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叱吒風雲的地產大佬 第十一章 張玉良:官商兩界,左右逢源

2010年6月8日,繼恆大地產舉起降價大旗之後,上海綠地集團宣布:其在全國41個城市的100多個項目全線優惠。董事長張玉良對宏觀調控和房價問題發表了這樣的看法,「現在回望國十條的調控,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許多城市地價也下來了,投機性的需求被擠出之後,樓市停止了上漲,這個是調控的很好成果」;「房價應該下來,但現在問題是下到什麼程度合理,如果下調20%~30%之後能維持一個很好的銷售量,其價位就可能相對合理了」。

這樣的話出自張玉良之口並不奇怪。在政商兩界,張玉良的口碑都不錯,深諳政商合作之道成了他的標籤,也是他在地產大佬中獨樹一幟的地方。張玉良曾言:「我們是最懂得政府的開發商。」而媒體則給予他這樣的評價,「張有官的智慧,更有商的思維和手段。而且把這兩者用得純熟,官中有商,商中有官」。

1992年,36歲的張玉良辭去上海市農委住宅辦副主任職務,「下海」經商,領銜組建了由上海「農委」、「建委」下屬4個企業共同出資2000萬元發起的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進軍房地產業。

綠地的起步階段,上海正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政府啟動了以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為重點的舊區改造。綠地積极參与舊城改造,第一個項目是上海浦東的六里,1萬多平方米的動遷房;第二個在寶山大場鎮,也是1萬多平方米;第三個在當時的嘉定縣、現在的普陀區桃浦鎮,5萬多平方米。

在這幾個項目中,綠地建起了在上海具有相當知名度的虹橋新城、聖約瀚名邸、綠地名人坊、虹橋大仕館、綠地世紀城(包括上海春天、世紀同樂、綠地世家)、巴黎時尚、柏仕晶舍、綠地康橋老街、綠地南橋老街、帝庭等社區。雖然3個小項目加起來一共7萬多平方米,但卻讓張玉良在地產江湖上找到了立足點,並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這幾個項目的開發啟迪了張玉良,讓他確定了「企業要做政府想做的事情」的指導思想,十幾年來綠地一直奉為圭臬。

政府希望增加綠化,綠地就無償做綠化;黨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綠地集團就重點選擇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進行發展;在二三線城市開發「新城」,在重點城市做超高層和現代服務業綜合體,以滿足當地政府的需求;在上海市政府需要時領銜大規模開發建設「保障房」。

張玉良認為,取得當地政府的歡迎和信任的核心,是企業在當地的投資發展與當地的區域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與當地政府的工作重心融為一體。這種高瞻遠矚的眼光使綠地與各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自己每年都要接待「四五十批」外省市由副市長以上幹部組成的代表團,「他們都會到『綠地』來玩一玩,覺得可以信任你,可以跟你打交道」。按照張玉良的邏輯,向政府行賄毫無必要,因為綠地本已投其所好。

張玉良把「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原則推而廣之,適用於企業經營的全部領域。2009年5月,綠地與中煤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上海羅涇港設立煤炭分銷儲備基地,開展煤炭的中轉、儲存、批發、零售等業務。同時,綠地在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已購得5座煤礦,其中兩座年產百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正在建設,2010年將產煤超過600萬噸。

投資能源產業同樣是「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張玉良說:「我印象很深,上海是重點能耗城市,我們的市長要不停地到內蒙、陝西求人拿煤。所以我們要做能源,既解決了政府的燃眉之急,幫它尋找原材料,又佔有了這個市場。當市場煤炭緊張的時候,你幫了政府,它會很感激你。當煤很多、市場拓展困難的時候,它又會支撐你,讓它的企業優先買你的煤。兩邊你都將得利。」

2001年年底,在上海本土發展了近10年的綠地開始向外擴張,實施「全國化戰略」。恰巧南昌市政府派了幾百人到上海招商,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當地政府有著迫切的招商引資需求,表示「什麼條件都可以」,只要來就行。綠地滿足了這種需求。「不是我要做,而是他要做」,成了綠地異地擴張的基調。

綠地以每畝4萬元的價格獲得了南昌城郊的1200畝土地。這裡屬於丘陵地帶,房子可以建得錯落有致,方便布局,而更讓張玉良看重的是,南昌市即將進行大規模城市化建設,這裡距市區僅兩三公里,自然首當其衝,有著巨大贏利空間。綠地此舉不僅滿足了當地政府的需要,還在第一時間搶到了絕佳的投資地段,結果是政商共贏。

