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詞解釋

殉道使(Asha''man):①古語中「衛士」或「守護者」之意,且其中帶有強烈的捍衛真理和正義的含意。②一批轉生真龍追隨者的自稱。這些男人前往現在被稱作黑塔之地,學習導引。雖然導引對男性而言危機重重,但這些男人之中有許多仍然夢寐以求地想要操控至上力。也有一些人留在黑塔只是因為他們通過了掌握至上力的測試,所以必須在被至上力殺死之前學會控制至上力。他們接受的訓練不止包括使用至上力,還包括劍術和徒手搏擊。殉道使穿著黑色的制服,根據掌握至上力的程度被分為三個等級:最低一級是士兵;第二級是獻心士,獻心士的外衣領子上別著一個銀制劍徽做為標記;最高一級才是殉道使,他們的衣領一側別著劍徽,另一側別著一個塗金紅色琺琅釉的龍形徽章。兩儀師為了避免過快掌握至上力而產生危險,往往會盡量延長訓練期,但殉道使從一開始就全力加快訓練速度,特別是在利用至上力作為武器方面,這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在白塔中,每一起初階生因意外而亡或毀斷的案例都會被膽顫心驚地談論許多年;而相當數量的殉道使士兵會在訓練中死亡或毀斷。殉道使的出現,以及他們和轉生真龍的關係讓兩儀師們開始重新評估馴御的必要性。不過許多兩儀師完全沒有改變她們的觀點。雖然有許多女人,其中也包括許多妻子在得知她們的男人開始導引之後都逃走了,但黑塔仍然有許多有婦之夫。他們就像護法被約縛於兩儀師那樣和他們的妻子建立了一種連結。同樣是這種約縛,最近已經被用於約縛被俘的兩儀師,雖然這往往是強迫的。

沉默之女(Daughters of Silence):在白塔超過三千年的歷史中,因為各種原因被排除在白塔之外的女人,往往不甘於接受這樣的命運,她們試圖聚在一起,結成組織。至今為止,絕大多數這樣的組織都被白塔驅散了。白塔一旦找到這樣的組織,就會對組織成員進行公開的嚴厲懲罰,好讓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行為的後果。最後一個被驅散的這種組織自稱為沉默之女,她們之中有兩名被驅逐出白塔的見習生。這兩名見習生聚集了二十三名女子,對她們進行訓練。這些人都被帶回白塔,接受了懲罰,而那二十三人被記入初階生名冊,但其中只有一個人最終得到了披肩。

真龍信眾(Dragonsworn):對於轉生真龍支持者的稱謂。一般使用這個稱謂來稱呼他們的,都是反對轉生真龍或是想要保持中立的人。實際上,有許多被冠以這個稱謂的人從不曾向轉生真龍立下過效忠的誓言,那些人往往只是一些強盜,他們希望用這個名號恐嚇人群,鎮壓反抗。有許多暴行都被歸罪到被稱為真龍信眾的人身上。

天空之拳(Fists of Heaven):霄辰步兵的一支,騎乘被稱為巨雷肯的飛獸投入戰場。因為巨雷肯承載力量的限制,所以他們無論男女,只裝備輕型盔甲和武具,而且個子都很矮小,但他們被認為是霄辰軍隊中最強悍的戰士。他們的作戰方式基本上是奇襲,在敵人後方發動襲擊。讓士兵迅速投入戰場上的關鍵點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奉義徒(gai''shain):在古代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在戰鬥中誓守和平」。一名在戰鬥中被其他艾伊爾俘虜的艾伊爾人依照節義的要求,要在一年零一天的時間裡恭敬地侍奉俘虜他的人,在此期間,他不能碰觸武器,不能做任何與暴力有關的事。智者、鐵匠、十歲以下的孩子和有十歲以下孩子要撫養的女人不能被當作奉義徒。自從艾伊爾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奉行葉之道以後,許多奉義徒在一年又一天之後仍然拒絕脫下白袍。另外,雖然律法一般嚴格的傳統規定不奉行節義的人不能成為奉義徒,但沙度艾伊爾已經開始強迫凱瑞安人和其他戰爭中的俘虜穿上奉義徒的白袍。而且許多沙度艾伊爾相信,因為這些人不奉行節義,所以不需要讓他們在一年又一天之後脫下白袍。

