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〇七、劉志丹與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王晉林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在黨的領導下,經過極其艱苦曲折的鬥爭,成功地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並最終與陝北根據地統一發展成為西北革命根據地。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西北地區創建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也是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不僅開創了西北地區革命鬥爭的新局面,也為黨中央和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為黨中央把中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提供了條件。

劉志丹是陝甘紅軍和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劉志丹在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堅持走「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創造性地把毛澤東紅色政權理論和陝甘邊革命鬥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和創建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結合起來,創建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最終發展為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劉志丹為代表的陝甘邊黨和紅軍及其領導核心,在創建和發展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以大局為重,始終堅持革命,為西北革命和紅軍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劉志丹同志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大革命失敗後,中共陝西省委按照黨的指示,在陝甘地區先後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和武裝暴動,開始了以革命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的鬥爭,但是這些武裝起義和兵運工作大都失敗了。多次組織與參與陝甘地區武裝起義和兵運工作的劉志丹,在深刻總結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後認識到,在同強大的敵人進行鬥爭時,必須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必須建立革命根據地。因此,他決心走井岡山的道路,要在陝甘邊區創建一塊紅色根據地。劉志丹曾經沉痛地對習仲勛說:「幾年來,陝甘地區先後舉行過大大小小几十次兵變,都失敗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軍事運動沒有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沒有建立起革命根據地。如果我們像毛澤東那樣,以井岡山為依託,搞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逐步發展擴大游擊區,即使是嚴重局面到來,我們也有站腳的地方和迴旋的餘地。現在,最根本的一條,要有根據地。」

從1931年秋季開始,劉志丹等根據毛澤東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在陝甘邊地區積極地組建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創建紅色政權的鬥爭,以完成黨中央提出的「在積極開展當地的游擊運動中,創立新的紅軍隊伍及陝甘邊蘇維埃」的任務。1931年9月,劉志丹和馬錫武來到陝甘邊界的隴東南梁地區,開展創建革命武裝和革命根據地的實際工作,在合水縣倒水灣會聚當地的三支農民武裝進行整編,建立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裝——南粱游擊隊,揭開了在陝甘邊地區為創建革命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的序幕。不久,南梁游擊隊先後改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陝甘紅軍游擊隊,堅持在子午嶺山區開展游擊戰爭和創建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2年3月下旬,陝甘紅軍游擊隊在正寧縣縣城以南寺村塬地區,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召開了由寺村塬等72個村五六百農民參加的農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正寧寺村塬革命委員會,李傑夫任主席。陝甘邊區第一個紅色政權由此誕生。寺村塬革命委員會的成立,也標誌著陝甘邊地區第一塊游擊根據地的建立,是陝甘邊區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最初實踐。但由於陝西省委負責人杜衡的「左」傾錯誤領導和時任游擊隊政委李艮的錯誤指揮,陝甘紅軍游擊隊幾遭損失,被迫轉入外線鬥爭。隨後不久,初創的寺村塬游擊根據地喪失。

寺村塬游擊根據地喪失後,劉志丹等根據陝西省委的指示,指揮由陝甘紅軍游擊隊改編的紅二十六軍第二團,在陝甘邊界地區積極開展了創建以照金為中心的根據地的鬥爭,迅速開闢了照金根據地。1933年4月5日,中共陝甘邊特委在照金召開陝甘邊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陝甘邊革命委員會,下設土地、「肅反」、經濟、內務、文教等委員和赤衛軍總指揮部,以薛家寨為中心的照金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正當游擊戰爭蓬勃發展和照金根據地日益擴大之際,杜衡再次極力推行「左」傾冒險錯誤。6月下旬,他不顧劉志丹等同志的反對,專斷地強令紅二十六軍南下渭華地區。在優勢敵軍的進攻下,紅二十六軍在終南山區遭到了幾乎全軍覆沒的慘重失敗。後來根據地也被敵人佔領。

