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深切懷念馬明方 憶馬老二三事

宮時中

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馬明方同志因受林彪、「四人幫」長期殘酷迫害和折磨,含冤逝世於1974年8月13日,距今已26年了。現在,後來者為他立傳紀念,我就我所知道的馬老,談些沒有忘卻的事,以志緬懷。

1950年2月到1957年1月,我在中共陝西省委辦公廳秘書處工作期問,先後接觸過幾位主持省委全盤工作的領導同志。其中歷時較長印象很深的要數馬明方同志。他是解放後我省第一任省委書記和第一任省人民政府主席。從1950年1月開始任職到1952年離任,他在陝西連續工作了三年。這三年是新的陝西歷史上一段崢嶸歲月。我省新的社會發展基礎,可以說就是在這個期間初步奠定的。

省委成立,面臨著一個百廢待舉的局面。舊社會的污泥濁水需要清除,舊政權留下來的爛攤子需要清理,各項工作都得從頭做起。「萬事開頭難」。當時首先碰到的是全省範圍的嚴重程度不同的春荒,包括關中地區在內,大量的農民群眾沒有糧吃或處於青黃不接之時。馬明方同志清醒地看準了這是一件關係廣大群眾生計的大事,明確提出:1950年春季全省的各項工作必須以生產救災為中心,各級黨政和省級各部門都必須配合這個中心做好本身的其他工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省委及時出台了幾項具體政策,通過各級黨政和電台、紙以及張貼布告的辦法,宣傳到家喻戶曉;同時動員各級幹部下鄉去和群眾共商度荒辦法。我記得那時省委出台的政策有誰種誰收,不準荒蕪一分耕地;自由借貸,有借有還;修渠築路,以工代賑;穩定物價,由國家向市場投放糧食等等物資,都是深受群眾歡迎的救災措施。上發動群眾生產自救,影響人心不定的春荒順利地度過了,實現了省委三令五申不準餓死一個人的要求。首戰告捷,鼓舞了幹部,安定了人心,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並給後來的經濟恢複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解放初期,百廢待興,醫治戰爭創傷、恢複經濟的頭緒很多,其間有必須集中進行的土改、查田定產、鎮反、三反、五反、整黨以及抗美援朝等等。這許多量大面寬的一個接著一個的繁重任務,在中央正確領導和馬明方同志為首的省委主持下,有廣大幹部群眾的努力和支持,都是一個個順利地完成了任務。我記得那時省委班子里他的幾個得力的副手,有的中央任命後因故從未到職,有的任職時間短,長期離職療養,全省黨政軍民諸方面的重大事情,可以說全繫於他的一身。但他勇挑重擔,任勞任重,同省委在職的一班人一起,把全省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得既中心突出,又配合得當。短短几年中,全省形勢是一派政通人和,民心思進的局面。我當下放幹部十年回省工作至今,常常接觸到一些過去的熟人,談論起來幾乎異口同聲:50年代初期那幾年是令人難忘的一段美好時光。

馬老主陝期間付出他的心血最多的,我以為莫過於他狠抓土改的全過程。

土改準備工作是配合春季生產救災一起開始的。除了組織調查農村各階層土地佔有情況外,他主要抓住政策研究和幹部訓練兩個環節,始終沒有鬆手,並選派幹部搞好土改試點。從各級分工訓練土改幹部,組織學習中央土改政策,到學習中聯繫實際提出全省土改實施方案馬老帶領省委一班人作了大量周密細緻的工作。在討論土改中動不動富農財產的問題時,他多次開會研究,權衡利弊得失。我記得有一次他在省委常委會上說了這樣一席話:土改動不動富農的財產,現在並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要著眼是否有利於保護和團結中農的問題,特別是土改以後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的問題。我們過去在老區搞土改,動了富農的財產,往往傷害到中農利益,反而孤立了貧僱農;嚴重的後果是土改後人人怕冒尖,生產積極性不高,生產上不去,有些地方生產還倒退,最終吃虧的是農民群眾自己和整個社會。他高瞻遠矚,以充分的理由統一了大家的思想認識,堅持了中央在土改中不動富農的政策,從源頭上保證了全省土改的平穩健康進行。

為了動員全黨把以土改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做好,省委報請西北局批准,決定於1950年8月間在西北大學大禮堂(利用該校暑假空隙)召開了全省第一次黨代表會議。大會主題是討論全省土改實施方案。為準備大會報告,負責起草文稿的寫作班子,忙前忙後作了認真的研究和草擬。可是他看了之後幾經討論修改,仍覺得不大滿意,最後他決意親自動手撰寫。這時大會開幕日期迫近,他排除一切干擾,冒著盛夏的高溫,獨自坐在辦公室夜以繼日地寫稿定稿。那時防暑降溫條件極差,談不上空調,連個電風扇也沒有。有一天,我去送一個急件給他,只見他正在汗流浹背地埋頭疾書。上身只穿著一件無袖無領的汗衫,桌子一邊放著一把扇子,另一邊放著一條濕漉漉的毛巾,一邊擦汗一邊工作。此刻,我不忍耽誤他一分鐘的時間,很快放下文件,只聽他「嗯」了一聲後,即刻退出。這一情景曾使我深受感動,至今記憶猶新。關中土改初期,馬老在視察土改進展情況中,發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其中比較嚴重而帶普遍性的問題,是許多參加土改工作的新幹部不會做群眾思想發動工作,做事往往包辦代替,搞形式主義。有的開雞叫會,講空洞冗長的話;有的照本宣科,不作講解,收效甚微。對此,他首先要求領導幹部應重視及時予以糾正,否則會影響到群眾發動不深入,走過場;其次親自寫成《論土地改革中群眾工作的兩種立場和兩套做法》一文,除在《群眾日報》公開發表外,並印成小冊子發給土改幹部閱讀討論。文章一方面揭示和分析了這種不良傾向的表現形式和產生的根源;另一方面提出了來自實際的一些好的作法和經驗,供土改幹部邊學邊改。馬老帶頭深入實際指導工作,對各級幹部鼓舞教育很大,促進了土改群眾運動不斷廣泛深入地發展。

全省土改從1950年秋季開始至1952年底基本完成。運動中雖然也難免出現一些問題,但從總體上說,是既健康平穩又廣泛深入地一次農民翻身運動,是我省民主改革中最有深遠歷史意義的一次群眾運動。地主階級被推翻,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解放。以關中地區為例,儘管地主佔有土地的比重不比江南等地大,但據統計:仍有佔總人口51%的農民在土地、糧食、廢除高利貸債務等方面獲得了利益。經過土改,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農民生產收入增加,政治覺悟提高,大量青年農民自願報名參軍抗美援朝。原來凋敝的農村面貌欣欣向榮。現在越來越可以看得清楚,社教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否定我省土改或說土改不徹底的極左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也證明馬明方同志當年是忠實、正確地貫徹執行了黨中央關於在新區實行土地改革的方針政策的。馬明方同志為陝西人民奉獻的光和熱是永存的。

(2000年12月30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