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征戰:分眾五大併購記事本 併購好耶:「我打好耶主意已經很久了」

2007年3月,分眾併購好耶。這一樁2.25億美元、2007年國內廣告界最大的併購案,儘管有過非議,有過部分懷疑,但依舊被業界看好。這一次被業界笑稱為「江(分眾CEO江南春)海(好耶CEO朱海龍)合流」的併購,產生了「一石三鳥」的效果:朱海龍身價飆升,VC獲超60倍回報,還直接幫助分眾傳媒橫跨戶外電視和互聯網兩大最具前景的新媒體平台。

新媒體觀察家王冉評論說:「收購好耶幫助分眾傳媒一舉進入互聯網廣告市場。這是僅次於收購新浪或者搜狐的最好選擇。」「『江海合流』可讓互聯網廣告界產生無限遐想。」連阿里巴巴集團CEO馬雲也如此表示。

2007年3月1日,網路廣告代理商好耶公司最終放棄了十餘家國內外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和IPO計畫,轉投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分眾傳媒懷抱。

分眾傳媒宣布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1.55億美元分眾傳媒普通股(每股美國存股憑證摺合10股普通股)收購國內最大網路廣告服務商好耶。從此,分眾對好耶實行100%股權收購,付款方式是約6750萬美元現金,剩餘的1.575億美元則以分眾傳媒股票支付;並承諾,如果在2007年4月1日到2008年3月31日期間,好耶達到特定的收益目標,分眾傳媒將再支付價值7500萬美元的普通股。

併購一發生,雙方公司高層均表示,促成此次收購除了雙方管理層和公司間有超過7年的熟識度之外,江南春是好耶最早一批的天使投資人之一,而好耶現任CEO朱海龍則曾短期擔任過分眾傳媒CEO一職。

談及放棄IPO、接納此番交易的原因,好耶CEO朱海龍笑稱:「跟江南春實在太熟了,無法拒絕他的提議。」在朱海龍看來,作為好耶最早的天使投資人,江南春對好耶業務非常熟悉,能使其「按效果付費」的廣告模式得到充分的發揮;且江南春非常執著,「與其跟別人合作要重新磨合,不如跟分眾合作」,因此最終選擇與分眾整合。

「我們是熟得不能再熟,沒有誰比我對好耶更了解!」江南春這句話得到了朱海龍的論證:「我們之間不需要客套。我們兩個可以互相去做對方CEO。他對我團隊的了解,我們公司的管理層沒有一個他不認識的,隨時可以打電話溝通。」

據了解,江南春與好耶的淵源由??已久。早在2000年前後,他就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好耶。兩家公司長期在上海江蘇路的同一座大廈里辦公,好耶搬走後,分眾續租了好耶留下的辦公室。

這層關係還幫助江南春在併購時對好耶開出的條件了如指掌,將好耶收歸麾下時,收購的價格上限正好等於好耶原先計畫IPO前對自己的估值。即便如此,兩家公司之間的收購卻發生在外界認為最不可能的時候:好耶即將登陸納斯達克。在外界看來,這似乎意味著必然會增加收購的成本。

江南春的解釋是,在分眾上市前夕,兩家公司就曾經意圖合併,只不過當時分眾已經完成上市所需準備,急於上市,而好耶的準備工作尚需時日,這才作罷。2006年底,好耶啟動上市進程,跡象表明有望在2007年初登陸納市,身為好耶股東的江南春了解到,一家外國公司正打算高價收購好耶。為防止好耶花落別家,江南春迅速向董事會提出了收購建議,並在不到一個月後就達成了交易。朱海龍更是輕描淡寫:別人都認為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故事,其實沒有,很平淡,幾乎是水到渠成。

雙方都否認收購會加大成本。「我只能告訴你,我們看重的並不是價格,而是分眾的平台。」朱海龍說。據悉,僅從價格看,分眾比那家國際競購者要低,但是好耶的管理層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要增加價格中的分眾股票比例。

「國外那家給的雖然字面上的要高,但也附有未來的業績指標,但在它的平台上,這些指標顯然沒有在分眾上實現起來容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好耶將獨立運營,但雙方之間會有交叉銷售。」江南春介紹,雙方整合的第一步將是客戶整合。他認為,目前好耶在6個城市有分公司,相比分眾在全國80多個公司的營銷隊伍,好耶對二、三線城市的深入程度還有差距,而銷售渠道一定要滲透性強才能產生效果。

