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勤與懶

努爾哈赤也在他自己的領域裡獲得了無上的快樂和滿足……

在他的領導下,建州的各項建設都上了軌道,進步得飛快,四方前來投附的人潮也就越密——這樣的良性循環下來,建州的實力與日俱增,較之古勒山大戰前擴充了將近一倍——有這樣的成績,他的心中真是快慰極了。

春天過後,他又有了用兵的計畫,這一次,他的目標是輝發部。

這個計畫並不是臨時起意——在他的心中,早已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統一女真的整體的想法:「要想統一女真各部,先要討平扈倫四部;其次才是野人女真;其他的各小部,不用戰就可令他們自降的!」

這麼順序也是經過了一番審慎的思考後的決定,主要的原因是一來扈倫四部距離建州近,野人女真距離建州遠,先攻近處本是基本的戰略;二來,野人女真尚處半原始的狀態,不具有向外侵略的實力,而扈倫四部卻全都參加了侵略建州的古勒山大戰;而且,扈倫四部因為是強部,許多小部都是「仰望」他們的,討平了他們,自知不適的各小部就沒有不投降的了……

他反反覆覆的把這些想了許多次,一張畫著扈倫四部和野人女真各部的地圖也已經被他看的熟透了,就是閉上眼睛也可以默畫一張了——統一大業的計畫已經逐漸在他心中成形了,接下來所需要的是時間——他將逐一的按照計畫中的步驟確實的進行。

這一次,他選擇了向輝發部出兵,也有好幾重原因;首先他以輝發向來與建州無怨,卻參加了兩年前侵略建州的古勒山戰役,做為這次出兵的理由,非常堂正;其次,在古勒山一戰中,葉赫、哈達兩部的損失都很重,烏拉部的貝勒布占泰被俘,現在人還在建州,唯獨輝發部的損失不大——他認為有必要攻打輝發,既削弱輝發的部分實力,也給輝發來個下馬威。

他決定親征,時間選定了六月,目標則鎖定了輝發的多璧城。

輝發部距離建州很近——籠統的說起來,輝發的地理位置正好介於建州與葉赫之間——輝發部本來是居住在極北的黑龍江岸的,當時,尼馬察部有個名叫昂古里星古力的酋長,從黑龍江載了木主遷來渣魯,就定居了下來;而扈倫部的噶揚噶、圖墨兩人住張城,這兩人姓納喇氏,昂古里星古力歸附了他們這一族,宰七牛祭天,改姓納喇,這便是輝發的始祖。

傳了幾代後,子孫中出了個人才,名叫王機褚,他收服了鄰近的好幾部,擴充成一股可觀的實力,於是度輝發河到扈爾奇山,築起了城寨,也為自己的部落命名為「輝發」。

輝發的城寨負山勢之險而堅酸,蒙古察哈爾部札薩克圖·圖門可汗親自率了大軍來攻打都沒有成功,輝發城的堅固也就因此而聞名了。

王機褚死的時候,他的長子已經前死,孫子拜音達里殺了七個叔叔,自立為貝勒——這便是現在的輝發貝勒。

拜音達里狠歸狠,殺叔歸殺叔,卻不是個庸才;輝發部的歷史雖然,卻在他的領導下,名列扈倫四部之一,並不是靠著運氣僥倖得來了;就個人的才略而言,拜音達里更勝於葉赫部的納林布祿——他不若納林布祿的橫暴、有勇無謀、沉不住氣,凡事腳踏實地的默默進行,沒有成功以前也絕不在嘴巴上嚷出來;而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企圖心卻更甚於納林布祿;兩年前,納林布祿發動九部聯軍侵略建州,表面上是納林布祿邀請他參加一份,而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實際上,在他的心中早就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了。

儘管他在表面上從來沒有透露出他覬覦建州的雄心來過,私心中卻已經想過千百回合了:「努爾哈赤越來越神氣了——不能容他坐大的,否則,將來沒有我輝發的天下了——得趁他翅膀還沒長硬的時候吞掉他!」

因此,參加九部聯軍,對他來說是多功能的;首先,成敗的風險由九個部落分攤了,他出兵助戰,戰勝了固然可以分到一份甜頭,即使敗了,因為只佔九部中一份,損失也不會太大;而最重要的是,在這次的戰爭中,他可以冷靜而仔細的觀測、評估建州,乃至於心目中未來的敵人葉赫、哈達、烏拉的實力——他的心裡是雪亮的,要想做女真人的共主,這幾部是遲早要對付的……

有了這些基本的想法之後,他在採取實際行動的時候就有了依據,一點也不會亂了手腳;在戰爭進行的期間,他指揮自己的軍隊,原則上就是不怎麼賣命衝殺,以保留實力,自己卻和幾個主要幹部們留心交戰的幾方的實力與戰略。

