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國面臨的經濟困難真相 世界經濟危機的另一面

閱讀提示:前面說了世界經濟危機的一面,即美國的金融危機,另一面則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實體經濟國家的產能過剩。正是因為這些國家的產能大規模過剩,在沒有發生危機的時候,這些過剩產能由美國來消化,而一旦美國發生金融危機,這些產能就沒人消化了。於是這些國家就馬上爆發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定義就是大規模產能過剩以及由此必然產生的大規模失業。

試問各位,美國得以印錢購物的客觀條件是什麼?是其他國家的產能過剩。很簡單,美國人印了錢,要能在這些國家買到東西才行啊,如果這些國家的產能連本國人所需要的產品都滿足不了,怎麼可能賣給美國人呢?

所以,新帝國主義國家印錢購物的前提就是,除它們之外的國家都處於普遍的、嚴重的產能過剩狀態,這些國家的產能在滿足了本國人民的有效需求(買得起且想買所導致的需求)之後,還有大量的剩餘產能,這些產能繼續尋找海外的需求,把產品賣出去。

這時候,美國就充當了救世主的角色,「樂於助人」的美國拿著大把的花不完的美鈔來幫我們消化過剩產能。當然是花不完的美元,因為想花多少就印多少,你中國能產多少產品,美國就能印多少錢來買。

這時你會發現,美國人似乎是做了大好事,因為他們買中國的產品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試想,如果他們不印錢來買中國的產品,中國的出口增長就為零,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就是靠出口拉動,那麼中國經濟也就將停滯。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美國明明是做了一件無恥之極的壞事,怎麼反倒幫了我們,好像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明明是美國在進行國際剝削,得到了好處,而似乎我們這些被剝削者也得到了更大的好處。沒有美國對中國製造的大量進口,哪裡有中國出口製造業工廠的繁榮昌盛,哪裡有數億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農轉工的就業?

這是一個迷局。不過,我並不想在這裡揭開。到第八章再講吧。

還是先看看這種產能過剩與世界經濟危機的關係,很簡單,這些國家的產能過剩是世界經濟危機的另一面,美國的金融危機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這些國家不是產能過剩,就不會形成經濟危機。而因為這些國家產能過剩,本來是靠美國來消化這些產能,一旦美國爆發了金融危機,這些產能就沒法消化了,於是工廠就倒閉、裁員,經濟危機就來了。

你要問,這些國家怎麼這麼傻,自己有這麼大的產能為什麼不可以用來滿足本國人民的需求,非得去換美元呢?答案是,這是市場經濟,不是計畫經濟,企業不可能生產出產品免費發給本國人,只要賣不出去,他們就不會生產。為什麼賣不出去呢?是因為本國人民沒錢,內需提不上去。所以,美國印錢購物經濟得以維繫的條件也在於,這些被剝削的產能過剩的國家,沒有把藏富於民作為本國的發展戰略,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地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或者說收入有提高,但是相對於資本利潤的增長速度卻小得多,這樣的收入增長無法促使內需型經濟的出現。那麼它們就永遠得依賴美國的購買力,要美國幫忙消化過剩產能。

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格曼對於產能過剩有另外一個詞語進行描述,即「增長型衰退」。什麼叫「增長型衰退」?克魯格曼的解釋是:「一個經濟體仍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趕不上產能的擴張,於是,閑置的產能和失業者越來越多。」克魯格曼認為他的蕭條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就是「經濟的需求面失靈——私人消費不足以充分利用可用的生產能力。正因為沒有充足的消費需求,一個接一個的經濟體遭遇衰退,無一倖免:20世紀90年代起歷時10年的日本,1995年起的墨西哥,1997年起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2002年起的阿根廷,2008年起的所有國家。」

「增長型衰退」沒什麼深奧的,和馬克思的生產過剩,和我們現在說的產能過剩都是一回事,說白了就是生產在擴張,而消費卻在萎縮或者擴張的速度遠遠小於生產,就會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工廠產品就滯銷,失業者就增多。只不過,他把產能過剩和經濟增長聯繫起來看。

克魯格曼這段話中有一句看似可怕的話,他說2008年起所有的國家都將面臨增長型衰退,也就是從此以後是全球性的增長型衰退。為什麼增長型衰退以前只發生在日本、墨西哥、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韓國、阿根廷等國家,而2008年起卻要蔓延到所有國家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對前面說的產能過剩有一個補充說明,本書前面說的產能過剩是說產能相對於本國需求來說的過剩,而來自國外的需求則剛好可以消化這些過剩,把國內國外的需求加起來看,產能實際上是不過剩的,因為所有產能都被消化了。那麼克魯格曼所提到的這些經歷產能過剩(增長型衰退)的國家,絕大部分都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這裡所指的產能過剩則是指總的產能過剩,就是說,國內國外的需求加起來都消化不了這些地區的產能,所以它們就出現了增長型衰退。

這些國家為什麼發生增長型衰退呢?很簡單,就是它們的出口出現了驟減,使得其產能出現一個缺口無法消化。20世紀90年代起歷時10年的日本,顯然是日元升值導致了日本貨滯銷;1997年之後的泰國、馬來西亞等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打擊了它們的出口,也更由於後起之秀中國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後期)出口增長,擠佔了這些國家的原有國際市場份額。

2008年之前的中國,可以看作基本沒有產能過剩(國內國外的需求加起來看),所以沒有經歷增長性衰退。那麼,2008年之後的全世界,都將經歷增長型衰退啊?顯然不能這麼說,首先,新帝國主義國家空殼經濟根本就沒有產能,何來的產能過剩?它們不是產品多得賣不出去,而是壓根就沒有什麼產品。所以,即便經歷增長性衰退,也必須是中國這樣的具有巨大產能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因為新帝國主義的金融危機導致這些國家出口銳減,從2008年起開始經歷產能過剩。其次,還必須有個時間限定,世界各國不可能從2008年起沒完沒了地增長型衰退,只要美國緩過來了,恢複了印錢購物經濟運轉,那麼中國這樣的國家的出口就會立刻恢複到以往的水平,中國的產能過剩也就解決了,增長型衰退也就結束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