好耶公司成立於1998年10月,原名上海好耶計算機有限公司。1999年10月,中國第一個網路廣告傳運監測系統AdForward面市。2000年2月,獲得國際數據集團IDG首筆注資180萬美元,正式更名為新好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2000年8月,成立中國最大的在線媒體網路——好耶廣告網路。

目前,好耶廣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專業軟體提供商和第三方實時監測公司。在艾瑞公司的調查報告中,該公司一直保持著在中國互聯網廣告公司中廣告營收第一的位置,2006年網路廣告代理公司收入超過億元規模的8家公司中,好耶實力強大,穩居第一,且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代理商和互聯網廣告技術提供商,擁有涵蓋網路廣告投放、監測、創意、定向和效果評測的各個方面AdForward軟體系列產品,以及引領中國市場的富媒體網路廣告製作技術。被分眾併購的好耶,直接的利益就是可以通過分享分眾掌握的大量廣告客戶資源而獲益。

新聞發布會現場,好耶CEO朱海龍成為人們圍追的對象。奮鬥7年,把好耶變成中國最大的網路廣告代理商後,在好耶IPO的前夕卻將其出售,朱海龍何以做此決定?此前,除了分眾外,不下十家國內外企業試圖以各種價格來兼并好耶,而分眾所給的價格並非其間最高的。

朱海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收購完成後,其任職不變,好耶管理團隊不變。事實上,朱海龍已與分眾達成新的僱傭協議,未來將繼續擔任好耶CEO。

值得關注的是,與其他併購案中高管套現的做法不同,朱海龍堅持以持有分眾股權的方式來完成交易。朱海龍並未透露其在此項交易中獲得了多少分眾股權。另外,數據顯示,好耶2006年營收達到5億元人民幣,分眾的數據則約為18.6億元,換言之,兩者合併後,好耶帶來的收益將佔合併後分眾的25%左右。即使排除VC等戰略投資者和增發稀釋等因素,朱海龍到手的分眾股權也足以令其身價狂飆。

每一次有VC參與的併購交易,總有人幫忙計算VC賺了多少,這一次更是令旁人興奮。

此次交易,分眾向好耶支付的股票全部為新發行股票。而收購完成之後,所有風險投資股東將全部退出好耶,在獲得部分現金之外,還將持有分眾傳媒的股份。截至好耶被分眾收購前,IDGVC通過連續兩次注資一共獲得了好耶31.5%的股份,成為好耶單一最大股東。

按照好耶2.25億美元的收購價計算,在不考慮股價變動影響的情況下,IDGVC在好耶的7年資本之旅中獲得的回報將超過7000萬美元。同時由於第二輪融資時好耶的估值便已經超過1億美元,因此IDGVC合伙人章蘇陽非常自信地公開表示,「IDGVC對好耶第一輪投資的回報保守估計也將超過50倍」。另一主要機構投資者OAK在投資好耶1年之後,獲得的內部收益率(IRR)也比較接近100%。

在此樁「婚姻」中,IDGVC功不可沒,而其最終也從中賺得缽滿瓢溢。章蘇陽承認,保守估計其投資收益至少為60倍。同時,IDGVC還拿到了大量分眾股票,「我們看好分眾的前景,希望多拿點分眾股票,多賺錢」。

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商更傾向推動所投資企業IPO,但IDGVC卻一手促成了分眾與好耶的「成婚」。章蘇陽表示,之所以促成兩者交易,主要基於兩點:一為分眾在此前的多輪整合中均表現出很高的成功率;二是好耶與分眾互補性非常強,屬於線上和線下廣告的互動合作,這可以奠定新的市場競爭力。章蘇陽坦言,還有一個原因是「參與分眾後,可更多賺錢」。之前,IDGVC曾先後兩度投資好耶:一期投資200萬美元,二期投資跟OAK聯合投資3000萬美元。

不過章蘇陽並不同意外界普遍流傳的IDGVC就是最大贏家的說法,「好耶創始人團隊持有的股份加起來比我們還要多幾個點」。而據好耶創始人之一王建崗自己回憶,其他3個創始人在全職創建好耶之前月收入還沒有當時IDGVC當初給出的月薪(5000元人民幣)高,幾年之後,以王建崗為首的創業團隊在好耶獲得的回報甚至超過了其最大股東IDGVC,更是遠遠超過了好耶最大的現金出資人。

「好耶跟一般中國創業企業不同之處,就在於創業者、投資人、職業經理人分工明確,各自干著自己該乾的事情。」章蘇陽所言「職業經理人」就是指以朱海龍為首的好耶管理團隊。當初由於王建崗們年齡小,缺乏管理經驗,因此IDGVC投資好耶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找到專業的管理人員,「甚至從1999年下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