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破除對郎教授的一味崇拜 郎教授說美國靠炸掉飛機坦克擺脫大蕭條

閱讀提示:如果打仗真能使國家富強,那也就不用提倡發展生產了,還不如讓全民常年搞國際軍事演習。美國不會是像郎教授認為的那樣,靠二戰才走出的大蕭條,靠戰爭實現新的繁榮。

我發現郎教授有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似乎千方百計地與主流作對,只要主流觀點說是,我就說否,你說東我就說西。總之,我就是要和你死磕,並且我能自圓其說拿出一套理論來。

比方說,對於美國是如何擺脫1929年左右的美國大蕭條,我們所熟知的觀點是羅斯福實行新政,大肆運用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有點類似今天的中國,通過大規模的政府公共支出和基建項目來拉動經濟復甦和增長,最終走出危機,恢複繁榮。

可是郎教授說,這是錯的,他說,「……今天的金融海嘯就像美國1929年一樣……失業率高達16%,這是非常可怕的。結果一個偉大的總統上任了——羅斯福,很多人認為他挽救了美國經濟。」

郎教授回顧了他當年在大學時也受到了這樣的「錯誤教導」:「……當時老師跟我講,羅斯福怎麼挽救美國經濟,他說美國失業人口是非常多、非常嚴重,因此美國政府就請幾個工人過來挖一個洞,挖完洞之後再把它填回去。他說,由於工人挖洞,肚子餓就要去買麵包,麵包店為了賣麵包給工人,得重新開門,重新開門就得生爐子來烤麵包,為了生火就必須去買煤炭或者木柴,同時要買麵粉、買糖。由於他要買麵粉、買糖、買木柴、買煤炭……透過這一種複雜的連鎖反應,美國經濟就這樣復甦了。」

今天的郎教授是怎麼批判他的老師的呢?

郎教授這樣講,「前面講的故事呢,都是錯的。為什麼是錯的?首先,從就業看,羅斯福新政毫無效果,1930年左右的美國失業率是16%,10年之後的二戰之前,失業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提高到17%。而1929年之前沒有蕭條的時刻,失業率是3%。所以從1929年開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羅斯福這種挖洞的政策是失敗的,沒有增加就業量。其次,從私人投資佔GDP的比重看,在1930年左右是16%,到了二戰之前跌到了14%。1938年美國發生第二次經濟大恐慌,歷史上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羅斯福蕭條。」

郎教授還說,建兩條高速公路拆兩條高速公路、挖兩個洞填兩個洞不可能使經濟復甦。因為整個經濟體系過於複雜,高速公路、橋樑、挖洞,它所影響的行業太少,同時這些建築工人、挖洞工人薪水很低,無法產生購買力去刺激造糖工業、造麵粉工業,煤炭、木柴。「所以到最後你會發現,我們投資基礎建設也好,挖洞也好,都是一個幻影。你想透過這種方法來拉動經濟是不可能的,至少羅斯福沒做到。」

郎教授一下子把羅斯福新政和凱恩斯主義顛覆了,夠強悍。那麼郎教授認為美國是怎麼走出大蕭條的呢?答案是二戰。「……其實美國經濟怎麼恢複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戰,美國參戰。你別聽他講,為了民主、自由。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經濟蕭條,不行了,這是我對他的評估。失業人口17%,多麼危險的社會動蕩,乾脆都去打仗。美國參戰之後,對各種產品的需求,消耗特別快。比如說要造一架飛機,就不只是一個機械的問題,而是螺絲釘、玻璃、塑膠。因此對於戰爭而言,它帶動的整個需求就不是挖洞工人的一點薪水去買麵包那麼小的需求量,範圍也不會那麼窄,它帶動的是整個美國的工業,各方面的需求,因為所有的工業都需要才能夠造一架戰鬥機。而這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引發的對於各種行業的需求大幅上漲的結果,挽救了美國經濟。」

各位可能會質疑,如果郎教授所言不虛,那麼次貸危機中的美國不也可以發動戰爭來擺脫危機嗎?郎教授早已料到你會這麼問,郎教授幫你自問自答了:「當然很多人會問我,那你覺得現在美國會不會發動一場戰爭來解決問題?我認為不會,因為目前不是當時那個時代。發動戰爭不是這麼簡單的,打打伊拉克跟伊朗彌補不了62萬億的,你必須發動一場世界大戰,而這是不可能的。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之下,美國如何解決問題,據說這就是奧巴馬總統頭髮變白的真正原因。」

不過在下還保留了一個疑問:如郎教授所言,二戰中消耗的軍事物資和飛機坦克等裝備拉動了美國經濟全面復甦,也就是說,是這些物資和設備的毀滅使得美國復甦而不是戰爭本身。那麼按照郎教授的意思,美國當年根本就不需要等到二戰,直接在1930年就把這些物資和設備全部炸掉,然後再造新的不就好了?按照郎教授的理論,這樣產生的巨大需求不也能擺脫危機嗎?或許郎教授會說,當時美國人想不到這一點啊,要是想到了他們就不用等到二戰了,自己先動手就可以了。

好的,就算當時的美國人確實沒想到這一點,而是碰巧遇到了二戰,不經意間就擺脫了危機。那麼今天的美國呢,今天的美國應該知道這個道理了吧?如果不知道,那您可以去告訴他們:親愛的美國同胞們,快把你們的貴得要命的飛彈全部扔到大西洋去,把你們的航空母艦炸掉一半,飛機、坦克也弄到太平洋沉到海底,你們的危機就會解決,經濟就復甦了!

事實上,二戰當然不是美國走出大蕭條的原因,戰爭不可能促進美國的內需內供,從而改善了美國經濟,打仗對經濟一定是有凈損害的。在戰爭中花1元,其拉動的經濟增長的價值一定少於1元。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是「乘數」小於1。空口無憑,還是用數據說話。哈佛大學宏觀經濟學家羅伯特巴羅(Robert Barro)曾經發布的一篇短文《乘數的巫術》(《Voodoo Multipliers》)介紹了他對二戰投入的乘數的實證研究。其研究表明乘數為0.8,也就是說在戰爭中花1元,其產出的價值是0.8元。具體來說,美國二戰增加了540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而經濟增長了4300億美元,乘數為0.8。原因何在?巴羅的解釋是,「戰爭降低了國民收入,而主要的損失出自私人投資、政府非軍事採購和凈出口,而個人消費支出變化則很小。」參見薛兆豐文,《世界二戰不是走出大蕭條的原因》

至於說羅斯福新政到底是不是美國走出大蕭條的原因,我們就不討論了,這的確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但即便答案是否定的,也絲毫不能說明郎教授的戰爭復甦學說是正確的。這很容易理解,如果打仗真能使國家富強,那也就不用提倡發展生產了,還不如讓全民常年搞國際軍事演習呢。

有時候,我所崇拜的郎教授是如此可愛。

郎教授的新著《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第二章標題為「亞洲泡沫大戰」,講了美國如何利用亞洲四個國家(地區)的泡沫經濟對它們進行狙擊獲利的故事。通俗地講,郎教授把這四個受害者看作是美國養的豬,養肥了就被美國宰掉。那我們就先來看看這四頭豬是如何被養大,又是如何被美國宰殺的。在養豬和殺豬的故事上郎教授講得很好,我也就偷一下懶,對其作部分地「參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