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國,2020 4、期盼2020:一個流通的體系

對於中國而言,一個流通順暢的商業社會的價值,甚至遠邁於技術、資本等因素,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是,當我們擁有了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消除欺詐的商業環境、公平高效的流通環節時,無異於打造了一個流通的社會,這種社會中的低摩擦、低損耗,才是中國商業運行所最需要的。

主題介紹:中國為何如此高價——不能說的秘密——打造流通的體系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作為世界上一流的發達國家,美國的物價一定是全球最高的。

這樣的觀點不無道理,因為從紙面上看,在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是3315美元,而美國的人均GDP為46859美元。除掉這種寬泛的數字不談,即使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美國人的收入大概是我們的12倍以上。

這個比率意味著什麼呢?比如我們一個年薪4萬元的普通白領,在美國就可以拿到將近五十萬左右,而國內一個年薪十萬的高級白領,在美國就可以獲得百萬的年收入。

掙的多,東西自然賣得貴,我們掙得少,物價自然相對便宜,因為有了前面的對比,因此產生這樣的想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真正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拿我們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物品來比較一下吧,在美國,汽油的價格是1.7美元一加侖,假如摺合成升的話,大概相當於3.15人民幣/升,幾乎比國內的價格便宜一半。

在食品方面,一加侖脫脂牛奶的價格,摺合成人民幣是每公升4.4元,而國內一公升類似的牛奶價格,居然要賣到7元,除了牛奶之外,像肉食、蔬菜等食品的價格,也普遍較中國便宜得多。

再來看看服裝,許多在中國被視為高檔品牌的服裝,在美國卻要廉價的多,比如一條LEVIS的牛仔褲,遇到打折的時候甚至只需要19美元,而在中國,相同的褲子竟然可以賣到上千塊。

更令人費解的地方是,在市面上的常見商品中,有許多商品都是在中國製造的,於是,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商品,在經過一番運輸、銷售的環節之後,在幾次加價之後,其最終的價格反而要比在國內便宜得多呢?

想要揭示這個謎題,我們就必須從商品的流通開始,進行一番細緻的探究。

同是一樣的商品,在中國和美國的差別,竟然有如此之懸殊,事實上,有關這種情況,其成因只有一個——中國的生產商,心甘情願將商品出口。

這樣的成因令我們費解,而事實上正是這種心態的存在,才引發了一系列事態的變化,而在這種心態的背後,既有我們可以一眼看透的因素,也有不可為外人道的「潛規則」。

先讓我們先來說一說前者。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中國的商業環境中,存在著極大的欺詐成分,著表現在許多貿易商寧願付出名譽的代價,也要拖欠貨款以換得更大的資金周轉空間,其往往導致生產商血本無歸的局面。

由此,造成了生產商在選擇貿易商的時候不得不慎之又慎,唯恐落入欺詐的陷阱,而這樣的惡劣行徑比比皆是,無奈之下,生產商只有在價格上一提再提,希望通過更高的利潤,來彌補可能遭遇的風險因素。

反過來,將商品出口,則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情況。當生產商和外商簽訂了合同之後,就絕不會擔心有這方面的風險,憑藉著國外進口商提供的信用證,生產商可以直接去進行抵押貸款,待資金到位之後再進行生產,隨著商品的運抵,應收賬款也就在同一時間進入了財務帳戶,完全不必承擔這樣的風險,由此,生產商寧願以較低的價格賣掉商品,也樂於和守信用的誠信夥伴進行合作。

第二點造成價格反差的原因是效率。

在中國,由於公共設施建設的缺憾,使得物流運輸大受影響,在運輸的環節中,高速公路過路費、汽油費、路段維護費、汽車修理費、以及罰款加在一起,其高昂的數額足以令許多微利商品血本無歸,於是迫於無奈的生產商與銷售商,只得在商品價格上加碼,以換回這部分損失的利潤。

如果僅僅在運輸這一環節上效率低下還足以忍受,在物流的倉儲環節中,積壓、損耗以及高昂銷售成本所帶來的利潤磨損,就更是巧立名目,敲骨吸髓,這一現狀的存在,也使得商品的最終銷售價格,大大高於其實際價值。

說完了顯性的因素,接下來的就是商家的潛規則。

在中國,同樣是一件商品,出口與內銷所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假如商家選擇將商品出口,那麼其除了能享受到政策上的傾斜之外,還可以坐收國家給予的出口退稅,於是,許多精明的商家就在此大做文章,將本應當在國內銷售的商品,打上出口的標籤,拉到國外兜上一圈甚至更多之後,再以轉內銷的方式放在國內市場上銷售,一出一進之前,其不僅賺到了稅收的差額,更將價格提升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新高度。

正因為有此三方因素的存在,同樣的一件商品,價格上存在天壤之別也就不奇怪了。

當我們了解的到現實狀況之後,也就意味著找到了期盼的東西。

由於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的市場上關卡多如牛毛,由制度和國情所造成的成本異常高昂,當我們為內需不振而愁苦連天的時候,卻從未想過這樣的現實。

我們的民眾,正在以微薄的收入,消費我們自己生產的高價格商品。

由此我們認定,對於中國而言,一個流通順暢的商業社會的價值,甚至遠邁於技術、資本等因素,假如我們能夠自動將溝壑彌平,其對經濟所造成的刺激效應將會是無比巨大的。而時當經濟衰退、內需不足的時節,流通所帶來的價值,就更顯得珍貴。

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是,當我們擁有了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消除欺詐的商業環境、公平高效的流通環節時,無異於打造了一個流通的社會,這種社會中的低摩擦、低損耗,才是中國商業運行所最需要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