九部聯軍最後終歸戰敗了,但他卻覺得自己的收穫很不少;回到輝發後,他把這次在戰場上的觀察和感受全部先在腦海里反覆思考上幾次,然後召集了部屬們來一起商量;最後自己再總結下來做了結論,並從據此修訂輝發部往後的發展計畫……

可是,努爾哈赤卻不待他的計畫內付諸實行就先發制人了。

六月里,他親率大軍圍攻輝發部的多璧城。

多壁城有天險,地勢陡峻,易守難攻;拜音達里派在多璧城的守將更是輝發部中著名的勇士克充格和蘇猛格,而且,拜音達里一接到努爾哈赤揮軍而來的消息時,立刻加派了三千人馬,分兩部趕到多璧城來支援;可是,這一切全都抵擋不了建州軍凌厲的攻勢……

戰事進行了不過短短的兩個多時辰就結束了,多璧城被攻破,克充格和蘇猛格兩人授首。

幸好,努爾哈赤這次出兵的目的旨在示威、恫嚇,並不准備做大舉的入侵輝發部,因此,在攻破了多璧城後,當天就帶著俘獲的人畜財物等戰利品凱旋迴建州了。

反而是拜音達里召集了部屬們商議了好幾天才決定了處理這件事的方法——權衡實力,拜音達里畢竟不敢貿然的採用報復之道,出兵去攻打建州的城池,卻又不甘心多璧城白白被攻擊、被劫掠一空;幾個人想來想去,想了好幾個應對之策,像是多聯絡幾部一起攻打建州等等,可是一討論起來又只好推翻原議了,因為,自古勒山一戰,戰敗的好幾部不但元氣大傷,還對建州軍充滿了恐懼感,在短時間之內恐怕已經沒有什麼人願意再發動戰爭;這樣,說來講去的討論再討論,到了第四天,結論才總算被商量出來,那就是向明朝的朝廷告狀。

提出這個建議的人認為,輝發與建州同是受明朝封賞的部落,如今,輝發既無緣無故的受到了建州的攻擊和劫掠,身為封主國的明朝就應該為這件事主持正義,譴責、懲罰侵略者。

於是,接下來又是一陣忙碌;光是為了寫一封給大明萬曆皇帝的奏疏就費去了好些時日——等到把這些「告御狀」的奏疏送到遼東巡撫衙門,請求轉呈到皇帝駕前的時候,都已經是十天以後了;但是,對於這些折騰,拜音達里卻是毫無怨言的;對於只知明朝地大物博人多,而毫無明確認識的他來說,既認定了大明朝的皇帝「大」得不得了,並且將為他主持公道來處罰努爾哈赤,這封奏疏一送出去,一顆定心丸便下肚了,接下來便是「守株待兔」似的等著大明朝的正義之師的到來,幫他去找努爾哈赤討回公道。

他卻根本不知道,這封奏疏不但皇帝不會有興趣看,甚至,根本就到不了萬曆皇帝的跟前——對於明朝的朝廷官員來說,接到這樣的一封奏疏,一看只是「邊夷小事」,毫無重要性可言,便只是依一般程序的往上送,送到乾清宮,任由萬曆皇帝「留中」了,什麼內容全都忘了個一乾二淨了。

沒有任何一個人注意到這件事——大明朝廷中自從李成梁去職之後就沒有什麼人精通遼東的事務與問題了;稍知一二的李如松又因為自己打了敗仗,明哲保身猶恐不及了,哪裡敢多事多話呢?而一般辦理遼東事務的官員,認識既有限,遼東境內擾及大明日高事又大都由土蠻、泰寧部等軍所挑起,他們的注意力也就擺到那方去了;至於女真,所進行的都是「內戰」,並沒有波及大明的百姓和城池,他們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不但拜音達里的奏疏被當做尋常公文處理,而後在萬曆皇帝的懶惰中「留中」了,就連兩年前的古勒山夷戰,有關的公文從遼東送來了以後,也一樣的按照一般的公文流程處理後「留中」了;遼東已經隱隱形成的趨勢和努爾哈赤的雄心壯志,因為懶隋和無知,在大明朝廷中被整個的疏忽了。

偶爾還會被人提上一提的是,炒花又率眾侵擾遼東了,新上任的遼東總兵官董一元親自帶兵給了炒花一次迎頭痛擊;或者,建州派了舒爾哈齊到北京來朝貢,給了「宴賞」——像是承平歲月里的一些點綴,卻不曾有人意識到,這承平的歲月其實只是福壽膏的煙幻化成的假象。

當然,整個的大明朝廷也並非全然無事要忙,尤其是兵部,大小官員們的工作並不輕鬆;朝鮮的戰事雖然已經決定了「講和」、「封貢」,所派遣的正、副使臣也已經準備出發,任務還未完成,有待處理的事務仍然多得不得了;四川播州征剿楊應龍的戰事也已經展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承辦這件事的幟員便忙得連喘口氣的時候都沒有了。

赴日本主持封貢大典的正使遴選了臨淮候李宗城 ,副使則遴選了都指揮楊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