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一、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宣傳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意義

樊為之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黨的宣傳教育工作為其傳播馬克思主義,推進中國革命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西北革命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和西北革命的主要領導人都高度關注宣傳文化工作。劉志丹早在甘肅隴東從事革命根據地創建活動的時期就編寫了「苛捐雜稅,官逼民反;大家起來,實行共產」的唱詞教給民問藝人宣傳革命,通過隴東老曲子藝人的演唱,傳遍了隴東地區,為後來建立革命根據地做了有力的宣傳鼓動工作。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和南梁革命根據地的不同時期都積極致力於宣傳教育文化工作,用黨的宣傳工作去教育引導群眾,傳播、普及了馬克思主義和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水平,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積極性,這一工作的大力開展,對革命根據地的開創、建設和鞏固都產生了重要作用,對後來陝甘寧邊區的建設做了重要的群眾動員工作。

陝甘紅軍游擊隊在照金等地的宣傳工作對於提高群眾覺悟,建立黨在那裡的群眾基礎,為開闢照金根據地創造成熟條件作出了重要貢獻。1932年陝甘紅軍游擊隊佔領龍家寨以後,集中於照金、香山地區,一方面加強部隊訓練,一方面深入村寨,開展群眾工作。「當時,部隊幹部戰士挨家逐戶地到群眾家裡,促膝談心、啟發階級覺悟,宣傳土地革命與蘇維埃運動,組織分糧鬥爭,獲得群眾熱烈擁護。……李妙哉原是陝甘紅軍游擊隊的一個大隊政委,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尤擅長做群眾工作。廟灣戰鬥後,劉志丹從創建根據地的長遠目標著想,派他到芋園進行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工作,李妙哉不負期望,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終於在芋園紮下根,建立黨在芋園的群眾基礎,這樣,開闢照金根據地的條件日趨成熟了。」在建立和鞏固照金革命根據地過程中,照金地區人民群眾和農民游擊隊緊密配合主力紅軍行動,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後有三十多名優秀子弟參加了主力紅軍,有百餘名熱血男兒、英健婦女參加了地方游擊隊。他們中許多人在保衛根據地的鬥爭中獻出了年青生命。照金群眾還積極開展支前活動,男人們不分晝夜為部隊運糧送草、修建工事、打造堞牆,婦女們任勞任怨,為部隊趕做軍鞋、磨面制粉、做飯洗衣。」人民群眾對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其中黨的宣傳教育工作發揮了顯著作用。

南梁革命根據地非常重視開展宣傳工作,通過黨的宣傳工作教育和引導群眾,啟發群眾覺悟,鞏固了紅色政權的革命基礎。

陝甘邊黨組織和政府將在群眾中間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看做做好組織群眾的重要工作,中共陝甘邊特委在《陝甘邊特委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陝甘邊區黨的任務》中提出:「要在深刻的宣傳鼓動過程中組織災民聯合會,並且要保證無產階級的領導權,……要地方黨的同志和群眾對婦女群眾深刻的宣傳鼓動,以組織擁護紅軍的洗衣隊、慰勞隊、縫衣隊。」陝甘邊根據地黨、政府和幹部群眾對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視和投入,推動了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

首先宣傳教育工作在動員人民群眾參加革命、配合軍事鬥爭中起到積極作用,為建設南梁革命根據地創造了條件。南梁蘇維埃政府成立之前,紅軍的革命幹部就深入南梁地區的道川,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宣傳南方蘇區革命的大好形勢,講地主的剝削和壓迫,講軍閥和民團的暴行,大大啟發了廣大農民的階級覺悟和革命思想。在農民紛紛要求擺脫階級壓迫和剝削的基礎上,他們領導南梁地區村村組織農民聯合會,組成了赤衛隊,為建立政權創造條件。

根據地領導人親自參加宣傳教育工作,將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工作密切結合,有效地發揮了宣傳教育工作的作用,推進了革命工作的開展。在軍事鬥爭的基礎上,習仲勛、張秀山、張策等到南梁地區積極開展黨、政、軍工作,甚至挨家挨戶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建立了僱農工會、貧農團、赤衛隊、少先隊、婦女會等群眾組織,並且在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和武裝群眾的基礎上,先後在白馬廟川、玉皇廟川、小河溝川、豹子川、二將川以及保安的五保川、義正川等地建立區鄉一級的革命委員會。以後又逐步建立了南區、慶陽、淳耀等縣一級的革命委員會和華池等縣一級的蘇維埃政府。為建立整個邊區的革命政權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利用各種形式,對廣大群眾全面進行宣傳教育工作是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宣傳工作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經驗。南梁政府成立後,專門成立了文化委員會,由蔡子偉任文化委員長。每逢傳統節日或慶祝戰鬥勝利,文化委員會充分利用平涼曲子、隴東老曲子、隴東道情、快板等文藝形式,組織軍民演出「鬧紅」節目,宣傳革命。另外,蘇維埃政府還組織宣傳隊下村串戶,利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如給荔園堡群眾教唱革命歌曲「窮苦大眾一條心,跟上紅軍鬧革命,打土豪呀分田地,窮人能過好光景,嗨嗨呀呼嗨,窮人能過好光景」,宣傳窮人受苦挨凍的根由,提高群眾的思想覺悟,動員他們參加革命。做好婦女宣傳教育工作是南梁革命根據地深入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舉措。南梁蘇維埃政府的首任婦女委員長張景文,積極投身到黨的宣傳教育工作中去。她親自編唱鼓勵婦女解放,參加革命的信天游「婆姨女子放開腳,長發剪成短毛蓋,男當紅軍女宣傳,革命勢力大無邊」,帶領開展婦女工作,宣傳婚姻自由,開展婦女放足,動員婦女走出家門,參加生產和工作。在她的影響下許多姑娘、婆姨走出家門參加了革命工作。

