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任正非經典文集選 北國之春

這篇《北國之春》寫作於2001年4月,是任正非「冬天」去日本,尋求創業之道的範文。漫長而寒冷的冬天消磨人的鬥志,一篇《北國之春》告訴人們冬天馬上就要過去,春天還會遠嗎?它激起了人們創業的熱情,使處於迷茫中的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櫻花盛開春光明媚的時節,我們踏上了日本的國土。此次東瀛之行,我們不是來感受異國春天的氣息,欣賞漫山遍野的櫻花,而是為了來學習度過冬天的經驗。

一踏上日本國土,給我的第一印象還是與十年前一樣寧靜、祥和、清潔、富裕與舒適。從偏遠的農村,到繁華的大城市,街道還是那樣整潔,所到之處還是那樣井然有序;人還是那樣慈祥、和善、彬彬有禮,腳步還是那樣匆匆;從拉麵店的服務員,到鄉村小旅館的老太太,從大公司的上班族,到……所有人都這麼平和、樂觀和敬業,他們是如此地珍惜自己的工作,如此地珍惜為他人服務的機會,工作似乎是他們最高的享受,沒有任何躁動、不滿與怨氣。在我看來,日本仍然是十年前的日本,日本人還是十年前的日本人。

但誰能想到,這十年間日本經受了戰後最嚴寒和最漫長的冬天。正因為現在的所見所聞,是建立在這麼長時間的低增長時期的基礎上的,這使我感受尤深。日本絕大多數企業,近八年沒有增加過工資,但社會治安仍然比北歐還好,真是讓人讚歎。日本一旦重新起飛,這樣的基礎一定能讓它一飛衝天。華為若連續遭遇兩個冬天,就不知道華為人是否還會平靜,沉著應對、克服困難、期盼春天。

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初起,連續十年低增長、零增長、負增長……這個冬天太長了。日本企業是如何度過來的,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有些什麼經驗,能給我們什麼啟示?這是我們赴日訪問的目的所在。

華為經歷了十年高速發展,能不能長期持續發展,會不會遭遇低增長,甚至是長時間的低增長;企業的結構與管理上存在什麼問題;員工在和平時期快速晉陞,能否經受得起冬天的嚴寒;快速發展中的現金流會不會中斷,如在江河凝固時,有涓涓細流,不致使企業處於完全停滯……這些都是企業領導人應預先研究的。

華為總會有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我們該如何應對華為的冬天?這是我們在日本時思索和討論的話題。

在一個偏僻鄉村的小酒屋,巧遇一群旅遊的日本退休老人,他們為我們熱情地演唱了《拉網小調》,我們也情不自禁地與他們同唱北海道民歌《北國之春》。

他們那樣樂觀、熱情、無憂無慮,感染了我。相比之下,我感到中國老人有操不完的心,心事重重,活得很累。我們父輩們沉重的心情讓他們至死也沒有輕鬆過。

我曾數百次聽過《北國之春》,每一次都熱淚盈眶,都為其樸實無華的歌詞所震撼。《北國之春》原作者的創作之意是歌頌創業者和奮鬥者的,而不是當今青年人誤認為的一首情歌。

當一個青年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去為事業奮鬥,唯有媽媽無時無刻不在關懷他,以至城裡不知季節已變換,在春天已經來臨時,還給他郵來棉衣御嚴冬。而我再沒有媽媽會給我寄來折耳根(魚腥草)、山野菜、臘腸了,這一切只能長存於永恆的記憶。兒行千里母擔憂,天下父母都一樣,擔憂著兒女。我寫了《我的父親母親》一文,日本朋友也譯成了日文、英文讓員工傳閱,他們誤認為我是孝子。我是因為沒有盡到照顧父母的責任,精神才如此內疚與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實際上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

一個人離開家奮鬥是為了獲得美好的生活,愛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愛情就像獨木橋一樣,人家過了,你就不能過。離家已經五年,在殘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時候,面對自橫的獨木橋,真不知別人是否已經過去,心愛的姑娘可安在。那種惆悵,那種失落,那種迷茫,成功了又能怎麼樣?

