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讀 純文學作家給讀者的挑戰書

坂口安吾,1906年生,因當年是丙午年,又是五男,故而取名炳五。坂口家是新瀉地方的地主世家,非常富裕,甚至曾有「阿賀野川的河水都流盡了,坂口家的錢財也不會流光」之說,但擔任眾議院議員的父親仁一郎,卻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捐輸巨款,結果坂口安吾出生之時,正值家境傾覆的狀態。

不知是否因其父過分鑽營之故,又或家中有十三個小孩,委實無力管教的緣故,安吾自幼就是住處附近的孩子王,從國小就常常逃課,直到中學二年級,甚至因為四科不及格而慘遭留級。據說他的漢文老師曾一度暴怒說道:「炳五這名字給你太可惜了,既然你如此看不起自己,那乾脆就叫『暗吾』好了。」 日後,他果然就把筆名取為「安吾」,和日文的「暗吾」同音。

幾經波折,他好不容易成了小學的代課老師,但二十六歲那年卻決意鑽研佛教,因此來到東洋大學印度哲學倫理學科(今稱「印度學科」)就讀。他終日苦讀佛教和哲學的相關書籍,竟致神經衰弱,但又靠著對梵文、巴利語、藏文等語言的好奇和學習,把神經衰弱給治癒了,接著他更開始學習拉丁文、法文,並接觸莫里哀、福樓拜、博馬舍等人的文學作品。他曾和雅典法國語言學校(アテネ·フランセ)的幾個同學合組了一個讀書會,最後得到「成績優秀」的評語。

與此同時,他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曾參加當時的《改造》雜誌徵文活動,卻不幸失敗了;所幸他並未放棄,又和語言學校的同學葛卷義敏、江口清合辦同人雜誌《言葉》,展開了他的翻譯及創作生涯。而更重要的則是,《言葉》是商業雜誌《青馬》的前身——坂口安吾能成為一名備受矚目的新進作家,正是因為《青馬》發表了他的《風博士》、《黑谷村》。兩篇小說都受到了著名小說家牧野信一的激賞。而坂口安吾之後出版的《海博士》、《霓博士的頹廢》,以及長篇小說《竹叢之家》,更被島崎藤村和宇野浩二這兩大巨匠贊為傑作,由此成為了日本文壇的新秀。

然而,雖說是文壇新秀,但坂口安吾理念先行的創作技巧,卻讓他成為「作家心中的作家」,而非「讀者心中的作家」。直到1946年他發表《墮落論》,這才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那時正是「二戰」剛剛結束之際,日本文學萌發了所謂的民主主義文學,既細緻高雅,又具有傳統美感。這固然符合日本的民族特性,卻和社會的現實脫節頗甚。

正因文壇對戰後的社會改變熟視無睹,坂口安吾的《墮落論》便顯得非常前瞻、震撼。那篇文章裡面,坂口安吾公然向日本的天皇制度開炮,認為天皇制度蒙蔽了日本人,給軍國主義那種怪異花朵提供了土壤,戰後的日本需要墮落,「從墮落的道路上墮落下去,人才必須發現自我。」也就是說,坂口安吾認為,只有拋棄無謂的想像(天皇)和裝飾的外表,才能發現所謂的真實。就這點而言,墮落不僅是消極的象徵,更有著積極的意義。

這種論調在當時引爆了一波文學思潮,後來太宰治寫給作家井伏鱒二的信中,曾這樣說道:「因為我是無賴派,所以我要反抗戰後的風氣。」之後他更給《東西》雜誌撰文闡述無賴派的內涵:「我要反抗束縛。我要嘲笑掛著一副得勢面孔的人。」以致一切存有類似顛覆傳統文風的作家,都被合稱「無賴派」。(所以「無賴派」並非一個文學集團,而是因文風相近才被歸類。某些當時被稱做無賴派的作家,甚至是互不往來的。)

