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國面臨的經濟困難真相 美國面臨的是金融危機,中國面臨的是經濟危機

閱讀提示:美國已經不會再爆發經濟危機,因為它已經沒有了經濟,美國只會爆發金融危機。而只要美國一爆發金融危機,幾乎同時地,中國這邊就可能爆發經濟危機。很簡單,中國經濟依賴於出口貨物到美國,只要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美國百姓的信用卡就被銀行限制了,沒法更多地消費中國貨。中國出口企業就會成片倒閉,可能形成馬克思所定義的經濟危機。

我們已經知道,美國已經不會爆發經濟危機,它只有金融危機。在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和經濟風暴中,美國是次貸危機的新帝國主義金融危機,但是中國則相反,從次貸危機在美國全面爆發的第一刻起,中國面臨的是經濟危機。很簡單,美國是中國製造業第一大的出口市場,次貸危機就是讓美國人一下子沒錢買東西了,中國的產品就賣不到美國了,中國沿海製造業中小企業立馬成片倒閉。這不是經濟危機的性質是什麼?你把馬克思請出來,他也得說這是經濟危機的性質,因為這恰恰就和他定義的經濟危機是一回事:生產過剩(產品賣不出去)、大量企業倒閉、大量工人失業。當然,本書前面說了,今天的資本家基本上不會生產過剩,而是產能過剩,他們今天發現苗頭不對,明天就會解僱工人、減少產量,而不會出現大量產品積壓的情況。

早在2008年年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課題組(以下簡稱人大課題組,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教授)就對中國將要面臨的這種經濟危機作出了預測。他們當時預計2009年潛在GDP缺口將進一步擴大,總供給與總需求的不平衡進一步惡化,2009年潛在GDP缺口比2008年平均惡化了85.3%;失業水平將進一步擴大,2009年中國的失業規模將會接近3200萬人,調整後的失業率也將由2007年的7.1%攀升到9.3%左右。世界經濟將深度下滑。這會對中國出口帶來嚴重打擊,使得中國外需下滑的幅度遠超過2008年的水平。同時,由於中國出口收入彈性很高,出口對於主要貿易國的國民收入增長較為敏感。歐洲、美國、日本三大經濟板塊的同步大幅度下滑將對中國的出口帶來直接的深度衝擊。因此,對中國當前經濟影響巨大的出口和進口增速將雙雙持續回落,其中出口增速下滑更為劇烈,預計出口增速將下降69%,進口增速下降6.1%。這導致2009年貿易順差較2008年少增加146億美元,貿易順差的增長速度為-5.5%。

與2007年、2008年不同的是,2009年中國出口的問題不是內部成本上升與競爭力下降,而是外部需求下降造成的衝擊。2009年金融危機對美國、歐洲、日本的實體經濟帶來的實際衝擊,其進口需求的下降才將全面顯現。這種需求衝擊,很難利用人民幣升值減緩、出口退稅率提高以及出口補貼等供給方刺激政策來緩和外需的下降。

當然,我們幸運地看到,無比強大的中國政府在2009年用凱恩斯主義的方法打敗了經濟危機,4萬億(2008年11月推出)基建工程砸下去,立馬消化了鋼筋水泥的過剩產能,從而也彌補了出口驟減導致的GDP增長缺口,中國經濟在2009年成功「保8」,全球一枝獨秀。

但是各位也不要忘了,儘管在數字上我們的GDP達到了8.9%的年增長,但是實際上整個2009年中國的出口型中小企業的局面並沒有絲毫的好轉,反而有更多的企業繼續倒閉了,打工仔們的就業問題依然很嚴峻。因此可以這麼說,在這一年整體上我們打敗了經濟危機,但是在出口導向的製造業這個局部,仍然處在嚴重的危機之中。這原因很簡單,只要歐美一天不復甦,我們的出口就沒法恢複啊,4萬億投資都投到了基礎設施和工程,獲利的是鋼筋水泥的生產廠家和房地產行業及其相關產業,4萬億投資如果能拿出一半來直接扶植製造業企業,那它們的危機就能解決。但我們並沒有做,所以製造業危機依舊。

2009年的中國製造業危機,比2008年嚴重數倍,到2010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時我們發現,2009年中國的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竟然是-3.9%,而這一數據在2008年是0.8%!這個負值中國只有通過政府4萬億投資去彌補,2009年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從2008年4.1%猛增到8.0%,這才中和了出口-3.9%的負效應。

中國的製造業真正走出危機,開始復甦是在2010年,因為進入2010年歐美才開始了真正的復甦,歐美人對於中國製造的訂單才開始有比較大的回升。我們可以從2010年以來的新聞報道上看到,由於危機導致中國的中小企業倒閉了很多,沒倒閉的也炒掉了一半以上的工人,所以今年歐美的訂單一恢複,竟然導致許多工廠的生產能力滿足不了需求,而一下子想要恢複危機前的產能比較困難,許多廠家爭相招工,在短期內竟然又形成了民工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