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歷史原因,全球國家眾多,大小不等,面積大的有一二千萬平方公里,小的只有幾平方公里;多的有十幾億人,少的只有幾千人。這種國別上的巨大差別常常使國力大小不同:大國再窮,「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體實力不會太差;小國再富,總有不足。科威特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被相對貧窮卻面積較大的伊拉克不費吹灰之力就侵略了。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之所以被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打敗,不僅在於美國是一個富國,而且是個大國,伊拉克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中國在近代史上那樣貧弱,西方列強曾竭盡全力想瓦解中國,把中國徹底變成它們的殖民地,但未能如願,因為中國太大。
發展經濟學認為,大國發展經濟具有一系列小國無法比擬的優勢。大國優勢首先表現為綜合國力。中國由於人口包袱沉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都排名靠後,但從總體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也代表了很強的實力。目前中國綜合國力位居世界前列。到2009年底,中國絕大部分重要的工農業產品產量都躍居世界前列。主要農產品中,穀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茶葉、大豆、甘蔗居第三。主要工業品中鋼、煤、水泥、化肥、電視機產量居世界第一,發電量、棉布、化學纖維居世界第二,糖、原油分列第四、第五,其他產品的位次也明顯靠前了。中國進出口總額在世界貿易排名中已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了2009年的第二位。2006年初中國外匯儲備突破8900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外匯儲備更是高達2.4萬億美元。中國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專職科技人員之多,堪稱發展中國家之最。中國國內市場之大,使得立足於大規模生產方式之上的工業技術不會碰到與市場不相容的難題。所有這些,都成為中國的後發優勢。
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在總量上有著巨大的自然資源:擁有耕地15億畝;在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至少有20多種已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煤的儲量居世界第二,鐵的儲量居世界第三;在生物資源方面,南北地跨近50緯度,有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和赤道帶,植物品種繁多,農副土特產品極其豐富。
作為一個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國家,人均存款數很低,但作為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居民總儲蓄額和國家外匯儲備卻很高這就是一種實力,這種實力是許多富裕小國甚至富裕大國都無法比擬的。現在,新加坡富裕是世界上公認的,同時中國綜合國力要比新加坡大幾百倍也是世界公認的,從資源角度來看,甚至要大幾千倍。中國、印度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基礎上可以發展尖端工業,製造衛星、原子彈,這就是大國效應使然,這在那些小國是無法想像的。
中國市場是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而且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從現在起到2020年,中國將從國際市場進口5萬億美元左右的商品。預計今後10年,中國至少將保持年均增加2500萬台以上電視機,如果加上更新換代的需要,年均銷量有望更大。有專家認為,中國的電視機企業的最佳經濟規模為230萬~240萬台每年,如此計算,僅僅依靠國內市場,中國就能容納20多家左右的電視機生產廠家,使電視機企業的競爭力更強。
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尤其是9億農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必將在21世紀20年代掀起一波新的消費潮,屆時將引領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產業發展周期,批量生產和批量消費時代的序幕也將拉開。
儘管國內外許多專家都指出,按美元匯率計算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大大低估了中國的實際收入水平,然而就是按這種低估水平計算,中國國內市場也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如果考慮到中國正在規劃的許多新興產業,我預判未來中國市場的擴張將無可限量。
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開展,中國正在從一個被動實行自由貿易的國家,成為一個主動實行自由貿易的國家,乃至世界自由貿易的旗手。中國和其他國家近些年來形成的巨大貿易順差,主要是與美國、荷蘭、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貿易順差。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這些競爭力比中國更強的國家,與中國進行貿易還會出現巨大逆差?這種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結為中國的巨國效應。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際上出現了一種貿易理論,叫「新貿易理論」。該理論認為,假定一個國家存在著規模經濟,那麼規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假定有兩個國家,它們資源相同,但國家的經濟規模不同,在自由貿易條件下,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處於優勢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中國貿易順差的原因。
在人口規模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有13億人口,這個效應在貿易上是巨大的。舉例來說,如果中國人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能夠買得起家用電器,家用電器市場的規模應該和人口數量這個重要因素相關性更強。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也是耐用消費品的第一大消費國。對於很多產品來講,從基本生活必需品到消費品,中國都是(或者說現在不是未來也將是)全球第一大市場。
在中國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占就業人口的18%,這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消費群體,這個群體能購買汽車、住宅等高價商品。由這個具有強勁消費能力的人群構成的市場,是中國生產能力不如很多歐美國家但在和這些國家的貿易中卻能夠形成相對優勢的原因。所以,即使中國企業的技術和管理不如很多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但中國企業卻享受了巨大市場的好處。
這個巨國效應是如何增強中國的競爭力的呢?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從公元元年到1870年,中國經濟總量一直名列世界第一。18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比重高達33%。由於存在巨國效應,所以中國是一個有著貿易優勢的國家,這個優勢曾經在過去世界歷史中獨領風騷2000多年。現在,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巨國效應再一次發揮了重要作用。曾記得,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就像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大量使用日本家電。但日本企業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短視,當時這些不可一世的日本企業只看到中國大市場,它們實行高價策略,盡量攫取了當下利益,卻無形中給了中國企業比較大的價格競爭空間。到20世紀90年代末,也就是短短10年間,中國企業已將被日本企業佔領的大部分市場收復,在彩電、冰箱、空調等家電市場上,市場份額更高達60%~90%。由於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中國企業盡享了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同時也獲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中國家電行業的成長與發展是巨國效應的成功例證,類似例子在中國其他行業也存在。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另一重要優勢表現在工業資源方面不必絕對依賴國際貿易。中國遼闊的國土上擁有工業用的主要自然資源,煤炭、石油、非燃料性礦藏也十分豐富。雖然這些資源尚不足以使中國成為資源輸出大國,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供應國內工業發展所需不存在任何問題。當某些品種短缺時,中國可以通過國際貿易進行補充。當國際市場價格適當,國內開發產量尚不充足時,中國可以通過對外貿易進口一些原材料。甚至當國際市場價格低於國內生產成本時,如果外匯充足,中國完全可以在縮減國內產量的同時,大量增加進口。一旦國際環境中出現不利因素,中國又可以憑藉自身的大國優勢和潛在優勢,依靠國內資源遊刃有餘地支持工業增長。僅就這一點來說,資源匱乏的小國除了進口之外,別無選擇。
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依靠巨國效應,集中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156項大型骨幹項目,把新中國的工業技術水準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年。像「一五」期間(1953~1958年)建設156項大型骨幹項目那樣,像當年搞衛星、原子彈那樣,現在中國又集合一個大國所擁有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來探索小國難有作為的外層空間和宇航技術產業群,發展生物技術產業群、超導技術產業群、宇宙技術產業群、電子技術產業群、海洋開發技術產業群、光纖技術產業群、精密材料產業群、核技術產業群,從而使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牢牢掌握了21世紀一些關鍵性技術的主動權。
中國經濟的巨國效應還表現在它的高速增長期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長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出現過「經濟高速增長期」。這一時期通常為10~15年,在這一周期里經濟年均增速在10%左右。我們可以以日本、巴西和過去曾轟動一時的亞洲「四小龍」作為例子來說明。巴西高速增長期持續了十幾年的時間,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成了這類周期增長模式的特例,高速增長期長達30年左右,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才出現了嚴重衰退,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