棣棠叢叢,朝霧蒙蒙,靜靜的水車,小屋,與陣陣無憂無慮的兒歌聲相伴的是父兄的沉默寡言。我們多數人能去讀大學,都是父兄默默獻出自己的結果。他們含辛茹苦的,一點一點地勞動積攢,來供應遠在他鄉孤立無助的遊子,他們自身反而沒有文化。他們用自己堅硬的脊樑,為我們搭起了人生和事業的第一個台階。

但願他們別太苦了自己了,愁時相對無言也沽兩杯薄酒。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他們,千萬不要嫌棄他們,千萬不要忘記報答他們。

由此我想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來自親人的無私奉獻,我們生活、工作和事業的原動力,首先來自媽媽禦寒的冬衣,來自沉默寡言的父兄,故鄉的水車、小屋、獨木橋,還有曾經愛過你但已分別的姑娘……

《北國之春》是日本人民奮鬥的一個縮寫。

我親自領悟過日本人民的勤奮,沒有他們這種精神,很難用二三十年時間,就從二戰的廢墟中崛起。日本民族善於精工,在產品經濟時代大放過光芒,讓全世界人民對日本人民刮目相看。我也領教了他們在困難時期戰勝蕭條的忍耐與樂觀精神。

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狹小,而且大多數是高山,日本民族因而養成了善於把「長大厚重」的東西,做成「短小薄輕」,長期養成了精工的習慣。小小的花園是那樣的美輪美奐,小小的街道是那樣的整齊、精美,以至任何一個角落都讓人舒適愜意。小小的但功能強大的相機,曾經風馳電掣般席捲世界市場的家用電器,一個無煤炭、鐵礦、石油的國家,生產的優質汽車遍布全球。日本人民的勤勞,與德國民族的執著,在機電產品產業時代,震撼了世界。他們無怨無悔、勤奮努力、不斷奉獻的精神,創建了日本的繁榮。

日本目前雖然遇到了困難,但其國民的忍耐、樂觀、勤奮和奮鬥的精神未變,信念未變,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未變。天道酬勤,相信日本能夠度過這寒冷的冬天。

二戰後,日本20世紀50年代經濟主要靠軍需訂貨和美國的扶持起步,六七十年代在機電產品製造業上,日本是世界的中心,那時的附加值主要在製造業上。在此基礎上,日本經濟迅速起飛。冷戰結束後,美國迅速將軍工技術轉向民用,促成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由於信息技術進入工業體系,其產業的附加值很快轉移到核心技術研發以及銷售環節,製造業開放成為競爭劇烈而獲利微薄的合同製造,以製造為競爭優勢的日本受到了重創。

在批量生產、批量銷售、物質生產效率甚高的70年代,日本經濟的成長率約為10%;80年代後,以混合創新、知識生產率為中心的環境發生變化,日本企業的體制,並沒有隨之變化,很快便由世界經濟中心滑向利益的邊緣,成長率不大於4%;90年代以後,在以市場經濟全球化、知識價值增值、信息化社會大發展的環境下,日本企業的體制仍然沒有根本改變,一下子被拋到這種經濟圈的外面,成長率約為2%左右。日本企業曾經大為成功過,但企業不可能靠一種體制實現長期的持續增長。華為曾經成長過的模式就這麼可靠嗎?也值得我們反思。

在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美國視日本與德國為假想敵。他們認真研究了日、德的弱勢。針對日、德的封閉政策,美國實行開放的政策,採取的是引進世界優秀人才到美國工作,引進所有國家的先進技術,炒旺股市,吸引全世界的資金。而且日本是民族相對單一的國家,內部缺少競爭,人民的收入水平較為平均,也抑制了創新。日本雖然早已參加了WTO,但政府的開放,不等於市場的開放,日本人民的愛國情結,使外國企業與產品在日本發展困難,例如媒體前些年廣為宣傳的日本人民出國多乘日航班機(當然日航服務好是一個原因),甚至出國旅遊也帶著日本的大米和醬油。因此,外國企業在日本的發展不足以激活日本的內部競爭。只有激烈的競爭才會促使創新,日本在創新上是不足的,使原有的優勢不能持續下來。

現階段使日本製造業走入困境的是創新不足,真正拖累日本經濟是由於日本房地產業的大量壞賬。日本在經濟騰飛的年代,田中角榮提出了日本列島改造計畫,由於當時日本企業與人民都很有錢,島國的土地資源又少,一下子地價暴漲,房產暴漲,連續幾十年的興旺,地產歷年投入不低於幾百兆億日元。當金融危機到來時,加上製造創新乏力、收益銳減,一下子地產就大幅跌價,使擁有地產的公司,許多成為了負資產,債務累累。這些地方公司的錢主要來自銀行,銀行也有被拖垮的危險。不去掉這些不良債務、企業就翻不過身來。當然,日本當時若乘著經濟繁榮的時機,實行多元化、大量引進人才、振興教育、破除平均主義、促進內部競爭、把凝聚力耗散掉、激發出新的能量、使製造的雄風依舊、地產再實行逐步收縮的方式,經濟也不一定會垮下來。

與日本國情顧問竹內倫樹教授的交流,對我啟發很深。日本不乏有識之士,他們真正理解日本的國情,清楚日本的病症所在,也明白日本走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