挑了一件家裡最好的呢子衣服。為了能跟他的老師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檢閱,母親特地為他挑選了家裡最好的衣服,衣服是1949年土改時父親在地攤上買回來的。在父親和三個哥哥手中輾轉了17年後到了劉永好的手中時,已經早已看不出衣服原來的顏色了,樣式也不知道改了多少遍,可劉永好仍把它當成寶貝似的。臨行前,母親花了兩角五分錢從舊貨攤上為他買了一雙已經開了裂口的解放鞋,洗乾淨後在昏黃的燈下一針一線縫好。這是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第一雙解放鞋。

然而,就是這雙他非常心儀的解放鞋,卻令他陷於非常難堪的境地。在接受毛主席接見前,紅衛兵必須經過嚴格的隊列訓練。有一天,在操練時,後排的一位同學不小心踩在劉永好的腳後跟上,只聽見「吱啦」一聲,鞋底和鞋幫「分家」了。劉永好一下子成了「赤腳大仙」。穿上「新」鞋的喜悅心情陡然之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無比沮喪的心情,他的眼淚嘩啦一下流了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上。

沒有鞋穿了,他就這樣光著腳走在初冬的十里長安街上,步行走到天安門廣場前,作為當年百萬紅衛兵的一員,接受毛主席的接見。

好在毛主席接見百萬紅衛兵後,天安門廣場上遺留下數不清的被擠踩掉的鞋,劉永好撿了兩隻破舊的解放鞋配成對穿上。誰知沒穿幾天,那雙鞋的鞋底和鞋幫也「分家」了。他只好用麻線把這雙鞋捆綁在腳上,穿著這雙「鞋」,一步一步走回了新津縣。

在一次做客崔永元主持的《小崔會客》特別節目時,劉永好手裡特意拿著一雙草鞋,這是去新津縣文井鄉調研時拿回來做紀念的。劉永好非常感慨地說,小時候特別窮,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根本不要奢望能穿上一雙像樣的鞋。而手上這雙草鞋顯然已經是時尚和工藝化許多了。

劉永好的腳比較大,沒有鞋穿的腳可以自由發展。劉永好在上小學的時候國家還沒有改革開放,那時候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進城去做一名工人,擺脫下鄉當農民的命運。由於學習勤奮加上機遇,劉永好在四川省機械幹部學校中專畢業後,順利留校當了教員。這在當時是令多少人羨慕的職業。

在20世紀80年代初,劉永好順應時代潮流,毅然脫去公服下海創業,這是從中國西部貧窮落後的山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的創業之路,這是一條白手起家走出來的路,可以說是劉永好兄弟赤腳走出的希望之路。劉永好赤腳走出了人生路,同樣,他也赤腳走出了創業之路。

17歲的劉永好中專畢業後,和十幾個城市孩子一起,插隊到了新津縣古家村。這兒窮鄉僻壤的,既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通電,就連一條完整的公路都沒有。當地老鄉都開玩笑把這兒說成是一個「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說來悲慘,古家村在當地是出了名的窮村。民謠曰:「肖壩子,古家槽,爛泥雜草長齊腰。鍋里無米煮,灶里無柴燒,有女不嫁古家槽。」

當地農民每天從日出忙到日落,辛辛苦苦才能掙到二毛七分錢。而這群從城裡來的孩子在一天里連農民一半的活都還干不上,他們能掙多少錢呢。生產隊長看他們可憐,就照顧他們,給了他們一半的工分,也就是每天一角四分錢。

孩子們到了這兒,什麼都沒有,隊里就暫時給他們騰出來一間空房,通一大鋪炕,能睡十幾個孩子。炕的中間用秸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