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將星閃耀——長征中的部分著名將領 第一章 度量如海志如鋼——朱德

狼煙四起,塵土飛揚。倉促突圍的紅軍疾速穿越敵人的封鎖線,行進在通往湘江的道路上。有「紅軍之父」之稱的朱德總司令走在軍委縱隊的前頭。

他面色黝黑,前額寬大,身材雖然不高,但很結實,腳穿草鞋,手牽一匹馱滿行李、文件的騾子,乍一看像一位普通的農民老大爺。可是,那雙與眾不同的深邃的眼睛,分明閃爍著智者的光芒;舉手投足之間,又無不顯示出地道的軍人風度和大丈夫氣魄。

「總司令,請您簽發電報。」一位參謀急匆匆地跑到朱德面前,遞上了裝有電文的報夾。

記不清這一天簽發了多少電報,朱總司令習慣地掃瞄了一下電文,皺起了眉頭,但還是拿起筆,在電文的右下角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名字下方的日期是:1934年10月23日。據保存至今的檔案記載,單是這一天,由朱德個人署名發給各軍團負責人的軍事電報就有15份。

「仗不該那樣打,路也不能這樣走啊!」當那位參謀轉身離去時,朱老總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名義上他是中革軍委主席,可是紅軍的指揮大權卻掌握在「洋顧問」李德和博古等人手裡。

逼得紅軍被迫長征的敵第五次「圍剿」,本來是有很多機會打破它的。

在一線指揮作戰的朱德,曾多次向李德講述紅軍前幾次反「圍剿」的成功經驗,指出不能打陣地戰死守,但這位畢業於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洋顧問」對「游擊戰」不屑一顧,命令紅軍就地構築工事,「堅決守住」。不久,駐福建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動了「福建事變」,宣布反蔣獨立,朱德抓住這一時機,會見前來談判的第十九路軍代表,指示紅軍策應配合,同時致電博古、項英、李德,建議調集兵力東進入閩。然而,得到的回電是:「福建所組織的『人民政府』也是反動統治的一種新的欺騙」,「它不會同任何國民黨的反革命政府有區別」,命令紅軍主力由東線調到西線,讓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單獨同蔣介石的「討伐」軍作戰。結果「福建事變」很快失敗,紅軍錯失了一次打破敵人第五次「圍剿」的極好機會。

明明不同意李德的錯誤指揮,可是不少實施這種指揮的命令還要署上自己的名字,朱德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是受黨中央的委託,還得照辦啊!」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的朱德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只能儘力減少錯誤指揮帶來的損失。

長征出發前夕,朱德親自致函國民黨南路軍總司令陳濟棠,運用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抓住陳濟棠與蔣介石的矛盾,通過聯絡和談判,秘密達成就地停戰、解除封鎖和必要時互相借道等5項協議,使紅軍得以順利通過由陳濟棠部設防的第一、二道封鎖線。

在衝破敵人沿湘江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時,戰鬥異常激烈,紅軍渡江遭到敵飛機和地面部隊的猛烈攻擊。一向剛愎自用的李德一籌莫展,作為紅軍總司令的朱德於危難之中顯出英雄本色,與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頑強拼搏,激戰4天4夜,終於渡過湘江。

「這樣走下去,何處是盡頭?」湘江血戰後,許多人在思考著,憂慮著,部隊士氣一度低落。「打起精神來!革命嘛,哪有不受挫折的?」朱總司令不時地鼓動大家,還召集部分領導幹部邊行軍邊開會,要求他們給部隊做出好樣子,並做好思想工作。這些領導幹部敬佩地望著總司令,其中有的眼前浮現出12年前朱德歷經千辛萬苦,遠涉重洋找中國共產黨的情景:

那是1922年炎夏,曾擔任滇軍旅長和雲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的朱德,千里迢迢來到上海,向當時的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陳獨秀鄭重提出入黨要求。沒想到陳獨秀迎頭潑了一盆冷水:「你也想入黨?」那詫異的目光,略帶輕蔑的語調,深深地刺傷了朱德的心。遇挫志愈堅的朱德,決定到國外共產黨的發源地去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他乘上一艘法國郵輪,離開上海吳淞口,經過香港、西貢、新加坡,又橫穿印度洋,經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40多天後到達法國南部港口馬賽,再乘火車趕到巴黎。聽說當地已建立中共旅法組織,主要組織者周恩來已到德國去,朱德又馬不停蹄趕到德國。周恩來的熱情鼓勵使朱德興奮不已。當年11月,經張申府、周恩來介紹,朱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愈是困難,愈要堅定革命理想。」朱總司令不僅用話語,更用他的實際行動感染、教育了紅軍指戰員。與此同時,要求改變錯誤指揮的呼聲逐漸高漲。紅軍長征乃至整個中國革命,即將進入重要的轉折關頭。

