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破重圍:上演華為版「書劍恩仇錄」 驚心動魄激戰「獅子王」

走出國門,真可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狼團隊」在國內一舉打敗了幾乎所有的對手,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是任正非並不滿足,帶著他的「狼團隊」漂洋過海,力求開創出一片新天地,這次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在廣袤的草原上,不僅有能拼殺的狼群,還有兇猛無比、性格暴躁的獅子、豹子,為了爭奪食物,它們就難免發生面對面的激烈的血腥搏鬥。華為的崛起,走過的每一步都是「鮮血淋淋」。與高手過招,華為沒有勝券在握的把握,只能邊過招邊學習,領教它們的套路。華為洞察秋毫,快捷的學習能力,很快就能「接招」,並能成功「應招」了。

華為在歐洲可以說是很順利地登陸了,但是對於超級科技大國的美國,華為雖然「覬覦」已久,卻不敢貿然行事。華為,進軍美國可以稱得上「十年磨一劍」。在廣闊的北美大草原上,早就是兇猛無比的「獅子王」的天下了,華為進來簡直就是「虎口奪食」。

在廣袤的北美大草原上,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桀驁不馴的「狼」和咄咄逼人的「獅子」拚死相搏的「驚險劇」。

1993年,華為在美國矽谷建立晶元研究所。1999年,華為在達拉斯開設研究所。2002年6月4日,華為在得克薩斯州成立子公司FutureWei。經過長期的精心準備,華為在美國展開了陣勢。

最初,華為照搬國內套路,打出「低價牌」,然而,它沒有想到這一招數招來了很大麻煩,侵犯了「獅子王」的領地。

華為在海外市場進展順利,2002年,信心十足的華為「雄赳赳,氣昂昂」,大舉進攻美國市場,直逼思科。於是,就埋下了後來衝突的種子。

思科是矽谷的財富之神,互聯網巔峰的化身。路由器、交換機等數據產品,是它最具優勢的領域,它在全球數據通信領域市場佔有率達70%。威力無窮,頗有「獅子王」的力量,它接連戰勝了三代競爭對手:第一代是3;第二代是康柏、惠普、DEC;第三代是電信巨人朗訊、西門子、北電、阿爾卡特等。

2002年6月,美國亞特蘭大舉行電信設備展,華為產品在美國市場首次正式亮相。華為展示的產品,其性能與思科產品相當,但價格卻低了20%~50%。在這次展會上,思科CEO錢伯斯悄悄地光顧了華為展台,駐足時間不長,隨即匆匆離去。

此次展覽結束後,華為的數據產品迅速打進了美國市場。2002年,華為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比上年度增長了近70%。與此相比,思科在全球網路設備市場的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首次出現下滑。隨後在巴西的招標中,華為一舉擊敗了思科和Juniper,收穫了一份大單。這更撼動了思科的霸主地位。

華為在美國打出的廣告是:「唯一不同的就是價格」,廣告的背景就是金門大橋,而金門大橋是思科的標誌,這一挑釁性的行為更是刺激了「獅子王」。

業內有人開始把「思科在你身邊,世界由此改變」的廣告語,戲改成「華為在你身邊,思科由此改變」。美國許多媒體也借題發揮,以「中國的電信巨人華為」為題大肆報道。頓時西方許多媒體一哄而上,紛紛發表帶有「華為威脅論」的評論。思科忍無可忍,2002年,錢伯斯將華為列為思科在全球範圍的第四代對手。

在《荷馬史詩》中,英雄阿喀琉斯聽說自己的好兄弟被特洛伊人殺死,勃然大怒,不計前嫌,果斷出征,殺死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使希臘聯軍轉敗為勝。

華為在美國的張揚引起了思科的憤怒,「阿喀琉斯的怒火」終於爆發了。據說,亞特蘭大會展結束後,思科迅速在公司內成立了「打擊華為」工作小組,其內部網上設立專門主頁,供其全球員工討論如何打擊華為。

勢單力薄的「土狼」,膘肥體壯的「獅子」,兩者還不可以相提並論。華為的路由器在美國只賣出了18台,但思科已經忍無可忍,華為也不甘示弱,雙方終於大動干戈。雄霸天下的「獅子王」決不能容忍在自己領地內冒出一頭「狼」。華為來勢洶洶,「獅子王」被徹底激怒了,不得不出手。

3的CEO布魯斯·克拉夫林(Bruce Claflin)後來回憶說:「那個時候,思科公司的高層人士已經表示要對華為公司『下手』,他們曾在多個公開的場合表示有可能在美國起訴華為公司。」

