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巨國效應正形成「中國因素」、「中國輻射」和「中國脈動」等持續的巨大影響力,隨著這些影響力的日益擴大,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區位優勢也逐漸確立。我預判,這種區位優勢將在未來10年發揮到極致,即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和亞太經濟中投資、金融、貿易和消費等的引力場、動力源。中國與周邊亞太地區將形成更大的產業鏈,成為世界經濟歷史上最龐大的世界工廠、世界農場、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中樞。
中國當下的區位優勢,是一系列規律起作用的必然結果,根源在於中國的巨國效應。
中樞崛起規律。在一個特定的經濟場內,在一定的經濟時期內,經濟區和貿易區的範圍是一定的。隨著經濟增長與擴張,經濟區、貿易區的終極區域就會生成「增長極」,形成新的貿易中樞,進而成為經濟中心。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環地中海的國際貿易曾造就威尼斯、熱那亞等經濟文化中心;20世紀的東西方貿易促成了美國、日本相繼崛起;今天,環太平洋貿易給中國帶來了崛起的條件。
邊緣遞進規律。在特定時期內,經濟區、貿易區的中心與邊緣是特定的。可是當幾個經濟區碰撞、融合併開始形成更大的經濟區時,原來處在經濟區邊緣的區域會遞進轉化為新經濟區的中心區域,而原處經濟區中心地帶的區域則可能變成新經濟區的邊緣區域。例如,20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南方各省與港澳組成新的華南經濟區時,深圳、珠海、惠州就由邊緣區域的小漁鎮一躍成為新興的經濟中心。再比如,中國沿海地區在大西洋時代曾處於邊緣經濟區域,可是隨著更大的環太平洋經濟區的形成,中國沿海地區開始逐漸轉化為新興的環球貿易中心區域。
周邊協同規律。在地緣政治時代,遠交近攻,相鄰成仇。但在地緣經濟時代卻發生了根本變化,相鄰相親,同行互補,各地區的生存、興衰、進退、榮辱都緊密聯繫在一起了。這種友好的一致性、文化的相似性和經濟的共同性,正促使世界各個地區重新組合。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中國周邊國家正在形成新的和解浪潮,新的經濟夥伴關係正在取代過去的政治敵對關係。當今世界一體化、區域一體化、周邊(雙邊、多邊)一體化,正是這種周邊協同規律的體現。
泛化傳播規律。當新的更大的經濟中心形成之後,它的經濟能量就同時向周邊國家輻射,原先比較落後的邊緣區域會因此獲益,迅速同中心區域一道崛起。比如北美洲的墨西哥、西歐的西班牙、東南亞各國和中國,就是由於地緣經濟的泛化傳播規律而成為新的全球投資熱點的。
總之,20世紀後期至今的中國地緣經濟時代的生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天時地利。在大西洋經濟時代,中國處於邊緣地帶;而今,在新興的亞太經濟時代,中國卻處於中心區域。歷史上中國曾經是一個典型的「中央王國」,到清朝時式微了;而今,在新的地緣經濟時代中國作為新崛起的「中央王國」,又一次被賦予了全新的經濟含義。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一系列舉足輕重的亞太經濟圈正在中國周邊形成。
——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開始運轉;
——安第斯國家共同體部長理事會通過了小地三區的共同對外關稅;
——墨西哥、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三國元首簽署了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條約;
——由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組成的南錐體共同市場決定四國自由貿易區和關稅聯盟即將啟動;
——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的美洲自由貿易區協議定出最後期限;
——在歐洲方面,獨聯體12國決定成立跨國經濟委員會,從而向以經濟合作為中心的一體化邁出了決定性一步;
——歐盟首腦會議就吸收中東歐六國加入歐盟進行了磋商。
在亞洲,次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也掀起了:
——包括東亞、東南亞在內的西太平洋經濟圈,佔全球生產總值的2/3,中國同日本是該經濟圈的兩大支柱;
——南太平洋經濟圈。由中國大西南(雲貴川桂瓊)、粵港澳、東南亞和大洋洲組成,中國、東盟、澳大利亞是南太平洋經濟圈的三大支柱;
——南海經濟圈。以南中國海、海南省為核心,由東盟、中南半島和中國西南、粵港澳組成。在此,中國海南、新加坡和越南將構成三大中心;
——華南經濟圈。主要由廣東、海南、港澳台構成,形成了與美國、歐洲、日本並駕齊驅的四大世界經貿中心之一;
——長三角經濟圈。它以上海為中心,包括江蘇、江西、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還有台灣,江淮海大三角與閩海三角,輻射到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東南亞,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增長中心之一;
——黃海經濟圈。以中國山東、韓國、日本構成黃海大三角,輻射到華北、朝鮮、俄羅斯和蒙古,這是中國與亞太地區潛力最大的經濟區域之一;
——環渤海經濟圈。以中國遼東、山東、東北、京津唐大三角與朝鮮、韓國、日本構成環渤海大三角,包括俄羅斯和蒙古,在西太平洋是另外一個潛在的經濟中心;
——日本海經濟圈。以中國東北、山東與日本、韓國為三大中心,形成環日本海大經濟圈,包括朝鮮、蒙古、俄羅斯,形成以圖們江三角洲為中心的一體化區域經濟;
——環華經濟圈。也叫環中國周邊經濟圈或亞華經濟圈,主要包括中國雲貴川桂與緬甸、泰國、印支三國組成的西南環華經濟圈;中國西藏、青海,與印度、尼泊爾、錫金、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組成的南亞環華經濟圈;中國新疆、內蒙古,與俄羅斯、阿富汗、蒙古、中亞國家組成的中亞環華經濟圈;中國內蒙古、東北,與蒙古、俄羅斯組成的北方環華經濟圈;
——在東南亞,到2010年,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內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成員國已經達到18個。
可喜的是,世界還在不斷分化、重組中,被分化成海洋經濟圈、大河共同體、區域經濟圈、文化共同體、資源經濟圈、宗教共同體、生態經濟圈、語言共同體,像黑海經濟圈、多瑙河共同體、東亞經濟圈、大中華共同體、石油經濟圈、伊斯蘭共同體、馬克經濟圈、拉丁共同體等。而在這一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中,中國處在這一世界格局的極佳位置:它位於歐亞中國板塊與環太平洋盆地的中心,歐亞大陸橋和環太平洋經濟圈的中心,位於世界環球貿易和經濟區域的中樞地帶。中國是唯一由世界三大經濟圈環繞的國家,它們是歐亞大陸橋、亞太經濟圈和環太平洋經濟圈。同時,中國東臨太平洋,西居亞歐,南連印度洋,與日本一衣帶水,與美國隔洋相望,與俄羅斯毗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