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詞解釋

有關名詞解釋部分的曆法說明:在最後一名男性兩儀師死後的大約兩個世紀里,托瑪歷(由托瑪·德亞米德制定)一直被廣泛採用。它所記錄的時間範圍被稱為「滅後紀元」,簡稱為「滅紀」。由於大量典籍和記載在獸魔人戰爭中遭到損毀,所以在那場戰爭結束時,關於原有曆法的確切紀元引發了許多爭論。於是,為了慶祝人類世界擺脫獸魔人的威脅,並準確記錄人類重獲和平的每一年,加扎的提亞姆制定了新的曆法,這段曆法持續的年代被稱為「自由紀元」,簡稱為「自由紀」。這種加扎歷在獸魔人戰爭後的二十年里,普及到了人類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亞圖·鷹翼曾經試圖以他的帝國建立,為紀元制定一套新的曆法,叫帝國曆。但這件事現在只有歷史學家們還有可能知道了。在百年戰爭所帶來的死亡和破壞之後,海民學者烏侖·丁·朱拜·翔鷗制定了新的曆法,並由塔拉朋的法芮德帕那克予以發布。法芮德歷記錄了從百年戰爭的突然終結一直到現在的年代,這段時間被稱為「新紀元」,簡稱為「新紀」。

埃斐英(Aelfinn):一個種族,在外形上大體和人類相近,只是有許多蛇的特徵。他們會回答提問者的三個問題,而且無論是什麼問題,他們的答案永遠都是正確的,只是這些答案通常都語焉不詳。而如果向他們提出關於暗影的問題是極為危險的。他們真實的所在地一直是個謎,但任何人都能通過一件特法器拜訪他們。這件特法器本來為梅茵人所擁有,不過近年來一直被放置在提爾之岩中。有報告指稱,透過根結之塔也能找到他們。他們說的是古語,會向來訪者提到條約和協議,並詢問來訪者是否攜帶著鐵、樂器和能夠引火的東西。

阿拉多曼(Arad Doman):毗鄰愛瑞斯洋的國家,首都是班達艾班。目前,宣稱效忠於轉生真龍的人在這個國家內部挑起的戰爭和其他內戰,使阿拉多曼飽受蹂躪。在阿拉多曼,建國時的貴族後代與在後世年代中崛起的貴族不同,他們被稱為傳承貴胄。阿拉多曼的統治者(男性或女性國王)由各商業公會的領袖們組成的議會(商人集議會)選出。這些領袖幾乎全都是女人。國王候選人必須來自貴族,不能是商人,被選為國王后,即終身為王。在法律上,國王有著絕對的權威,但只要商人集議會中四分之三的成員達成一致,即可將其廢黜。阿拉多曼當前的統治者是亞撒拉姆·薩義德·奧瑪達,奧瑪達領主,奧瑪達家族家主。

殉道使(Asha''man):(一)古語中「衛士」或「守護者」之意,且其中帶有強烈的捍衛真理和正義的含意。(二)一批轉生真龍追隨者的自我稱謂,同時也代表這些殉道使的最高等級。這些男人前往現在被稱作黑塔的地方,學習導引。雖然導引對男性而言危機重重,但這些男人之中有許多仍然夢寐以求地想要操控至上力,也有一些人留在黑塔,只是因為他們通過了掌握至上力的測試,所以他們必須在被至上力殺死前學會控制至上力。他們接受的訓練不只包括使用至上力,還包括劍術和徒手搏擊。殉道使穿著純黑色的安多風格高領制服,根據掌握至上力的程度被分為三個等級。最低一級是士兵,身穿安多風格的普通高領外衣。第二級是獻心士。獻心士的外衣領子上別著一枚銀制劍徽作為標記。最高一級才是殉道使。他們的衣領一側別著劍徽,另一側別著一枚塗金紅色琺琅釉的龍形徽章。兩儀師為了避免過快掌握至上力而產生的危險,往往會盡量延長訓練期,但殉道使從一開始就全力加快訓練速度,特別是在利用至上力作為武器的方面。他們所有的日常工作和雜務都要用至上力完成。這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在白塔中,每一起初階生因意外身亡或毀斷的案例都會被膽戰心驚地談論許多年;而相當數量的殉道使士兵會在訓練中死亡或毀斷。殉道使的出現以及他們和轉生真龍的關係,讓兩儀師們開始重新評估馴御的必要性。不過許多兩儀師完全沒有改變她們的觀點。雖然有許多女人,其中也包括許多妻子在得知她們的男人開始導引後都逃走了,但黑塔仍然有許多有婦之夫。他們就像護法被約縛於兩儀師那樣和他們的妻子建立了一種連結。同樣是這種約縛,最近已經被用於約縛被俘的兩儀師,雖然這往往是強迫的。一些殉道使也受到兩儀師的約縛。她們使用的是傳統的護法約縛。統率殉道使的是馬瑞姆·泰姆。他自稱為「米海峨」。這個詞在古語中是「領導者」的意思。

