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管理智慧:「任氏管理法」 「中西合璧」的企業管理理念

美籍華人學者成中英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是「心」文化,美國是「腦」文化,管理是外在的倫理,倫理是內在的管理。如果中國企業家來一個「中西合璧」,即西方的管理與中國的智慧完美結合,中國企業會更加優秀。

業界人士常說:任正非更像是一個西方企業家,只不過對中國智慧有更深的了解。任正非的管理很有特色,在華為既能看到中國傳統智慧的痕迹,又能看到西方先進的管理方式。這種中西合璧的管理理念,既照顧到中國市場的特殊要求,又適應了國際市場的需求,「一箭雙鵰」,為華為凱歌高奏打下了基礎。

《左傳》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歐陽修作《伶官傳序》言:「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大凡成功的企業,管理者都有很強的憂患意識。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比爾·蓋茨談微軟的成功之道:「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張瑞敏說:「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柳傳志談聯想說:「我們一直在設立一個機制,好讓我們的經營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對手的機會就來了。」

20世紀80年代,通信產業在全球方興未艾。對中國等後發展的國家來說,要進入這一領域,絕非易事。從選擇進入通信行業那天起,任正非就一直戰戰兢兢。

1998年10月26日,中國宣布將加入信息技術協定,這就暗示著中國政府不再為本土電信企業提供「護身符」,要想生存就必須憑藉自己的實力去打拚了。此時,中國電子工業企業100強的總合,也只及IBM的1/5。這場「暴風雨」的殺傷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種情況下,任正非懷著焦灼的心情說:「(中國電信工業的)幼苗還能否長直,不能不令我擔憂,就像孩子要與狼搏鬥,沒有母親的幫助一樣。」此後,他積極準備,瞄準國際先進技術,開始艱難的攻關。

2001年,任正非提前預測到了中國電信業的「冬天」,他告誡華為人:「在當前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看到可能會出現的危機。」果然,「冬天」冷得出奇,幸虧他早已備好「棉衣」,才使華為人「暖和過冬」。

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中意味深長地說:「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我們有許多員工盲目地在自豪,他們就像井底之蛙一樣,看到我們在局部產品偶然領先西方公司,就認為我們公司已是世界水平了。他們並不知道世界著名公司的內涵,也不知道世界發展的走勢,以及別人不願公布的潛在成就。」

任正非對每個員工都灌輸一種危機感:在高科技行業要麼成為領先者,要麼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正是如此,華為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在華為人中廣泛流傳:一隻山豬正在大樹旁勤奮地磨著獠牙,狐狸看見了,驚奇地問:「現在又沒有獵人追殺你,為什麼要磨牙,何不躺下來好好休息?」山豬答道:「真要等到獵人追殺我時,我再磨牙恐怕就來不及了!」

還有一則關於美國漁民的故事也在華為員工中流傳:美國某地的漁民,以前日子過得很愜意,有裝備好的大船,人們收入不錯,沒有市場競爭,他們過著懶洋洋的生活。後來越南漁民很羨慕,也來這裡捕魚。初期的越南漁民,設備簡陋,產量低,但他們不舍晝夜,幾年來他們添置了新的大船,仍然辛勤工作,結果美國漁民被徹底淘汰出市場。

這兩則故事教育華為人,時時刻刻都要有深重的憂患意識!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提出「發展就是硬道理」,在處理國際關係上,提出要「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存發展。

國家如此,企業也如此。盲目地顯示自己,忽略生存之本,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也是立不住腳跟的。萬國證券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萬國證券曾經是中國最大的證券公司,創辦人管金生擁有法國文學、商業、法律三個碩士學位和金融學博士學位。他創立的萬國證券以不斷創新的氣魄,一時名聲大振。在鼎盛時期,管金生是多家世界大銀行和證券公司CEO們的座上賓。但是,好景不長,在1995年2月的「3.27」國債期貨交易中,萬國證券一次性虧損20億元。短短的八分鐘,曾經輝煌的證券帝國就瓦解了。管金生折戟沉沙,從此退出中國證券舞台。這一事件正是喜歡冒險、大膽創新的證券奇才的「傑作」。最後,「朽木已無回春之力」,萬國證券只得落個被併購的命運,這就是今天的申銀萬國證券公司。

萬國證券的悲劇可以說給任正非打了一針「清醒劑」。1997年3月,任正非給正在起草《華為基本法》的專家組成員送去了《頭號證券大王是怎麼垮台的》一文,並親自寫下了「以歷史為鏡」。

面對跨國巨頭的技術壟斷,民營企業發展舉步維艱。市場的壓力,殘酷的競爭,失敗的個案接連不斷……這就猶如在風雨飄搖的大海上駕著一艘小帆船,驚濤駭浪,生死未卜。此情此景,任正非的心一直提到了嗓子眼兒。一個永恆的話題縈繞在心頭:企業要一直活下去,不要死掉。對於任正非來講,長期研究的是如何才能活下去,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

「我們首先得生存下去,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是是否擁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規模,沒有規模就沒有低成本。沒有低成本、沒有高質量,就難以參與競爭,必然衰落。」

任正非自稱,他「沒有遠大的理想,思考的是這兩三年要幹什麼,如何干,才能活下去」。他反覆強調「活下去,永遠是硬道理」。對於任正非處世的低調,或許有了一個初步的答案,華為追求的不是顯赫一時的名聲,而是長久的生存發展。他對華為的員工說:「我同你們在座的人一樣,一旦華為破產,我們都一無所有。所有的增值都必須在持續生存中才能產生。」

2001年春天,任正非到日本「取經」。期間,他與日本國情顧問竹內倫樹聊起日本的企業和政府。竹內倫樹提到「死亡曲線」理論,即任何企業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可能就會衰落,這是企業本身的生命周期,誰將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延續下去,誰就將面臨死亡。

華為積極拓展生存之路,引進西方先進的管理模式,瞄準業界最佳。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有強大的競爭力,進而在競爭中取得主動。這也是華為得以生存的理由和生存的價值。

其實,任正非的成長經歷也使他認識到了生存的首要價值。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趕上「大躍進」和「文革」那樣的特殊年代,父親挨批鬥,全家一直掙扎在飢餓的邊緣,嚴格的食物配給制,使他理解了活下去的道理。從部隊轉業以後,生存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他不適應社會現實,受騙上當,走投無路創建華為,幾口人擠在十幾平方米的簡陋房中,為省錢撿小商販賣剩下的菜葉……這生活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也讓他真正領悟了生存的價值。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創業到世紀之交,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已經到了退休年齡,該退出歷史舞台了。然而,許多民營企業難逃「富不過三代」、企業家生命終結之時即是企業終結之日的歷史宿命,很難實現「百??老字號」。要成為一家「百年老字號」的企業,一兩代人是難以實現的,需要持久的努力;單靠企業家個人智慧,也很難實現傳承,它需要形成一套標準的、可操作的規範,實現價值認同。

任正非說:「華為初期的發展,是靠企業家行為,抓住機會,奮力牽引。」但是隨著華為的迅速壯大,企業的弊端日益暴露,難題也開始出現。要融入國際化的潮流,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最初,讓任正非費心的是如何建立合理公平的評價體系。這主要體現在華為的營銷體系上,日益龐大的營銷隊伍,尾大不掉,管理起來很困難。同時對營銷人員的業績進行有效的評價並及時激勵,也成為問題。

1994年,任正非命令營銷副總裁張建國解決這一問題。於是,張建國牽頭設計了「銷售人員獎勵分配方案」,開創了華為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