1935年1月7日,突破烏江天險的紅軍先頭部隊佔領了遵義。第二天,朱德率軍委縱隊進駐遵義,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12日下午,上萬群眾聚集在遵義省立第三中學操場,舉行歡迎紅軍大會。身著綴有好幾塊補丁的灰白色戎裝的朱德,面帶微笑,健步走到台前,向群眾揮手致意,引來一陣熱烈的掌聲。他在會上首先講話,闡明紅軍是工農大眾自己的隊伍,宣傳紅軍願意聯合國內一切力量共同抗日的主張。會後,年近半百的朱總司令還作為紅軍籃球隊一員,參加了同遵義三中籃球隊進行的友誼比賽。他興緻勃勃,一掃錯誤軍事路線的陰影壓在心頭的鬱悶,彷彿預感到歷史性的轉折將在這裡開始,陰影必定被陽光所驅散。

3天後,中共中央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一向謙遜穩重的朱德,由於對博古、李德的瞎指揮有切膚之痛,對他們聽不進別人的正確意見,造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更有憤懣之情,因此在發言中聲色俱厲:「好端端的中央革命根據地丟失了,多少英勇的紅軍戰士犧牲了,這不是指揮錯誤是什麼?這樣的錯誤還小嗎?簡直是犯罪啊!」說到這裡,朱德激動地敲了幾下桌子。會場靜極了,只聽見記錄員的筆頭在沙沙作響。與會代表都被他的發言所感染,進入了痛苦的回憶與思考之中。

「這樣的錯誤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朱德的這句話如一聲驚雷,又把與會者的思緒拉回到現實的抉擇中來。只聽他斬釘截鐵地接著說:「如果繼續這樣的領導,我們就不能再跟著走下去了!」在這歷史性的抉擇中,朱德堅決地站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主張一邊。儘管在以後成立的「三人軍事領導小組」成員(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中並沒有他,但從不計較個人名利的朱德對此仍給以真心實意的擁護和支持。

事隔26年後的1961年,朱德緬懷這一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時仍心潮澎湃,激動萬分,揮筆作詩道:

群龍得首自騰翔,

路線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糾正,

天空無限任飛揚。

一份新的敵情通報擺在朱總司令的案頭,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了他的心上。

原來,在土城前線紅軍面臨的對手川軍劉湘的模範師不是4個團約六七千人,而是6個團萬餘人,並且敵增援部隊還在向這裡逼近。紅軍久攻不下,敵人反守為攻,有些陣地已經被具有優勢兵力和火力的川軍突破。土城後面是赤水河,紅軍處於背水一戰的危險境地。

「我立即到一線去指揮反擊。」紅軍總部里,朱德眉毛一揚,對毛澤東說。毛澤東深深地吸了一口煙,頭一抬,望著房頂的橫樑,沉思了一會,說:「這太危險。」朱德有點急了,摘下帽子走到毛澤東跟前:「我說老夥計,不要光考慮我一個人的安全,真正危險的是土城這仗打敗了,我們都不安全啰!」

「這是遵義會議後的第一個大仗,我陪總司令一塊去前線。」未等毛澤東表態,總參謀長劉伯承也主動請纓。毛澤東以讚許的目光望著他倆,點了點頭:「好吧,我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朱總司令來了!」在土城一線苦戰的紅三、五軍團指戰員受到極大的鼓舞,頂住了川軍的一次次進攻。忽然,西北方向敵人的側翼響起了槍聲。

原來,毛澤東急令奔襲赤水縣的紅一軍團返回增援,並調軍委縱隊幹部團急赴前線聽從朱總司令指揮。朱德抓住有利戰機,親率幹部團發起了反衝鋒,奪回了被川軍佔領的幾個陣地。

「看來敵人對我紅軍沿赤水北上渡過長江的計畫防備甚嚴,必須改變計畫甩開敵人。」當晚,毛澤東、朱德等當機立斷,決定迅速撤離土城戰場,渡赤水河西進。朱德挑起了在土城一線掩護全軍渡河的重擔。

當時,天下著雨。川軍似乎知道紅軍將要撤離,氣勢洶洶地向紅軍陣地撲來。朱總司令親臨前線指揮,許多同志擔心他的安全,勸他先撤下去,都被他拒絕了。長征中的著名戰將、紅四團政委楊成武,在回憶錄中生動地描述了朱總司令戰鬥在前,撤退在後的情景:

朱總司令在我們陣地的前沿,細細觀察戰鬥情況後,當初,立斷,下令後撤。我們從前沿撤下來了,突然,又傳來命令,說,朱總司令還沒有回來。為了掩護朱總司令後撤,團長和我又帶了20多個同志衝上山坡,堵住敵人。敵人像著了魔似的一個勁兒往我們陣地壓來,我們遙見身穿灰布軍裝的朱總司令,他還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