愛凡德梭拉(Avendesora):古語中的「生命之樹」,位於魯迪恩。

血匕首(Bloodknives):一支霄辰精英部隊。每一名血匕首都裝備著一件特法器,能夠強化他們的力量和速度,並讓他們被包裹在黑暗之中。這件戒指形狀的特法器在接觸到血匕首的一滴血時就會被啟動,然後,它會緩慢地吸取其宿主的生命,宿主往往會在數十日內死亡。

褐宗理事會(Brown Ajah cil):褐宗的最高管理者不僅僅是一位首腦,而是一個理事會團體。現在白塔中這個理事會的領袖是結蘇·比拉爾,其餘成員是誰,還不清楚。

元帥(Captain-General):(一)安多女王衛兵的最高軍事長官,現在擁有這個頭銜的是柏姬泰·塔荷琳。(二)綠宗首腦的稱號。這是只有綠宗兩儀師才知道的秘密。現在擁有這個身份的是白塔中的安羅娜·巴斯丁。

凱蘭鐸(Callandor):非劍之劍,禁忌之劍,一把被收藏在提爾之岩城堡里的水晶劍。它是一件強大的男性超法器,只有在提爾之岩陷落時,它才會被從城堡的石之心大廳里拿出來,這也是真龍轉生和末日戰爭來臨的重要預兆之一。它有一些重大的缺陷:缺乏讓超法器能夠安全使用的保障,並且會強化污染效果。它還被懷疑有其他的缺陷。

聖光之子(Children of the Light):一個擁有極端嚴格信仰的集團,他們的目標是剿滅所有暗黑之友並擊敗暗帝。聖光之子在百年戰爭期間由羅賽爾·曼提拉建立,目的是對抗日益猖獗的暗黑之友。它在隨後的戰爭期間演化成一個完全的軍事組織,絕對堅持他們的信條,堅信只有他們才了解正義與真理。他們痛恨兩儀師,並且將所有支持或是與兩儀師友好的人們視作暗黑之友。人們在背後稱呼他們為白袍眾。這個稱呼也被他們自己所蔑視。他們的正式總部在阿瑪迪西亞的阿瑪多。但在霄辰人攻陷那座城市後,他們被迫離開那裡。為了給自己的繼母摩格絲報仇,加拉德·達歐崔在決鬥中殺死艾阿蒙·瓦達,也因此成為聖光之子的最高領袖指揮官。瓦達之死導致了聖光之子的分裂。加拉德率領其中一支,另一支則追隨拉丹姆·埃桑瓦——聖光之手,至高裁判者。他們的徽記是個在白色背景中的金色太陽。

統一(solidation):當亞圖·鷹翼派遣的遠征軍在他的兒子盧賽爾的率領下登陸霄辰時,他們發現那片陸地分裂成許多狡詐陰險的國家,頻繁地彼此攻殺,而在幕後控制這些國家的多是一些兩儀師。這裡沒有相當於白塔的組織,兩儀師們一心謀求自己的權力,濫用至上力。她們結成一個個小團體,彼此對抗。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兩儀師這種對個人利益的貪婪,和由此導致的小國之間連綿不斷的戰爭,讓來自愛瑞斯洋東邊的遠征軍以及其後代能夠征服這一整片大陸。這場征服戰爭一直延續到遠征軍的子嗣也變成了霄辰人,並最終完全佔領霄辰,前後一共持續了超過九百年。此一過程即被稱為統一。

貨幣流通(currency):經過許多個世紀的貿易後,世界各地的貨幣標準都趨於同化:克朗(最大尺寸的硬幣)、馬克(俗稱「角子」)和便士(俗稱「子兒」)。克朗和馬克以金或銀鑄造,便士則是銀或銅。銅便士也經常被稱為「銅子兒」。但在不同地方,同一等級的硬幣無論是尺寸或重量都會有所差別。即使在一個國家裡,不同的統治者也會鑄造不同大小輕重的錢幣。因為貿易的關係,許多國家的錢幣幾乎能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因此,銀行家、借貸人和商人們全都會用天平來判定錢幣真正的價值。就算是很大量的錢幣也會被仔細稱重。

最厚重的錢幣來自安多和塔瓦隆。在這兩個地方,錢幣兌換比率為十枚銅便士等於一枚銀便士;一百枚銀便士等於一枚銀馬克;十枚銀馬克等於一枚銀克朗;十枚銀克朗等於一枚金馬克;十枚金馬克等於一枚金克朗。與之相對,在阿特拉,因為更大的錢幣所包含金銀更少,所以兌換比率為十枚銅便士等於一枚銀便士;21枚銀便士等於一枚銀馬克;20枚銀馬克等於一枚銀克朗;20枚銀克朗等於一枚金馬克;20枚金馬克等於一枚金克朗。

唯一的紙幣只有債券。債券由銀行家發行並擔保,每張債券都代表著一定數量的金銀。因為城市之間的遙遠距離,從一地到另一地需要很長的時間,以及長途旅行對經營造成的困難,一張債券也許能在靠近發行銀行所在地的城市得到全額兌換,也可能在更遠的城市只能兌換到更少的金銀。一般來說,進行長途旅行的人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