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下一波投資榮景,你準備好了嗎? 做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老師,我經常看您的文章,感覺到價值投資是對的。我2009年4月份進入股市,市場大調整,我的資金嚴重縮水,讓我產生了退出股市的想法。目前還持有招商銀行3000股,國電電力5000股,復星醫藥4000股,資金都被套牢了,請老師幫我分析一下,後市是堅持價值投資還是換倉呢?

——網友甲

2007年5月前我在印度尼西亞工作,突然遭遇金融危機,為了轉移注意力,我開始炒股。我對股票可以說一竅不通,不過我買過基金,於是像買基金一樣全倉買了股票,想法就是像放基金一樣放著。

2007年5月30日前,我回到北京,買了您的《長捂不放:牛市震蕩中的炒股策略》,這是我讀到的第一本證券書。5月30日以後,我的資金一下子縮水不少,那時候我覺得無所謂,反正還不懂操作,讓它坐電梯去吧。可是資金越縮越少,覺得不能不管了,於是割肉出來了。

兩個月的股市經歷讓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太有意思了,拿點資金玩玩,既成為生活的調劑,做好了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

接著我又買了代碼為600018的股票和其他幾隻,看基本面都不錯,可是6月以後又縮水了……看著大盤上的紅線、綠線因為誰誰的一句話,發瘋一樣降落、升起,我覺得這是不守信用的遊戲。原來以為只要認真地投資經營好的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得到回報,現在感到困惑了:在中國股市還找得到信任嗎?找不到信任,怎麼可以長捂不放?

——網友乙

由於隱私的原因,恕我把他們的名字隱去,引用他們的留言只是為了我下面分析的方便,可以有案例作為參照,也請兩位留言者允許。

以上是兩個喜歡我博客文章的網友給我的留言,他們的留言暴露了許多所謂的價值投資小股民的共性。但我想要說的是,他們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並沒有遵循價值投資法則。我在給第二位留言者的回覆中寫道:

你想實現價值投資,但你當下最大的問題是你投資的非嚴肅性,比如投資好玩或買入股票的隨意性。你常常在股指很高的時候買入了標的公司的股票,而這正是價值投資法則忌諱的事。

在對第一位留言者的回覆中我是這樣寫的:

我以為你不必為被套牢而煩惱。股市一點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你沒有真正掌握價值投資法則上。根據價值投資法則:第一,你肯定買高了;第二,被套是暫時的。我的資金是在中國股市最低迷的時候投進去的,幾年都沒有任何交易,期間已有分紅、送股、配股,計算複利都很高;第三,如果你在股市最低迷的時候拋掉股票,就形成了難以彌補的虧損;第四,你的所有股票都很棒,都是未來的大牛股,尤其不要小看復星醫藥,它好像還沒有過像樣的行情。結論是:堅持長捂,直到長牛市走完為止。

我知道很多人都自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但他們又無法遵循價值投資法則,更可笑的是,他們甚至從來沒有看過一本像樣的關於價值投資的書,也不了解價值投資法則,難怪在他們虧損的時候,動輒就把價值投資法則數落一遍,把自己虧損原因全推到價值投資法則上。那麼,什麼是價值投資法則,其精髓又是什麼?

價值投資法則其實一點兒也不神秘。投資者不需要通過電腦指令或計量經濟模型就能運用自如,也不需要具備工商企業管理學歷就能掌握其精髓,這裡需要的只是良好的性格和心態。買進兩三隻長期獲利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績優股,然後耐心地持有5年、10年甚至20年,再去關注它們。20年後,你看到的將是漲幅驚人的獲利股。

以下是我整理出來的價值投資的七大原則,以饗想要成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的讀者。你是否是價值投資者,衡量的標準就是這些原則。

逢低買入就如同消費者低價買進商品。在消費觀念上,一切耐用和非耐用消費品,只要價格下降,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為商品變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了。在超市裡,只要宣傳今天某種(些)商品降價促銷,作為顧客的你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去買一些。如果你喜歡吃的速食麵降價,或孩子喜歡吃的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快餐店有特價品供應,你很可能會臨時改變煮米飯的想法,而在超市裡買幾箱速食麵回來以備不時之需,或帶著孩子一起去快餐店飽餐一頓。人們喜歡這麼做,就是因為有一種渴望價值在起作用。消費者還有一個消費原則是,一旦某種商品的價格低於自我設定的公平價值,就會購買。比如,人們可能排斥24袋包裝、標價為30元的整箱蒙牛牛奶,然而一旦價格大幅降至20元,他們很快會在心中衡量出這一價格已進入自己所認定的價值區間,因而會踴躍購買。這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市場搶購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了。

