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戰地黃花——長征中的奇聞軼事 第七章 誓將天塹變通途——形形色色的橋

大渡河西岸,一支排列整齊的紅軍部隊飛速向北奔去。隊伍越走越快,嗖嗖地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山。

太陽已過正午了,這支部隊還在前進……突然,前面的隊伍停下了。

「怎麼不走了?」紅四團團長王開湘大聲問道。

「報告團長,前面有條河。」「橋呢?」團長問,地圖上標明這裡是有橋的。

「老鄉說,橋離這裡還有幾十里。」「什麼?!」王開湘心急如焚。早上接到軍團長的命令,要紅四團明晨6點到達滬定橋,現在已過中午了,還有160里的路程。怎麼辦?繞道找橋吧,一去一回要繞大圈子,多走冤枉路不說,更重要的是浪費掉寶貴的時間,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

王開湘與政委楊成武交換了一下眼神,果斷地下令:「架橋!」前衛連立即砍伐樹木,為架橋作準備。隨紅四團行動的軍委工兵連跑步來到河邊。工兵連連長王耀南到河邊一看,大吃一驚!只見河兩岸是刀劈一樣的陡壁懸崖,峭壁上端高入雲霄,下端直插河底。河並不寬,不足10米。

河水呼嘯著奔騰而下,吐著白浪,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巨大的響聲。工兵連自成立以來,架過各種各樣的橋,但在這樣的地方架橋,還沒有碰到過。

「怎麼,有困難嗎?」王開湘見王耀南吃驚的樣子,焦急地問。

「峭壁架橋我們還是頭一回,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楊成武政委笑著說:「沒關係!大家一起想辦法嘛,三個臭皮匠能合成一個諸葛亮。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從無到有,有了一就有二、三、四,我們紅軍就是要創造前人未有的事業,你們說,對不對呀?」一席話說得工兵連的同志心裡熱乎乎的。獻計獻策會議就在河邊進行了。

「我認為,架這座橋最關鍵的是將人送到對岸去,然後……」一個同志說。

「河壁這麼陡,河水這麼急,誰能游過去?」另一個人問。

「水中過不去,就從空中過去嘛!」不知誰插了一句。

「空中過去?跳過去,誰有這個本領?」有人問。

大家沉默了。

過了一會,一個年輕小夥子舉了舉手說:「我有個主意……可採用『攀插架橋法』。」「攀插架橋法?」大家迷惑不解。

「楊玉寶同志,你就大膽地談談你的想法。」連長熱情地鼓勵他。

這個戰士紅著臉,慢慢地說:

「首先是『插』,就是在河這邊打兩排大木樁,前後相距2米,每排由兩根木樁組成,木樁與木樁之間相距1米。在兩對木樁的上下各固定一根結實的橫木,成『井』字形,前『井』高於後『井』。在後排木樁上固定一根10多米長的竹竿,在長竹竿的半腰拴上根長繩,分別朝左、右、後三個方向拉出。這樣,竹竿就算『插』好了。」「那麼『攀』呢?」「然後是『攀』,一個人攀上竹竿頂,竹竿就開始彎向河對面,拉繩子的同志乘勢緩緩放鬆繩子,利用竹竿的彎度和彈力,將人巧送到對岸。」「好辦法!」大家恍然大悟。

「用這個辦法,還可以把樹榦運過去,是不是?」「對!」楊玉寶點了點頭。

「那麼,前一個『井』字架有什麼用呢?」「噢,是這樣,」楊玉寶解釋:「在竹竿向前傾倒時,前排的『井』字木架,就成了竹竿彎曲時的安全支撐點。」「原來如此!妙!」「就用這個辦法!」王耀南決定了。接著他問大家:「誰願做攀竿的飛人?」「我去!」大家呼地一聲,全部舉起了手。

王耀南搖了搖頭:「這又不是衝鋒拚刺刀,做『飛人』是個技巧活,要體輕如燕,機智敏捷。」「楊玉寶!」有人提議。

楊玉寶身體瘦小,動作麻利靈活,而且水性好。

王耀南與指導員交換了一下意見,問楊玉寶:「怎麼樣?你當『飛人』。」「保證完成任務!」楊玉寶胸脯挺得高高的。

緊接著,王連長命令:「一排打木樁,二排砍竹子!」二排長吳文海轉身就要走,楊玉寶懇求連長:「讓我也去吧!我對竹子的習性比較熟悉。」「去吧!」連長點了點頭。

在不遠的地方,他們找到了竹林,一個戰士拿起刀就要砍。

「慢!」楊玉寶連忙勸阻他,對大家說:「竹子與牛羊狗兔一樣,也有公、母,大家不要砍公竹!」「哈哈哈,竹子怎麼會有公母呢?」大家一陣大笑。

楊玉寶不以為然,耐心地向大家解釋:「母竹拉力大,彈性強,不易爆裂;公竹粗壯,但拉力小,容易折斷。你們看,這根是公竹,它雖又粗又長,但不結實。這是根母竹……用來做撐竿的竹子必須是母竹。」大家一琢磨,認為小楊說得確有道理。

