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尋找大牛市:十字路口的迷思與戰略機遇 「十二五」規劃:中國經濟發展的制度推手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0年10月15~18日在北京召開。這是一次重要的承上啟下的會議。中國領導人打算利用下一個5年的大規模經濟和社會規劃,使中國走向更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下一個5年規劃里不再像以往強調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目標,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更優質、更環保、可能也較為緩慢的增長上。

201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正式頒布。至此,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已經用文件的形式作了制度性安排。

「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是基於「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的完成情況制訂的。過去的5年是中國不平凡的5年。「十一五」規劃期間,中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上海世界博覽會等重大活動,重視民生、以人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建設和諧社會的階段性成果。

在經濟增長和提高人均實際收入水平方面,「十一五」規劃的目標全面落實,包括教育、醫療等在內的公共服務領域取得進展,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在已公布的22個主要定量指標中,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等15個指標超額完成或提前完成。

儘管「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果,但制約經濟平穩運行的矛盾和問題仍然不少。在一些領域,改革進展依然緩慢,改革任務十分艱巨。因此,要求「十二五」時期必須冷靜觀察,科學判斷,未雨綢繆,把握時機。例如,經濟增長模式仍沒有扭轉,甚至有所扭曲,市場化改革的進程緩慢。主要表現為結構性問題突出,投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尤其在金融危機時期,以投資為重點的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成為保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客觀上導致發展對改革的依賴程度下降,通過制度變革促發展的空間在壓縮,包括投資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結構性問題沒有明顯改善。總之,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其根本原因在於地方政府主導經濟增長方式,例如,以追求經濟總量為目標,以擴大投資規模為主要途徑,以土地批租和發展重化工業項目為主要特點,以行政干預和行政推動為主要手段等。在內外發展條件急劇變化的背景下,「十二五」規劃的發展方式轉型與變革的任務更加艱巨。

在部分領域改革取得突破的同時,一些涉及多部門的綜合性改革成效卻不大。例如,壟斷行業改革滯後,財稅體制改革未能如期啟動,積弊日增。此外,行政體制改革滯後,尚未有大的突破。大部門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還處於職能調整的階段,中央與地方關係仍未理順,創新體制的運行效率未有明顯的提高。

為此,作為新的起點,「十二五」規劃將定調新的國家方略。未來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十二五」規劃將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將發達國家歷時一兩個世紀的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過程在「十二五期間」全部實現,從而形成與發達國家迥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十二五」規劃的制訂和實施,要求必須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

從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十二五」期間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後程」,是承上制訂「十二五」規劃啟下解決關鍵性問題、作出決定性貢獻的重要時段。由此,「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性凸顯出來了。

「十二五」規劃強調,必須正視當前中國發展模式還有較大缺陷這一現實。比如,在對待人的發展問題上中國還屬於低端人本階段,工業化方面還是一個創新小國,城市化方面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突出,國際化方面對外出口依賴度過大,體制支撐方面一些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改革仍然滯後,比較優勢方面勞動力成本優勢漸失。這些現實國情,都在提醒中國要認清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在增強機遇意識的同時,特別注意增強憂患意識。

「十二五」規劃的主基調是「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入手,在健全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創新公共服務體制等方面,提出了重大的改革任務。

「十二五」規劃將為中國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奠定體制礎。未來幾年,中國發展轉型的基本方略將圍繞「人本、綠色、創新、協調」的主線,推進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和諧化、生態文明化,以及價值觀的先進化和多元化。

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十二五」規劃首次將「擴大內需」單獨提出,表明中國政府將「擴大內需」戰略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著眼於消費、投資與出口平衡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更著眼於讓更多民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十二五」規劃共分12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題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中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

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與消費被稱為「內需」。長期以來,消費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短板」,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左右,2008年該比重僅為48.59%。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投資所佔的比重。近5年的數據顯示,僅固定資產投資一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就接近50%。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指出,「擴大內需」的單獨提出充分表明,中國已將其完全納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戰略性經濟結構調整的軌道。

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節能減排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正如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向國務院提出的研究報告(以下簡稱「中咨報告」)所指出的,中國產業正處在由「快速壯大」向「發展」邁進的戰略轉型期。未來5年,中國將努力構建「融合、創新、綠色、開放、安全」的產業體系,以實現產業真正壯大。因此,未來5年是中國產業發展突破資源環境制約、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

如何選擇產業發展戰略與對策,將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關於「十二五」期間投資規模與重點研究課題的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全球各國都處於危機後的再平衡期,歐美政府普遍「重啟工業化」。在過去的20多年間,這些國家的工業產出佔全球份額下降,使其決心扭轉這一趨勢,這無疑將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對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水平上升趨勢的抑制。與此同時,中國的工業產出比重已達到極限,工業化質量的提升之路還很漫長。如果再加上國際社會以匯率調整和氣候變化為名,對中國經濟發展提出更苛刻的要求,那麼「十二五」期間,中國產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將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國際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各種結構性、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凸顯,使中國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產業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為此,「十二五」期間,中國產業戰略轉型方向要明確,而這個方向可以概括為「融合、創新、綠色、開放、安全」。顯然,中國未來的產業發展已顯現出非常明顯的交叉與融合的特徵,「十二五」規劃將中國的重要產業領域劃分為基礎工業、裝備製造業、交通、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產業與農業六大領域,並提出在這六大領域的發展中需著重自主創新、節能環保,與此同時,改變過去重點在國內布局的思路,而應站在全球資源的角度布局,保障產業安全。

中國已成為碳排放大國,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減排壓力巨大,未來許多「兩高一資」產業將面臨生存困境。事實上,無論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環境下,還是中國本國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局限性,綠色發展都是無法迴避的挑戰。過去30多年的發展,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過度開採利用,使中國能源資源開發逼近極限,同時,也導致水資源、耕地、草地等主要農業資源呈現日益減少的趨勢,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約。與此同時,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