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有必要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向。新華社經濟分析師們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新能源對中國汽車業的影響、未來中國能源消費格局、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趨勢、中國紡織業的前景、文化創意產業的興盛、網路生活的新階段、糧食供求的平衡、資本市場的深化和城市化發展水平等作出全方位預測。從中不難看出,經濟國際化、產業高級化、市場深度化,將貫穿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全過程。①
趨勢1: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未來10年,將是人民幣加快走向國際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比重將超過10%,在國際儲備和外匯交易中的比重將高達15%。到2020年,在美元沒有出現崩潰性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將在4.2元兌換1美元左右,人民幣年均升值約4.5%。
今後10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更多地受到中國經濟和外貿持續較快增長的推動,人民幣加快國際化將推動中國利率和匯率改革的進行、資本市場的擴展、貨幣監管調控水平的提高。
趨勢2:新能源助中國成汽車強國。
在中低端汽車市場上將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眾品牌。到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仍大大落後於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仍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車市場高速增長帶來的能源和環保壓力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很可能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縮小與汽車強國之間差距的一個契機。
中國新車消費市場規模超過美國的時間可能比想像中要快,這一天將在2015年來臨。2020年,中國汽車年產量將超過2000萬輛,比2009年翻一番。屆時中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至少1.85億輛,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汽車出口占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由2010年的7.3%提高到20%左右。
趨勢3:能源消費居世界第一,國內能源產出與需求間差距拉大,能源進口佔總消費比例進一步提高。
未來1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但人均能源消費量仍只有日本和西歐國家的一半,不到美國的1/3,相當於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國國內能源產出與需求間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能源進口佔總消費的比例將從目前3%提高到2020年的20%。
中國能源政策將面臨巨大壓力,國際上要求中國承擔更多減排義務的呼聲將逐漸高漲。國內民眾環保意識也將明顯增強。兩者將共同推進中國能源結構向清潔化轉變,經濟結構向低碳化轉變。
趨勢4:銀行將成為「金融百貨公司」。
銀行槓桿化產品將通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實體經濟投資產生積極影響。未來10年,中國商業銀行將從傳統以「融資中介」為核心向以「財富管理」為核心轉變,零售業務將成為未來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目前對銀行利潤貢獻最大的對公業務佔比將明顯下降。
未來銀行將降低對通過客戶儲蓄來籌集資金的依賴性,金融創新帶來的高槓桿化金融衍生品將大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傳統銀行存貸利差的贏利模式將逐漸讓位於中間業務的贏利模式。
趨勢5:由紡織大國邁向紡織強國。
創新將促使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結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未來10年,中國將由紡織工業大國躍變為強國。在紡織服裝市場整體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家用尤其是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的擴展將尤為引人注目。就纖維消費總量而言,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將「三分天下」。
未來10年,紡織工業在中國國民經濟實現21世紀頭20年發展目標的進程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紡織工業產業規模將保持增勢,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產業結構得以優化升級。預計到2020年,中國纖維加工總量將突破4000萬噸,佔全球總加工量的40%。
趨勢6:文化創意產業迅速崛起。
潛力最大的是文化與其他產業尤其是製造業的深層結合。未來10年,文化創意與傳統產業將快速融合,形成一種新興的經濟發展範式——文化創意經濟。文化和創意元素的融入將提升傳統產業,而傳統產業的產品和服務也將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今後10年將是中國文化消費高度繁榮的10年。傳統文化產業在升級的同時,將加速向其他產業滲透。文化和創意將大規模地作用於旅遊業、製造業甚至農業等,全面催生以傳統文化產業為基礎的文化創意經濟,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趨勢7:網路生活進入物聯網階段。
「物聯網」將引領電子消費進入一個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時代。近來「物聯網」這三個字開始迅速走紅。股市每天一堆所謂的物聯概念股票往漲停板上封,想不紅也不行。
未來10年,「物聯網」這個高科技名詞將由概念逐步走向大規模應用,掀起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它通過感應器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形成普遍連接的互聯網路,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神奇整合。藉助物聯網,人類能夠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全新的網路新體驗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趨勢8:糧食長期處於緊平衡。
良種推廣、化肥應用和提高機械化水平仍然是糧食增產的有效手段。未來10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結構改善,將對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糧食消費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將來自人口總量增加。到2020年,中國人口總數將達到14.1億左右,糧食工業和出口需求在政策調控下有望保持相對穩定,糧食需求的增長將在10%左右,需求剛性較強。
國家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對保障糧食供應至關重要,而科技進步對糧食單產的貢獻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10年中國糧食增產將超過10%。但長遠來看,糧食生產受資源、氣候、技術、市場等因素影響,大幅增產的難度加大,中國糧食中長期仍處於不平衡狀態。
趨勢9:資本市場趨於國際化。
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將提升中國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的份額和地位。未來10年,中國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向市場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基本完成從「新興加轉軌」向成熟市場的過渡,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格局。
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將大大拓展,股票、債券、商品期貨和金融衍生品市場全面發展,市場層次更為豐富,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和作用不斷發展、提升,成為與中國經濟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資本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國際化資本市場。
未來10年,上海將躋身於國際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市場種類比較完備的金融中心,形成包括股票、債券、貨幣、外匯、商品期貨、OTC衍生品、產權交易等在內的金融市場體系。創業板主戰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將給中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中小企業注入生機。
2020年,滬深市場市值將達到80萬億~100萬億元人民幣,較目前翻兩番,上市公司數量有望從目前的1638家增加到5000家。
未來10年,外國企業和投資者將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兩年之內,外國企業很可能有望獲准在國內上市融資。預計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將達15%左右,約為1000家左右,其中世界500強至少有50家;B股市場將有可能與A股合併;同時更多優秀的外國企業可以在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
趨勢10:城市化率將接近六成。
戶籍制度將逐步開放,中小城市將成為吸納農村人口轉移的主力。未來10年,中國城鎮人口將達到8億,城市化率將接近60%,與發達國家普遍的80%的城市化率仍有很大差距。
城市化進程將推動中國農民人均收入的增長。隨著進城務工農民的增加,非農務工收入占農村居民收入的比例目前約為40%,預計未來10年將提高到50%。考慮到相當一部分轉移勞動力已經實現「完全遷移」,其收入增長將劃歸城市部分,因此原有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將比統計中的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