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鬥爭的成功與挫折,為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為代表的陝甘邊共產黨人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經驗與教訓,更加明確了創建革命根據地對開展革命鬥爭重要性的認識。1933年11月3日至5日,在劉志丹的主持下,中共陝甘邊特委、革命委員會和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在甘肅省合水縣包家寨舉行聯席會議,著重討論了根據地的重建問題。會議決定組建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建立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根據地,作為紅二十六軍的後方依託;開闢陝北、隴東、關中三個戰略區域,建立一、二、三路游擊指揮部等。包家寨會議的決定是正確的,確定了開闢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決策,對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陝甘邊區的革命鬥爭走上了正確的軌道,從而迎來了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全盛時期。

按照包家寨會議的決定,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隨後組成。全師下轄紅三團、紅四團兩個團,約500餘人。在劉志丹的指揮下,紅四十二師兵分兩路,轉戰於南梁地區,拔除敵人據點,消滅反動武裝,基本上肅清了根據地周圍的敵人。同時部隊還積極開展地方工作,在各地廣泛發動群眾建立黨的組織,建立游擊隊,成立了農民聯合會、貧農團、僱農團、赤衛軍等大批基層群眾組織。

經過四個月的發展,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紅色區域初步形成。1934年2月25日,陝甘邊區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華池縣四合台召開,成立了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下設土地、勞動、財政、食糧、「肅反」、軍事、文教等委員會和政治保衛隊,習仲勛任主席。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一塊以南梁為中心,東西約200公里、南北約150公里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建:立。11月初,陝甘邊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南梁正式召開,選舉產生了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習仲勛任主席,劉志丹任陝甘邊區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南梁政府的成立,宣告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創建的正式完成,標誌著陝甘邊革命根據地進入鞏固發展的新階段。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以劉志丹為主要領導人的陝甘邊黨和紅軍堅持走井岡山道路的結果,是在陝甘邊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成功實踐,不僅把陝甘邊地區的革命鬥爭引向正確的道路,也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後來進一步發展成為西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習仲勛同志指出:「陝甘邊地區的革命鬥爭,是全國革命鬥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與全國各個根據地一樣有著共同的發展規律,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堅持走井岡山的道路。」

堅持革命鬥爭必須創建革命根據地,而創建革命根據地又必須以革命的武裝為基礎。因為,武裝鬥爭是「工農武裝割據」的主要鬥爭形式,只有建立強大的革命武裝,才能開展武裝鬥爭,以革命的武裝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革命根據地才能得以創建。劉志丹等在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始終堅持建立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堅持開展游擊戰爭,為創建革命根據地奠定基礎。1931年9月,劉志丹在合水縣倒水灣對當地的三支農民武裝進行整編,集中進行革命紀律教育和軍事訓練,正式建立南梁游擊隊,劉志丹任總指揮,全軍300餘人,200餘支槍。在劉志丹的指揮下,南梁游擊隊依託南梁一帶子午嶺山區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爭,發動群眾打土豪,抗糧抗稅,先後多次粉碎了隴東軍閥陳畦璋和反動地主民團的進攻,其影響迅速在陝甘兩省傳播開來。南梁游擊隊不僅在軍事上站穩了腳跟,打開了游擊戰爭的新局面,而且在政治上擴大了黨在陝甘邊地區的影響,為創建革命根據地奠定了革命武裝的基礎。後來隨著游擊戰爭的發展,南梁游擊隊改編為陝甘紅軍游擊隊。

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創建的過程中,在極其艱苦複雜的鬥爭環境中,不斷發展和壯大革命武裝。1932年12月,在陝甘紅軍游擊隊建立和發展的基礎上,西北地區第一支正規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誕生,成為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軍事武裝力量。陝甘邊地區的革命鬥爭從此進入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階段。紅二十六軍和地方紅軍游擊隊在劉志丹等的領導下,在創建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以開展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開展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以創建革命根據地為目標,不斷地發展和壯大革命武裝,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部隊在開展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游擊戰爭中,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轉人外線作戰,在運動中大量地殲滅敵人,先後三次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邊根據地較大規模的軍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