「是不是只要是長的母竹都可以。」有一人問道。

「不,同樣的母竹,又以靠水溝生長兩年左右的竹子最好。」大家聽了小楊的話,沿著水邊尋去。很快,找到了長10多米的理想竹竿。

「井」字架栽好了,撐竿做好了,飛越深淵的戰鬥開始了。「上!」隨著連長的命令,楊玉寶朝手心上吐了吐唾沫,身子向上一躍,抓住撐竿,噌噌噌幾下就攀到了頂端,竹竿立刻就彎得像一張弓。

「放繩子!」後面原來緊拉著的繩子慢慢放鬆,左右兩側的繩子掌握著方向。

竹竿漸漸向河對面傾斜,小楊的身體隨著竹竿的反彈,上下跳動著。

河這邊的人緊張地注視著楊玉寶的一舉一動。

楊玉寶從容不迫,全神貫注地體會竹竿彈跳的節奏。突然他借上竹竿的彈力,機智地向空中一跳,像撐竿跳高運動員一樣,飛到了河對岸。

「好!」大家熱烈鼓掌。

王開湘團長、楊成武政委都鬆了一口氣。

接著,大家用同樣的辦法,在河對岸小楊的配合下,把兩根細杉木送了過去。待兩邊都綁結實後,又送粗杉木……

很快,6根杉木橫搭在峭壁兩岸。工兵連又在上面橫鋪上樹枝,蓋上土。

一座橫跨深澗的峭壁飛橋誕生了。

王開湘團長一看時間,只用了2個小時。他把手一揮,大聲命令:「過橋!」紅四團的指戰員精神抖擻地過了河,直奔滬定橋而去。

中央紅軍渡過大渡河後,一舉擊潰了四川軍閥楊森部隊的堵截,窮追猛打,一直追到青衣江邊。

敵軍在青衣江上造了一座浮橋。守橋的敵軍看見紅軍衝過來,驚慌失措。

一個軍官大聲喊著:「炸橋!快炸橋!」說時遲,那時快,紅一團的戰士一個猛衝,已經來到敵軍面前。

「繳槍不殺!舉起手來!」紅軍戰士齊聲大吼。

敵軍乖乖地舉起了手,船上安裝的炸藥都沒有來得及點火,浮橋就被紅軍佔領了。

工兵連高興地踏上了浮橋,七嘴八舌議論開了。

「太好了!敵人給我們造了一座橋。」「蔣介石看我們工兵連太辛苦,就把浮橋送給我們了。」工兵連的幹部更是喜氣洋洋,連長王耀南輕鬆地指揮大家拆除安裝在船上和渡口的炸藥,安排戰士加固浮橋,等待紅軍大隊人馬的通過。

正當大家愉快地忙碌時,天空中出現了6架飛機。飛機在雲層的掩護下,撲向了渡口。

「敵機!」一個戰士大叫了一聲。

在浮橋上工作的戰士想要撤離,已經來不及了。

敵機投下了幾十枚炸彈。頓時渡口響起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彈片橫飛,烈焰衝天,火光閃閃,水柱升空。

幾分鐘後,煙霧漸漸消去。江中漂滿了破船板、棕繩,浮橋已不見蹤影。

工兵連10多個戰士在敵機的轟炸下犧牲。

「可惡的飛機!」大家憤憤地咒罵著。

王耀南和同志們懷著極端的悲痛,掩埋了戰友的屍體,又趕緊搶建浮橋。

上級見工兵連傷亡慘重,立即從各部隊抽掉了30多名水性好和會篾工的戰士補充工兵連。

大家紛紛跳入水中,搶回漂在江中的船板、繩索等,還派人沿河搜尋船隻……

「重新架橋!」王耀南看到材料準備得差不多了,發出命令。

工兵連剛開始忙碌,6架敵機又從東面飛來,一會兒就傳來「嗡嗡」的聲音。

「大家散開!隱蔽起來!」敵機又一陣狂轟濫炸。

這次由於發現得早,人員傷亡不大,但材料卻損失慘重。以後,每隔一段時間,敵機就來掃射、轟炸一次。

「怎麼辦呢?」王耀南焦急萬分。紅軍大部隊已經到了,岸邊聚集的人馬越來越多了,大家都等著過江。而敵機頻繁轟炸,沒辦法架橋啊!

紅軍首長也十分著急,要求工兵連趕快拿出辦法來。

方案一個又一個地提了出來。

有的人提出:「白天敵機轟炸,咱們就夜間架橋。」許多人站起來反對:「敵人已經知道我們的意圖了,即使夜間造好了橋,白天也會被敵機炸毀。」又有人提出:「這個渡口已經處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了,我們應該另外選擇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