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在經受了長期艱難困苦後,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施宏偉的、持續的和富有遠見的「強國富民」戰略,並顯示出趕超世界強國的勃勃雄心。1979年以來的30多年裡,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到9.3%,這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的3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經濟高增長使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國家實力獲得極大提高:198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4517億元人民幣,1990年增加到1.8558萬億元人民幣,2000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8.9萬億元人民幣)。2006年7月4日,世界銀行公布了2005年全球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排名情況,中國以2.229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趕超義大利和法國,並略微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2007年7月中旬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以超過預期的速度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強國。2010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3.535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7%,趕超日本只是時間問題。2011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9年增長10.3%。按照年末人民幣匯率計算(1美元兌換人民幣6.6227元),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60094億美元,日本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達5.4萬億~5.5萬億美元。至此,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
30多年前,中國、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蘭、澳大利亞等的經濟總量大體相當,如今中國的經濟總量分別是它們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30多年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總量的1.87%,如今佔3.28%;30多年前中國只佔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45%,如今已上升到11.38%;30多年的時間,世界生產總值增長1.8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則奇蹟般地增長了3.9倍!
自從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崛起為世界一流強國以來,還沒有哪個非西方國家能像崛起的中國這樣,對世界經濟秩序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在向世界強國地位挺進的過程中,中國擁有諸多優勢:過去30多年來約9.8%的平均經濟增長率、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亞洲最大的外資吸收國、似乎永不枯竭的廉價勞動力以及現代化的軍隊。顯然,中國已從3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獲得了巨大好處。我們有理由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前進的步伐不會慢下來。最晚再有20年的時間,到203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保守地講,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儘管如此,越來越多的中外有識之士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表示了擔憂。
「中國經濟現在的問題是,高速增長還能持續多長時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帕多安表示,中國經濟發展不可能總依靠公共建設投資來拉動。中國需要再平衡需求,需要進一步刺激居民消費需求。
在經合組織主任研究員、中國與印度問題專家理查德·赫德看來,中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巨大影響力來自龐大的人口規模,而不是科技水平和人民的收入水平,中國內需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進程所帶動的巨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家庭消費需求。
法國經濟學家迪亞娜·奧什海什說,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在很多方面尚需努力,尤其是在技術創新領域。在她看來,中國希望通過對外開放的捷徑來提升科技實力,但不一定能掌握核心技術,因為跨國公司非常謹慎,極力保護核心技術和機密。奧什海什認為,創新是文化積澱的結果,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中國還不具備成為「世界新興實驗室的條件」。
在擔憂中國未來發展的言論里,美國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2006年撰寫的《中國將經歷一次嚴重的經濟蕭條》的文章中的觀點可以說極具代表性且中肯。他語出驚人:「中國將經歷一次嚴重的經濟蕭條,就像當年英國和美國一樣。中國只有在經歷過經濟蕭條後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沒有什麼事情是一路向前的。19世紀的美國經歷了15次經濟危機和一次內戰,1907年美國經濟幾乎癱瘓,但現在美國還是最強大的。日本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但也沒辦法避免成長中的倒退。1966年,日本金融體系崩潰,但沒有阻止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在其論著《蕭條經濟學的回歸》中不無擔憂地指出,在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經歷過一次毀滅性崩潰之後,中國是不是下一個即將崩塌的神話?
中國在投資、出口和消費方面都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問題,面對更高的薪水要求、更高的技術要求、更多的貿易壁壘、更多的匯率問題、更高的能源消耗、更大的貧富差距、更高的房價和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未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如何實現?聯繫到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能否延續過去30多年來創造的經濟奇蹟?對這個問題,中國多次表示了信心。央行於2008年末短期內數度降息、國務院暫免利息稅政策出台、4萬億人民幣對擴大內需及振興工業的拉動計畫、九大產業振興規劃等,無一不顯示出中國對捍衛和延續這一奇蹟的強大決心。
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2008年末中國不失時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判斷: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沒有變,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
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判斷怎樣理解?中國經濟今後的發展趨勢又如何?中央作出這個判斷固然有鼓舞信心的意味在裡邊,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判斷是基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並沒有因國際金融危機而改變的事實。那麼,什麼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呢?只有先弄明白這個問題,才能說清楚是變了還是沒變。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加以理解:
第一,從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來看,中國目前還處於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行列,還是一個發展中大國,這意味著中國還有巨大的「追趕」空間。
第二,儘管中國30多年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與漫長的「填空」階段。填什麼空?城市化、工業化乃至新農村建設進程方興未艾,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需要建設的空間還很大。
第三,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對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期望與需求在提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對經濟發展既是強大的壓力,也是強大的動力。
結論是:只要中國經濟「追趕」的態勢沒有改變,「填空」的空間沒有改變,「需求」的剛性沒有改變,那麼,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也就不會從根本上改變。
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不能僅僅依據幾個數據,短期的經濟指數下行也無法說明中國經濟未來的長期趨勢。那麼,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主線又是什麼,動力來自哪裡?從一般的國際經驗來看,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動力是結構轉型,而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動力仍然非常強勁:
就業不充分。城鄉二元矛盾的表現之一就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從農業向效率更高的工業、服務業轉移,充沛的勞動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消費結構升級、經濟結構轉型的願望強烈。過去幾十年人民群眾吃穿用等物質生活的改善,直接帶動食品、紡織、家電等行業的發展,進而帶動與之相關的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等行業的發展。未來,中國消費結構面臨著吃穿住用行等的升級,房地產、汽車行業的產業鏈更長,帶動力也更強大。
總之,經濟發展階段的相對差距、人民群眾生活改善的相對空間,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
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指出,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不會因為這場金融危機而發生逆轉。
在經濟還沒有完全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陰霾的背景下,怎樣理解這一判斷?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具體指什麼?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就說過:「我們希望至少有50~70年的和平時間。」意思是中國需要長期的和平環境搞建設。同時,「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這不是個別國家的需求或願望,而是客觀要求。到了新世紀,不打仗的觀念,進一步發展成為和平、發展、合作的世界性觀念。所以,戰略機遇期首先是國際和平環境形成的時期。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程表明,戰略機遇期不僅關乎國際環境,國內的穩定也至關重要。
面對近些年來世界經濟出現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一般來說,關於「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有三條依據:第一,在這段時間內沒有爆發世界大戰,我們有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來推動經濟發展;第二,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