時隔不久,南昌市決定開發紅谷灘新區,但很多地產商並不看好,一時無人問津。因為資金匱乏,廣闊的紅谷灘上,除了新區政府的兩棟「半爛尾」樓外,其他幾乎一無所有。時任南昌市委書記的吳新雄表示,第一批進入者地價7折,第二、第三批8折、9折,第四批不打折。張玉良當機立斷做了第一批,開發位於紅谷灘中心區緊鄰政府的濱江豪園。

政府的地價雖然打了7折,但最後「道路也要算到投資商頭上」,基本與折扣相抵。張玉良說:「我是懂的,國土部有規定,這麼做不太合適。但我們是大企業,既然你們書記講了打7折,我也就不管了,我們把產品做好就行了。」

張玉良認為,在和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是必要的,「我不能不賺錢,但我不是靠犧牲政府的利益。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想過。反過來,當地政府覺得需要我增加一點成本時,我還會增加。他們可能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潛力,但我認識到了他們的潛力。我們不是做成一筆買賣就結束,我相信這個項目做完他們會一直希望我們留在這裡,因為他們對我們信任了,放心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我一直儘可能通過我的智慧而不是其他東西多賺錢」。

正是這種明智的妥協策略,讓綠地獲得了更多的機會。2006年到2009年,在開發商紛至沓來的南昌市紅谷灘,綠地先後開建了梵頓公館、楓丹白露、中央廣場等商用或住宅項目。其中,中央廣場位於紅谷灘中心區,總面積43萬平方米,包括兩座180米的超高層寫字樓、大型國際商業中心、超五星級酒店、高檔公寓、現代文化娛樂中心等重點建築。2009年6月,江西省委書記親自到場宣布項目開工。「省委書記親自出來宣布開工,這在江西歷史上還沒有過……這個項目是當地政府夢寐以求的,但一直沒有人做,我幫他們做了。」

2009年,江西省政府要在南昌市建「迎賓館」,曾兩次前往上海與綠地洽談,張玉良兩次均以「長線投資太大」為由婉言謝絕了。後來,江西省政府招商半年無果,不得不再次趕赴上海約請綠地。「當地政府這麼信任我們,我們不能不做。」但張玉良希望當地政府捆綁500畝住宅用地給綠地,一方面為「迎賓館」的建設提供現金流,另一方面可以藉此向銀行貸款。

當地政府痛快地滿足了張玉良的條件。「我崇尚一條:你要想讓人家支持你,你就必須滿足他的要求,並且這是雙向的。當他覺得這件事不會贏,即使勉強同意,後面也做不好。所以一定要坦誠談,他要的你要滿足他,你要的你也提出來,要找到他能承受的跟你能承受的結合點。這是關鍵。」

在2010年上半年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上,綠地以207億元居第四位,是當之無愧的江湖豪門。綠地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其在政界的資源和人脈以及明智的發展戰略息息相關。「你在這個社會上做事一定要做主流。這樣你才有環境、才有機會。你實現自己的價值必須藉助這種主導力量,要不你就沒有舞台。」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個人,這都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璣。

對於房價回調的幅度,張玉良的說法是「如果下調20%~30%之後能維持一個很好的銷售量,其價位就可能相對合理了」。萬通的馮侖也預言,在未來兩年內房價會下跌20%~30%。這種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注意。

在國十條出台後,交通銀行曾按照銀監會的要求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房地產價格下降30%,開發貸款不良率增加1.2%,個人按揭不良率提高0.9%。而建設銀行的結論則是,房價下跌30%對建行不良貸款的影響「與交行大體相當,可能會略微樂觀一些」。

中金公司的判斷也與兩家銀行一致——房價下跌30%,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不良率不會明顯上升。相信這一判斷是得到中央政府認可和支持的,也代表了公眾認可的房價回調安全線以及支付房貸的人可以承受的心理底線。

2010年5月12日發布的《調控新政解讀及後市走勢分析》報告也認為,短期內樓市交易量會大幅下降,價格絕對值下跌在20%到30%區間,但中長期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仍然存在上漲壓力。

所以,房價回調30%,可以視為樓市調控的安全底線,也是按揭買房人的心理安全線和銀行業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