白塔評議會(Hall of the Tower):兩儀師的立法機構。傳統上,評議會需要由七個宗派中每個宗派的三名守護者組成。現在,白塔中的評議會沒有藍宗守護者;反叛兩儀師中的評議會沒有紅宗守護者。根據法律,玉座在白塔的權力是絕對的,但實際上,玉座的權力一直取決於她如何領導、操控以及壓制評議會,因為評議會有許多方法可以抵制玉座的一切計畫。評議會通過決議的方式有兩種:少數一致和多數一致。多數一致需要所有出席的姐妹表示同意,舉行一次評議會至少需要十一名姐妹,而且每個宗派都要有姐妹出席。唯一的例外就是當需要通過的決議是廢黜玉座或撰史者時,玉座和撰史者原先所在的宗派將不會得到通知,直到評議會結束,決議得到執行。要通過少數一致決議時也必須至少有十一名姐妹出席,但不必每個宗派都有成員參加,而且只需要三分之二的姐妹同意,決議就能通過。如果討論的決議是白塔對外宣戰,也只需要少數一致即能通過,但必須是所有宗派都有成員出席。宣戰決議是少數幾個許多人認為需要多數一致才能通過,卻仍然執行少數一致通過的決議種類之一。玉座能免除任何宗派守護者的職位,也就是說,玉座能同時免除所有守護者。玉座的這個權力當然一直被評議會警戒著。不過這種事極少發生,因為只是在傳統上被免職的姐妹不應該再次成為守護者,但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定宗派不能重新選定被免職的姐妹回到守護者的位置上。這樣的事件據信在白塔三千年的歷史上只發生過四次,其中兩次導致評議會完全或是幾乎完全重組。另外兩次則使當時的玉座遭到流放。

節義(ji''e''tob):在古代語中,這個詞的意思是「榮譽和義務」,或者是「榮譽和責任」。它是一種伴隨著艾伊爾生活的複雜符號,大概要用整整一書架的卷冊才能解釋清楚。舉例而言,在戰鬥中取得榮譽的方法有許多種:殺戮獲得的榮譽最小,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殺戮;能獲得最多榮譽的辦法是徒手碰觸到一個武裝的,而且是活著的敵人,同時又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在這兩種方法之間的方法是讓敵人成為奉義徒。或者另舉一個例子:羞恥在節義的概念中也有許多層次,其中許多層次比疼痛、受傷甚至是死亡更可怕。再舉一例:義,或者可以被稱之為義務同樣有許多層次,但即使是最小的義也必須嚴格遵循。艾伊爾人即使蒙受羞恥,也不能違背義。對於外人而言,遵循義務就不像艾伊爾人那麼重要了。

家人(Kin):即使在兩千年以前的獸魔人戰爭時期(約滅紀1000至1350年),白塔仍然在繼續它的律法,驅逐無法通過試煉的女子。這些女子中有一部分在戰亂中害怕回到家去,便逃到了巴萊斯塔(靠近今天的艾博達)躲避戰火。她們自稱為家人,一直隱藏在暗中,並為其他被白塔驅逐的女子提供蔭庇。隨著她們不斷與離開白塔的女子取得聯繫,在她們的聯繫範圍里也逐漸包括了從白塔逃亡的人。為了也許永遠不再有人知道的原因,家人開始接納白塔的逃亡者,但她們會竭盡全力不讓這些女孩對家人有任何了解,直到她們確信兩儀師不會再追緝她們。畢竟,所有人都知道,白塔的逃亡者遲早都會被白塔捉回去。家人知道,除非她們絕對秘密地保留這些逃亡者,否則家人本身也會遭到嚴厲地懲罰。家人不知道的是,白塔的兩儀師幾乎從一開始就知道她們的存在,但因為忙於應對獸魔人戰爭,她們無暇處理這個秘密組織。當獸魔人戰爭結束的時候,白塔意識到扼殺家人也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在這以前,無論白塔如何宣傳,實際上大批的逃亡者確實能逃避白塔的追捕。但當家人開始幫助逃亡者的時候,白塔便確切地知道了逃亡者會逃向何處,於是白塔就能捉住十分之九的逃亡者了。家人為了隱藏自己的存在和人數,便在巴萊斯塔(以及後來的艾博達)四處移居,從不在一個地方停留超過十年,以免有人注意到她們衰老的速度遠遠慢於常人。正因為家人如此低調,所以白塔相信家人的規模很小。為了利用家人作為誘捕逃亡者的陷阱,白塔決定繼續保留家人,而不是像處置歷史上其他類似的團體。維持家人存在的這個秘密,只有正式的兩儀師才知道。家人沒有律法,但她們會奉行一部分初階生和見習生的紀律,並為了保護自己的秘密而建立了一些規矩。她們嚴格地對團體內所有成員實行這些紀律和規則,也許家人從一開始就是這樣。最近,兩儀師和家人開始建立起公開的聯繫,但只有屈指可數的一些兩儀師知道這件事,而這些兩儀師因此遭遇了不少震驚,比如家人的數量是兩儀師的兩倍,有一些家人比獸魔人戰爭以來最長壽的兩儀師還要年長上百歲。家人組織的公開化,對於兩儀師和家人自身而言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現在仍然無法完全明了。

女紅社(Knitting Circle):家人組織的管理團體。因為家人們並不知道兩儀師如何安排自身內部的管制階層——只有見習生在通過接受披肩的試煉之後才能了解這些信息,所以家人並沒有以導引至上力能力的強弱決定組織內成員的位階,而是非常看重年紀的長幼,年長的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