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檔案 第六章

特拉維夫,3月20日

當晚十點,他們開始開會。之後再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加百列會聯想到大學裡的學習小組。大家太疲倦了,很難一本正經地嚴肅討論,但因為興奮,又捨不得散會。迪娜站在小講台後面,急於向大家證明自己的假設。約西盤腿坐在地板上,周圍擺著寶貴的研究資料。芮莫娜是小組裡唯一一個穿制服的人,她把穿著涼鞋的腳搭在約西的空椅子上。雅科夫坐在加百列旁邊,身體依然挺拔得像岩石一樣。

迪娜關掉燈,把一張照片放到了投影儀上。照片上是一個小男孩,頭上戴著貝雷帽,肩頭裹著阿拉伯圍巾。那個男孩坐在一個看上去悲痛欲絕的年長男人腿上,這個人就是亞西爾·阿拉法特。

「這是哈立德·阿勒·哈利法最後一張得到證實的照片,」迪娜說,「地點是在貝魯特,時間是1979年,在他父親的葬禮上。」幾天後,哈立德就消失了。之後再沒有人見過他。

雅科夫在黑暗中打破了寂靜。

「我以為我們要談現實問題。」他抱怨道。

「讓她說完。」芮莫娜不耐煩地訓斥他。

雅科夫向加百列求助,但後者卻直直地盯著照片上那個男孩帶著控訴的眼神。

「讓她說完。」他低語道。

迪娜拿走了那張男童的照片,又放了一張新的。這是一張黑白照片,焦點有些虛了。

照片上的男人騎在馬背上,胸前掛著子彈帶。阿拉伯頭巾的縫隙中露出的黑眼睛顯得非常高傲,直直地盯著鏡頭。

「要了解哈立德,」迪娜說,「我們就必須知道他家族的脈絡。這個人是阿薩德·阿勒·哈利法,哈立德的祖父。故事就從他這裡開始。」

土耳其管轄下的巴勒斯坦:1910年10月

他出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阿拉伯農夫家庭,家裡有七個女兒。他的父親給他起名為阿薩德,這在阿拉伯語里是獅子的意思。阿薩德·阿勒·哈利法從小不但受母親和姐姐的溺愛,年邁體弱的父親也對他寵愛有加,因此他性格懶惰,既不學習閱讀或寫作,也沒有遵照父親的意思背誦《古蘭經》。他想花錢時,就沿著車道走到佩塔提克瓦的猶太住宅區去幹上幾天活,掙幾個比索。那裡的猶太工頭叫傑夫。「在希伯來語里,傑夫是狼的意思。」他告訴阿薩德。傑夫的阿拉伯語口音很怪,他經常詢問阿薩德在貝特賽義德村的生活。阿薩德和貝特賽義德村的所有村民一樣憎恨猶太人,但猶太人的工作並不繁重,而且他也樂得掙傑夫的錢。

佩塔提克瓦給年輕的阿薩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為什麼剛來到這片土地上的猶太人能發展得這麼快,可大部分阿拉伯人卻一直生活在骯髒和貧困中呢?在看到猶太區那些漂亮的別墅和整潔的街道之後,貝特賽義德村的破敗令阿薩德感到十分羞愧。他想要過好的生活,但他知道給這個叫「狼」的猶太人打工不可能帶給他財富和權力。他決定不再到佩塔提克瓦去了,是時候規劃自己的事業了。

一天晚上,他在村裡的咖啡館玩骰子時,聽到一個年長一些的男人正對他的姐姐惡語相譏。他冷靜地走到那張桌旁,向那個人確認他剛剛說出的話。「我是這麼說的,」那個男人回答道,「而且更糟糕的是,那個不幸的姑娘還長了一張驢臉。」隨後,整個咖啡館的人都笑開了。阿薩德沒說話,回到他的桌旁繼續玩骰子。第二天早晨,那個侮辱他姐姐的人死在了果園旁邊,喉嚨被割斷了,嘴裡塞著鞋。這對阿拉伯人而言是最大的侮辱。一周後,那個人的兄弟公開發誓要復仇,結果卻以同樣的方式丟了性命。自此,再沒人敢惹年輕的阿薩德了。

咖啡館事件讓阿薩德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的惡名幫助他糾集了一幫土匪。他只從自己的部族中選人,因為他知道,那些人永遠都不會背叛他。貝特賽義德村滿足不了他的野心,他從巴勒斯坦的新統治者——英國軍隊那裡偷了一馬廄的馬。為了讓對手望而卻步,他又從英軍那裡偷了槍。他們的行動可以說幾十年難得一見。他和他的土匪幫襲擊了從濱海平原到加利利 再到撒馬利亞山脈的所有城鎮村莊,接著便銷聲匿跡了。遭到襲擊的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但有時候,他們也會對一些防衛能力較弱的猶太人住宅區發起攻擊。當他心中對猶太人的憎恨突然燃起時,便去綁架一個猶太復國主義者,用長長的彎刀將對方處決。