在一家行業網站上,有人將兩家的產品進行了比較,發現不論外觀、產品編號、還是功能,兩家的產品都極為相似,甚至連思科工程師培訓過的用戶,不用再培訓也可以直接使用華為的產品。一位分析人士也稱,多年以來,不留意觀察也能發現華為的路由器產品與思科的型號等特徵有雷同。這進一步加劇了思科的憤怒。

2002年12月中旬,思科的全球副總裁從美國來到華為總部,正式向華為提出侵犯思科知識產權的問題。思科提出的要求包括:承認侵權、賠償、停止銷售產品等等。而華為認為可以停止在海外銷售涉嫌有爭議的路由器產品,但拒絕承認在軟體方面的侵權指控。

經過近1個月的溝通,雙方誰都不承認理虧,最終未能達成協議,不歡而散。

思科全球副總裁來華為總部交涉無果而終,掃興而歸。很快,雙方都明白,這次交涉只是激烈交鋒的一次預熱,交鋒絕不可能到此為止。一場更激烈的暴風雨已經在醞釀之中了,真正的較量就要開始了。一個國際巨頭,一個來勢兇猛的挑戰者,雙方絕對不會輕易做出讓步。在談判桌外,華為和思科開始積極準備,雙方紛紛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和外部資源。

華為立即對自己產品進行全面檢查。在與思科進行協商的過程中,華為負責研發的副總裁費敏帶領技術小組,實施對產品進行修改的技術攻關。

華為還對自己其他可能出現糾紛的類似產品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華為的產品是沒問題的。在交涉的過程中,華為撤回了在美國銷售的十幾台涉嫌侵權的路由器產品。但《華爾街日報》隨後報道,華為的這一舉動,是認定其侵權的證據。

中國許多企業喜歡息事寧人,怕惹上官司。但是,在國際市場上退避三舍是沒有用的,只能說明我們很自卑,因此應該挺起腰板據理力爭,方可贏得認可。費敏憤怒地說:「它認為你全身上下都是黑的,雙方差距太大,根本沒法繼續談。」

思科也開始了訴訟前的最後準備。離開中國之前,思科全球副總裁專門拜會了深圳市政府、信息產業部等相關政府部門,向他們表明了思??準備訴訟的決心,以尋求理解與支持。

2003年1月24日,一場醞釀已久的「暴風雨」終於降臨了。思科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庭對華為侵權提起訴訟。在長達77頁的訴狀中,指控涉及專利、版權、不正當競爭、商業秘密等21項罪名。這是華為首次「碰壁」,海外進軍遭到重創。

自思科副總裁從華為總部無功而返後,任正非對這場訴訟就早有預料,但沒有想到來得這麼快。任正非曾極具黑色幽默地說:「這是思科送給華為的一個意外的春節禮物。」

如果思科勝訴,華為就長時間不能進入美國市場,苦心孤詣的經營成果就會毀於一旦。不但如此,整個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都會嚴重受挫。因此,華為必須「應戰」。任正非提出華為應訴應該:「敢打才能和,小輸就是贏。」

任正非也明白,和解獲取賠償不是思科的真正用意,其真實目的是通過訴訟打擊華為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遏止華為,阻止華為與3的合資談判;保住思科一家獨大的地位。在訴訟前,華為主動將有嫌疑產品退出美國市場,迎來的卻是譏諷和嘲笑。這次,如果再過度依賴和解,華為會很被動,不但蒙辱,下場還會很難堪。

很快,華為成立了由郭平、費敏、洪天峰等數位副總裁領導,知識產權、法律、數據產品研發、市場、公關等部門共同參與的「應訴團隊」。

春節之前,華為常務副總裁郭平、徐文偉等抵達美國。幾天後,李傑與華為負責國際法律事務的陳樹實等也隨後趕到。

郭平是此次訴訟的總指揮,他離深赴美時走得很匆忙,隨行只帶了兩件襯衫。沒想到,這一去就是半年。

就這樣在美國,華為和思科開始了一場長達一年半的官司。

在2003年3月17日第一次開庭前,法庭之外的公眾輿論是雙方爭鬥的主戰場。這場官司是一場全方位的較量。

在訴訟前夕,思科已經做好了輿論準備。思科公布了一項在全球投放1.5億美金的廣告計畫,這一舉動耐人尋味。錢伯斯出色的外交才能和能言善辯的本領,贏得了強大的輿論支持。不僅在美國,甚至在中國,思科的公關能力也是一流的,中國不少知名媒體都明顯地站在思科一邊。錢伯斯來華,經常得到中國高層領導的接見,也很容易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

與思科相比,華為的輿論支持大打折扣。在美國公眾看來,中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