但現實的股市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處有悖消費的基本原則的地方了。在那裡,追漲殺跌現象盛行,投資者都相信,股票價格上漲時要跟進,價格下跌時要拋出。媒體和市場分析師則更是給投資者「害怕跟不上」的心態推波助瀾,他們要讓投資者相信,如果現在不買進股票,價格只會越漲越高,以至於錯失了該波段上漲的良機。

價值投資法則是股市中的唯一異類,它倡導的是逢低買進股票。這一投資法則和我們上述講的消費原則其實並無二致。不論是購買超市裡的商品,還是投資資本市場的黃金、外匯、債券和股票,都應該儘可能地低價買進,使每一塊錢的投資價值最大化。當然,合理評估消費品的價值是一件困難的事,市場上沒有幾個顧客能計算出一瓶潘婷洗髮水或一輛Polo汽車的真正價值。因為這些商品除了有形的價值外,還有無形的價值。然而,評估一隻股票的價值就相對容易多了,因為它的價值是可以準確計算出來的。只要使用的計算工具得當,信息透明,投資者就可以計算出一家公司的真正價值,這就使得投資者在逢低買入時要比消費者購買一件商品時判斷的準確性更高。而且股價隨時都在變化,投資者有更多低價買入的機會。如果某公司股票的每股價值只有10元,而現在的股價卻在15元的高價位上,那就根本不值得投資者理會。除非股價跌至每股5~7元,甚至更低,投資者再開始波段買入。價值投資者深信,股價被市場低估的情形只是暫時的,總會有結束的時候;市場早晚也會發現這種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從而把股價提高到一個合理的價位。逢低買入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增加潛在利潤。未來獲利與否,取決於買進股票而不是賣出股票的時機,賣出只是完成整個買賣的過程,並證實你先前的研究以及隨後買進股票的決定正確與否。

投資者要面對的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評估購進資產的時機和價格是否最為恰當。由於大多數股票投資者都沒有一套完整的評估資產的方法,他們也很少會在購買股票之前去評估公司的價值。他們買賣股票的決策完全依賴於K線圖和技術指標,有的則是看報紙介紹或聽電視財經頻道里某位分析師的推薦。還有一些人買股票是由於看到公司股票分紅、股利提高或股價在過去一兩周內創出新高而衝動購進。更離奇的是,還有不少投資者是有一天走在路上無意間聽到兩個人在說某隻股票要大漲而買進的。令人頗為不解的是,很多投資者花在購物和整理房間上的時間都要比購買股票的決策時間長,殊不知後者的重要性遠比前者大得多,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投資者做功課的時間卻如此之短。

投資若要成功,就必須先做好功課。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世紀以來所有投資大師沒有一個是靠技術圖表和憑空臆測來累積財富的。可以說,他們今天的成就,主要歸功於他們在投資前的分析研究工作。在持有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他們必然會去了解有關這家公司的運營和財務狀況,包括其經營的環境、公司潛力,再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出是否要買進股票的可行性計畫。不這樣做就盲目投資,其結果無異於擲骰子。一旦把投機引入整個投資交易過程,儘管買進的股票偶爾也能大賺一筆,但這種獲利只能算是運氣,而不能稱為價值投資的結果。

評估一家公司時,我們的要求可以很嚴格,也可以很寬鬆。據說,巴菲特能在20分鐘內就判斷出他研究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資。他使用的投資方法相當嚴格,平均每100家公司中有99家會在短時間內就被汰出局。但一旦瞄準了幾個潛在的投資機會,巴菲特可能會花上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進行詳細調研,以佐證自己先前的直覺。

現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則已逐漸為世界上大多數成功的投資者所採用。他們會全面評估一家公司,並在買入前就評估好股票價值。這些偉大的投資者不會盲目投資,也不用心理臆測來貿然處理投資問題。買入前先評估公司,至少有以下三個優點:

能使交易保持連貫性、一致性。很少有投資者會在買入股票前就設下嚴格的門檻,因而他們的交易常常會遭受損失。如果不考慮股票的內在價值而貿然買進,投資者很可能遭遇許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