阿薩德·阿勒·哈利法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富人。和其他阿拉伯罪犯不同,他不會向其他人炫耀財富。他穿著普通的長袍,圍著平民的頭巾,大部分時間都住在自家的棚屋裡。為了保障自身安全,他會把財物分給自己的部族。在貝特賽義德村之外的人看來,他和普通農民無異,但在村子裡,人們都叫他阿薩德酋長。

很快,他就不再僅僅是一個土匪或攔路強盜了。巴勒斯坦在改變——阿拉伯人的優勢在逐漸消失。20世紀30年代中期,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口達到了將近五十萬,當時的阿拉伯人口也只不過一百萬。移民比例的官方數據達到了平均每年六萬人,而阿薩德酋長所聽到的實際數字要遠高於官方統計。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窮苦男孩都看得出,阿拉伯人在逐漸成為自己國家的少數族裔。巴勒斯坦就像是一片枯木林,星星之火都可以讓它燃燒。

1936年4月15日,星星之火出現了。一群阿拉伯暴徒在圖勒凱爾姆東邊的一條路上射殺了三名猶太人。猶太伊爾根第二組織為了報復,在貝特賽義德村附近殺死了兩名阿拉伯人。事態很快失控了。暴怒的阿拉伯人衝上雅法的大街小巷,殺害了九名猶太人。從此,阿拉伯的暴動開始了。

巴勒斯坦不再平靜。阿拉伯人的絕望情緒轉化成了暴亂和屠殺,但最大的暴動還要數1936年春夏發生的那場橫掃全國的有組織暴力行動。商店被洗劫搶掠,果園裡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房屋被焚為灰燼;猶太人在公共汽車上或咖啡館中慘遭屠殺,哪怕在自己的家中都可能性命不保。在耶路撒冷,阿拉伯領導人呼籲除掉所有猶太移民,建立阿拉伯人占多數的政府。

阿薩德酋長雖然是一介匪徒,但依然把自己視為第一個最偉大的「青年黨」,一個年輕的民族主義者。他將阿拉伯暴亂視為一次性摧毀猶太人的機會。因此,他即刻停止了所有的犯罪活動,將他的強盜團伙組建為秘密聖戰隊伍。之後,他用盜賊慣用的偷襲伎倆,對巴勒斯坦中部利達區的猶太人和英國人發起了一系列的死亡襲擊。他攻擊了佩塔提克瓦的猶太人住宅區,也就是他兒時工作的地方,並且一槍打穿了他曾經的老闆傑夫的腦袋。那些被他視為背叛者的人——把大片土地賣給猶太人的阿拉伯人——也是他的目標。他用長長的彎刀殺了三個所謂的阿拉伯背叛者。

雖然他的行動都是秘密進行的,但阿薩德·阿勒·哈利法的名字卻還是傳到了耶路撒冷阿拉伯高級議事會領袖的耳朵里。大穆夫提 和議事會的主席哈吉·阿明·侯賽尼希望會見一下這個血洗利達區的狡猾阿拉伯戰士。阿薩德酋長喬裝成女人來到了耶路撒冷,在老城區離阿克薩清真寺不遠的一間公寓里會見了這位長著紅鬍子的穆夫提。

「你是一位偉大的戰士,阿薩德酋長。安拉給了你絕大的勇氣——像獅子一樣的勇氣。」

「我為真主而戰,」阿薩德酋長說,接著又迅速加上一句,「當然也為您而戰,哈吉·阿明。」

哈吉·阿明笑著捋了捋鬍子:「猶太人已經團結在了一起,這是他們的優勢。我們阿拉伯人從來不理解團結的意思。家庭,宗族,部落——一這才是我們的辦事方式。阿薩德酋長,我們有不少統帥都像你一樣,曾經都是罪犯。他們中的很多人恐怕都想利用叛亂來賺錢。他們正在洗劫阿拉伯的村莊,從老人那裡敲詐錢財。」

阿薩德酋長點了點頭。他聽說過這樣的事。為了保證利達區阿拉伯人對他的忠誠,他禁止自己的手下實施偷竊行為。他甚至曾因為一名手下偷了只雞,而剁下了那個人的手。

「我擔心隨著暴亂持續下去,」哈吉·阿明繼續道,「我們曾經的罅隙會讓我們走向分裂。如果我們的統帥都各行其事,他們就只能成為射向銅牆鐵壁的弓箭,但如果他們能團結在一起,」哈吉·阿明拉住了他的手,「我們就可以推倒敵人的牆壁,從那些異教徒手中奪回我們神聖的土地。」

「哈吉·阿明,您想讓我做什麼?」

大穆夫提交給阿薩德酋長一張利達地區的攻擊目標名單,而酋長的手下則迅速地完成了任務:猶太人居住區、大橋和電線、警察崗。阿薩德酋長很快成為了哈吉·阿明最得力的戰士,而且就像大穆夫提所預料的,其他一些統帥已經開始嫉妒這個來自貝特賽義德村的飽受嘉獎之人。其中一個統帥來自納布盧斯,名叫阿布·法里德,他決定布下一個陷阱。他派人在哈賈納和一個猶太人見面。那個人告訴猶太人,阿薩德酋長和他的人會在三天後的晚上襲擊哈德拉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居住地。阿薩德酋長和手下來到哈德拉的那晚,遭到了猶太人和英國人的伏擊,在交火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