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冰點2020,中國異動行業分析 1、銀行業——金融恐龍的宿命

在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我們的銀行長期為大量的國有企業提供資金,從而充當了漸進改革成本的主要支付者,而這種情勢的存在,遠遠不是我們的銀行所能夠自主決定的。直到今天為止,這種「經濟減震器」的角色,始終被包含在銀行的主體功能之內,幾乎成為我國銀行業甩不掉的沉重負擔。

主題介紹:假如銀行消失了——銀行是如何賺錢的——銀行業的大包袱

假如我們要尋找一個最令人羨慕的行業,那麼則非銀行業莫屬。

對於一個正常的經濟體系而言,銀行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早從18世紀開始,初具雛形的近代銀行,就被稱為「資本形成過程的漏斗」,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在於銀行對於企業的獨特作用。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銀行的存在,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毫無疑問的是,假如銀行消失了,那麼企業的資金來源便一下子缺失了一大塊,正常經營的利潤是微薄的,那些旨在於擴大經營的企業,就不得不付出極大的努力去尋找資金。

這方面的例子可謂如牛毛般繽紛,事實上,在東南沿海的許多民營企業中,由於銀行不願意為其提供貸款,使得這些亟需現金流來擴大經營的企業,不得不以高達120%的利率來向地下錢莊借貸,而這樣的利率則意味著,年初借下一塊錢,年底就必須償還2.2元的本利,而這樣的滾動速度,是企業卒難接受的,為此而陷入困境的企業不勝枚舉。

假如銀行消失了,受到影響的還有個人。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儘管我們的銀行在提供私人貸款方面力度不足,但其畢竟是我們在安家置業過程中所能獲得的最有力幫助,如果失去了這一可靠的資金來源,那麼我們每一個消費者就都將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

毫無疑問,無論建立銀行的初衷是什麼,其中都不可避免地蘊含了美好的成分,其提供的服務,對於長期的經濟增長來說,可謂生死攸關,這也就決定了一點——世界的總產出增長速度有多快,銀行業的增長速度就有多快。

由此,我們了解到了銀行之於經濟體系中的不可或缺性,然而僅僅了解這些還不夠,想要探尋未來十年中,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就必須對銀行業做一番更深入的剖析。

當我們了解到了銀行業的特殊性質之後,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銀行靠什麼賺錢?

大致來說,無論哪個行業發展,最主要的需求就是資本,而在資本的分類當中,儘管貨幣資本是最不可靠的一種,然而卻具有最廣泛的應用價值。而銀行恰恰是貨幣資本的最大持有者,而這就決定了不論資金的需求來自於哪個行業,無論是製藥、鋼鐵或者是我們申請購房貸款,銀行都可以從中牟取利益。

僅僅了解到這一點是不夠的,詳細來說,其實銀行賺錢的模式很簡單,其模式無非是從存款者和資本市場中拿到資金,然後再將這些資金貸給有借款需要的企業或個人,從利息差中間獲取利潤。

比方說,假如一家正規的商業銀行,從一個存款者拿到了一筆年利率為4%的存款,然後再將這筆存款以6%的年利率貸給借款者,這樣一來,經過一進一出,銀行就成功地賺取了2%的利息差,這筆錢就構成了銀行收入中的凈利息部分。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銀行還會在提供服務的時候,向存款者或借款者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以及提供一些收費業務,這種非利息收入同樣是利潤的來源之一。

把這兩部分的收入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銀行的凈收入,由此,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就確定下來了。

事實上,這種「坐等收利」的模式,還不足以保證銀行在行業間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和普通的放貸者不同的是,銀行通過集中大型而又多種多樣的貸款組合,把自己的風險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與此同時,它又可以通過儲蓄業務,來獲得穩定持續的流動資金,比起那些普通的放貸者來說,銀行的危險最小,而收入卻最穩定,這也就決定了銀行業長盛不衰的基礎,更確保了銀行比起其他行業的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政府都會對主要的商業銀行給予幫助,而中國在這方面尤為突出。

由於我們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歸屬於國有,這一性質就意味著——如果我們的商業銀行遇到了短期的資金鏈斷裂危機,銀行還可以向國家尋求幫助,而這種政府給予的「特別津貼」,是任何企業都難以得到的。這種貸款的實質,其實就意味著允許銀行可以用近乎無息的代價借款。

而另一方面,由於國有資本的強勢存在,使得許多許多國有企業都可以獲得壟斷性的利潤,而這些龐大的現金流又劉翔了何處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幾乎所有的大中型國有企業,都依照規定成為了國有銀行的超級儲戶。

這種低成本的借款、加上巨額而穩定的儲蓄資金,以及銀行在貸款效率方面的優勢,足以構成了銀行在行業生存方面得天獨厚的環境。

在過去的十年里,這種優勢體現得尤為明顯,即便是在我們對行業內部某些機密性數據了解不深的時候,仍然為銀行業龐大而誇張的利潤而感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很可能只是這條金融恐龍的一條腿而已,其龐大的身軀,甚至還未能進入我們的視線。

一件事情的好與壞,往往只存在著非常微小的差別。

拿我們的銀行業而言,當國家資本在行業內強勢存在的時候,帶來的是銀行業生存環境的獨特優勢,然而,這僅僅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而已,當我們轉換視角,從全局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一現狀,得出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

由於銀行掌握了大量的國有資本,這就使得它必須為政府代償社會公平職能,尤其在面對國有企業的資金鏈緊張問題時,出自同門的銀行,就必須為國有企業提供低息甚至無息的貸款,而這種行為的本身,實際上已經與商業規律完全背道而馳。

就銀行來說,在提供貸款的時候,總是會選擇利潤最高的貸款者,而當國有企業以極低的成本拿到貸款的時候,追求利潤的願望就成為了泡影。

更嚴重的是,在銀行的應收賬款中,國有企業往往擁有著最高的壞賬率,出於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目的,這些巨額的資金通常會採用體制內部消化的辦法來解決。

在美國的商業界,石油大亨保羅?蓋蒂的一句名言廣為流傳:「如果你欠銀行100元,那是你的問題,如果你欠銀行1億元,那是銀行的問題」。

這樣的情形正在當下中國銀行業中上演,據業內人士透露,許多時候為了挽救一些效益不佳的企業,更為了挽救已經貸出去的巨額資金,許多銀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部分國企投放貸款,以期其能夠扭轉經營狀況。

就這樣,在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我們的銀行長期為大量的國有企業提供資金,從而充當了漸進改革成本的主要支付者,而這種情勢的存在,遠遠不是我們的銀行所能夠自主決定的。直到今天為止,這種「經濟減震器」的角色,始終被包含在銀行的主體功能之內,幾乎成為我國銀行業甩不掉的沉重負擔。

正是基於這一點的,中國銀行業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要與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機制相聯繫,在這種情況下,國有資本控制下的銀行,便不能完全以盈利來作為主要目標,因此,許多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中頻頻應用的市場手段,在我國卻很難起到相應的作用。而在當下這個資本迅速流動的時代,如此的軟性束縛,無疑意味著中國的商業銀行在國際競爭上先失一招。

可以預見的事實是,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銀行業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國有獨資,而在於這種國有資本的產權關係不清,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理清國家資產所有者與銀行經營者之間的產權關係,不能真正做到「企業歸企業,銀行歸銀行」,不能將銀行的經營目標正規化、明晰化、市場化,那麼即使有再多的市場經營手段、也難以改變重重問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