無賴派在日本的發展時間甚短,大概只有三四年的光景,但因其緊緊扣合著當時的視線及觀點,並且對抗過去的權威、秩序、體制,一洗日本文學過往私小說般的張揚作勢,因此便成為了相當重要的中介風潮。而這風潮之中,坂口安吾功不可沒。

然而這樣一位反抗體制的坂口安吾,卻對推理小說有著深切愛好,他認為推理小說「以推理的過程為樂」,是「解謎的遊戲」,而最好的推理作者則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不過,據他的朋友大井廣介的回想,坂口安吾總是無法猜對真兇,而他的解謎過程更常常呈現出不可思議的跳躍性思考。

日本純文學作家因喜歡推理而嘗試創作者不勝枚舉,譬如芥川龍之介《開化的殺人》、佐藤春夫《指紋》、谷崎潤一郎《途中》,都是讀來興味盎然的推理小說。坂口安吾同樣如此,而他的《不連續殺人事件》,更有著一段只要是推理迷就一定會知道的逸事 。

「二戰」期間,大概是從1939年開始,日本政府頒布了一項命令,將推理小說視同「敵性文學」,因其具有傳播敵國思想、弘揚敵國價值觀的可能,所以要全面禁絕推理小說的創作、翻譯、引進、出版和販賣。在這種狀況下,許多推理迷只好私下聚會。尤其是《近代文學》雜誌的作者群體,常常會聚集到評論家大井廣介的家裡討論推理小說,而且他們都很喜歡輪流朗誦推理小說,讀到快要解謎的時候便停止下來,以便提出各自的推理或猜測。在這些人當中,坂口安吾大概是最具熱忱又最難猜中的一個,而他的性格又往往使他撂下大話。履遭文友訕笑之後,他最終惱羞成怒,宣稱早晚要寫出一部大家都猜不出兇手的推理小說。

後來「二戰」結束,1947年間,他真的實踐諾言,給《日本小說》連載《不連續殺人事件》。該著共分七回,每次連載結束,都會帶著「附記」,這大概也創下了史上「給讀者的挑戰信」的紀錄,從第一回就表明要向讀者挑戰,並願意將解謎篇的稿費當做獎金雙手奉上。爾後,他幾乎每篇「附記」都會對自己的小說予以提點,並再度向讀者發出挑戰,有時甚至會訕笑讀者,讀來頗有些小說之外的樂趣 。

《不連續殺人事件》自標題以降,都很啟人疑竇。既然一本書里連續描寫殺人事件,那這些事件應該是有連帶關係的,作者卻又明言是「不連續」,讓人尚未閱讀之際,就先在腦中展開許多猜想。實際上,雖然書中沒有什麼明顯的詭計,但最後的轉折仍舊精彩,儘管現在看來有點陳舊,但當時則是那種讓人大呼過癮的解謎。

雖然坂口安吾有著反權威、反制度的信念,但他的推理小說卻一絲不苟地照著前人所奠定的基礎來創作。不過,閱讀第一章時,敏感的讀者肯定會察覺到這個作者非同尋常。因為短短不到二十頁的篇幅中,他竟交代了二十餘人的恩怨情仇和人際糾葛,乍看是一團混亂,但仔細梳理之後,卻又有著奇特的秩序和韻律感。在我看來,這似乎是坂口安吾既喜歡服用興奮劑又擅長圍棋的結果,整體的文筆壓抑在一種高漲的氣氛中,讀來有種特別的緊張感,彷彿再多一點點,都會導致整部小說文體的崩壞碎裂。而排除往常的血緣順序來描述人際關係,更好像是從高處俯瞰棋盤一般,高屋建瓴,透出了作者的筆力之深。(但也正因如此,建議讀者讀第一章時拿紙筆畫圖記錄一下,或許會對隨後的閱讀有所幫助。)

這部小說1948年連載結束,同年就出了單行本,旋因嚴謹的布局和出色的人物設計,榮獲1949年第二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之後更在各種票選和歷史排行榜屢屢出現,堪稱一部經典異常、讓人無法忘卻的推理傑作。

(曲辰)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