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中國一直是一個人口大國。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人口總量是5.4億。在「人多好辦事」思想的引導下,中國的人口增長迅速,到1969年,人口就已經超過8億。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中國開始把計畫生育提上日程。不過,這時的計畫生育政策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1982年,中國將計畫生育正式定為「基本國策」。有專家測算,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計畫生育政策至今,中國至少少出生3億人口。但曾經推行的人口政策最形成的當今13億多人口的現實則不容諱言。
從人口波動情況看,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大致經歷了3次人口轉變:第一次生育高峰發生在1950~1957年。這段時期平均生育率高達35.56%,約有94%的婦女生育3個孩子,近半數的婦女生育6個孩子。這個階段的人口基數比現在小,但平均每年出生的人數仍高達2088.5萬人;第二次生育高峰發生在1962~1971年,持續時間長達10年。這個時期的平均出生率仍處於較高水平,高達32.32%,每年的出生率都達到30%以上,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數高達2795.2萬人,比第一次生育高峰期的平均數高出了700多萬人;第三次生育高峰發生在1981~1990年。這個時期雖然實行了嚴格的計畫生育政策,但出生率仍相對高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以來的出生率。這段時期出生率的平均值為21.34%,比第二次生育高峰期的平均值下降了34%左右。到第三次生育高峰結束後,中國人口規模又上了一個台階,達到11.4億人。
對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是經濟增長目標,還是經濟增長方式,都必須符合人口發展的規律與特點。消費、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人口因素對這兩方面都有直接影響。
首先,人口對消費起著主導與決定作用。人口規模和收入水平決定了消費規模和消費能力。與建國初期相比,中國人口規模和收入水平都有很大增長,現在的人口規模差不多相當於那時的3倍,人均收入水平更是提高了100多倍。1949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只有100多元人民幣,1980年大約為460元,到2009年已經達到23000元人民幣。相應地,消費規模和消費能力也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不僅如此,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建國初期,中國的恩格爾係數達到80%,農村地區更是高達90%。換句話說,那個時期人們的收入主要花在填飽肚子上。到了2009年,中國農村的恩格爾係數下降到45.5%,城鎮的恩格爾係數大約只有36.7%。與此同時,居民用在其他商品和服務方面的消費支出大大增加。
其次,人口的生育周期對消費結構、投資結構形成周期性衝擊。正如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中國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目前正好處在21~49歲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人,在人的生命周期中,無論是收入水平還是消費能力,都是最強的。這也是導致當前房地產熱、汽車熱、教育熱、旅遊熱、醫療保健熱等的重要人口基礎。
再次,國民的儲蓄行為也會影響投資行為。從經濟學角度看,儲蓄和投資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由於中國人傳統的儲蓄觀念根深蒂固和社會保障體制的缺失,導致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用儲蓄進行投資的缺口始終存在。這意味著在資金緊缺的中國,還有相當部分的儲蓄沒能被有效利用,大量儲蓄資金在金融機構休眠,使得中國資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大規模儲蓄成為潛在的「投資衝動」的一大誘因。
那麼,人口轉變又是怎樣通過對消費制度變遷的作用來影響經濟增長的呢?首先,人口轉變為經濟增長帶來了潛在的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指的是勞動力充裕進而出現了勞動力廉價、僱工便宜的現象。正是因為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造成了之後幾十年充足的勞動力資源,這使中國可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因為人口多,勞動力價格、工資價格就降下來,從而使中國的勞動力、中國的產品在整個國際市場顯得相對廉價。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整個東亞經濟高速增長中,中國的人口紅利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25%~34%,而在「東亞奇蹟」時期(1974~1996年),更是高達34%~50%。
經濟史學家利用歐洲和北美17個國家1870~1913年的經濟增長率和人口結構數據進行分析也得出結論:美洲新大陸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比舊大陸高出0.47個百分點,這90%以上可歸結為新大陸人口結構方面的優勢,即通過具有年齡選擇特點的大規模人口遷移相對提高了人口結構的生產力。
人口轉變通過高儲蓄率、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和低撫養比,使得中國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享受人口紅利。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總撫養比下降對中國儲蓄率提高的貢獻率約為5%左右,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5%以上。
第二,人口轉變通過人口增長、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影響經濟規模、最終消費和勞動生產率,進而影響消費率。一般來說,人口規模大、消費水平高、增長速度快,會提高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消費率。
我們預判,未來10~15年,在老齡化社會到來之前,是中國經濟充分享受人口紅利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預計還很大。因為中國勞動力眾多,每年新增人口就高達1200萬以上。2009年發布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指出,大規模的勞動力流動現象在未來20年內將持續存在。按人口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測算,今後20年將有3億農村人口陸續轉為城鎮人口。這表明,城鄉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從人口結構特徵看,中國勞動人口的規模龐大,勞動力資源充足。16~64歲的人,2016年將達到9.9億的峰值,2050年為8.7億,比2000年還多2800萬,高於目前發達國家勞動人口的總和。從市場容量看,中國人口總量大,人均收入仍處於較快增長階段,內需潛力巨大,這必將成為較長時期拉動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強大動力。
無論是新增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轉為城鎮人口後還是勞動人口,他們都需要吃、穿、交通、結婚、住,還要養老。在這個歷史時期,中國作為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發展中國家,將有一個相當長的工業化發展過程。除了工業化必需的硬體設施(包括道路、交通、公用設施、房屋等),中國還將經歷一個在粗放型發展模式基礎之上的集約化過程,然後慢慢變成一個成熟的工業化國家。這個工業化的過程,就是中國繼續享受人口紅利的過程,勞動力也將在這一過程中找到用武之地。因此,在宏觀政策上,也是消費升級、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最有利時機。我預估,2015~2020年,人口轉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高達34%左右,達到峰值。之後,直到2030年,中國的人口紅利仍然可觀,只不過這個人口紅利在2015年之前是累進的,而2015~2030年的貢獻率是逐步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