各級黨和西北革命根據地領導人在陝甘邊革命活動開展過程中高度關注軍隊中的教育工作,1934年7月中共陝甘邊特委作出的《陝甘邊特委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陝甘邊區黨的任務》中就明確指出:「要擴大軍隊,必須鞏固部隊。鞏固部隊的辦法除了加強黨的領導外,最主要的是加緊教育訓練,今後各連隊的政治人員,一方面按照政治課程去教育,另外必須組織列寧室、識字班、政治研究會等以提高戰士的政治水平。同時,特委責成革命委員會在後方開設軍事政治學校,以訓練大批的軍政幹部,這一任務在目前擴大部隊開展游擊運動的過程中最為迫切。」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人對於軍事教育在擴大和鞏固軍隊,保衛革命根據地中的作用有著深刻的認識,並身體力行參加軍事教育活動,從而有利地推動了艱苦戰爭環境中根據地軍事教育事業的發展。1932年1月西北反帝同盟軍成立後,劉志丹就在部隊中開辦了軍政幹部訓練班。1933年又創辦了隨營學校,既學習軍事知識,又掃盲識字。1934年3月,南梁蘇維埃政府成立後,隨營學校在南梁改辦為紅軍幹部學校,動開展過程中高度關注軍隊中的教育工作,1934年7月中共陝甘邊特委作出的《陝甘邊特委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陝甘邊區黨的任務》中就明確指出:「要擴大軍隊,必須鞏固部隊。鞏固部隊的辦法除了加強黨的領導外,最主要的是加緊教育訓練,今後各連隊的政治人員,一方面按照政治課程去教育,另外必須組織列寧室、識字班、政治研究會等以提高戰士的政治水平。同時,特委責成革命委員會在後方開設軍事政治學校,以訓練大批的軍政幹部,這一任務在目前擴大部隊開展游擊運動的過程中最為迫切。」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人對於軍事教育在擴大和鞏固軍隊,保衛革命根據地中的作用有著深刻的認識,並身體力行參加軍事教育活動,從而有利地推動了艱苦戰爭環境中根據地軍事教育事業的發展。1932年1月西北反帝同盟軍成立後,劉志丹就在部隊中開辦了軍政幹部訓練班。1933年又創辦了隨營學校,既學習軍事知識,又掃盲識字。1934年3月,南梁蘇維埃政府成立後,隨營學校在南梁改辦為紅軍幹部學校,後學校遷址豹子川張岔烏鴉寺,改名「陝甘邊區軍政。幹部學校」,成為一所培訓紅軍幹部和地方幹部的軍政學校。劉志丹兼任校長,習仲勛兼任政委,吳岱峰任副校長主持日常工作,馬文瑞、蔡子偉等為教員。學校「住房全部是土窯洞,有些是在幹校成立後,學員們自己動手挖成的,門窗因陋就簡,用木材和木棍做成,室內盤土炕。……學員主要來自部隊中下級幹部,還有少量地方幹部。沒有什麼正規的教室和教材,給每人髮根鉛筆和一點麻紙,教員在台上講或在黑板上寫,學員們做筆記。幹校的生活也很簡單,主食是黃米,蔬菜很少,但羊肉常常吃,大家叫它『黃米杠子爛羊肉』,生活得很愉快」。學校開設政治、軍事、語文、政權建設等課程。當時軍事課由劉志丹親自講授,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學員的軍事素養和有關游擊戰爭的知識水平。吳岱峰、馬文瑞、蔡子偉等分別教授政治、語文、政權建設等課程。學校共辦了三期,第一期1個月,第二期70多天,第三期3個月,共培訓軍政幹部322名,被分配到紅軍、游擊隊、赤衛軍和邊區政府工作,都成了陝甘紅軍和南梁根據地的中堅,有效地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