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保衛抗戰勝利果實 沙城整訓

我人民解放軍四個月的自衛作戰,使挑動內戰的蔣介石愈遭失敗。他感到發動全面內戰的準備尚未就緒,在全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壓力下,不得不於一九四六年一月召開有我們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參加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並於一月十日同我們黨簽訂了《停戰協定》,發布了《停戰命令》,規定:雙方軍隊干一月十二日午夜,在各自位置上停止軍事行動。可是,蔣介石一面下停戰命令,一面又密令國民黨軍隊乘停戰令尚未生效前,「儘速搶佔戰略要點」,以便在其大規模進攻我解放區時處於有利地位。在此情況下,我軍遵照毛主席「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指示,進行了一場反搶佔戰略要點的鬥爭。

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我冀中縱隊全部由綏遠轉移到沙城、懷來地區進行整訓,並準備抗擊由南口沿平綏線西犯張家口之敵。

一月十日,大同閻錫山部騎兵第四師、省防第五軍和東北挺進軍,分三路向陽高、豐鎮和渾源等地進攻。晉察冀軍區當即令我縱隊第十三旅由沙城地區車運至雁北地區,協同冀晉縱隊和晉綏軍區部隊殲敵。

一月十日拂曉,大同敵騎兵第四師向聚樂堡、陽高進犯,佔領三十里鋪後向遇駕山冀晉縱隊第四旅第十一團陣地進攻,並以一部向四十里鋪迂迴。我第四旅以第十一團正面阻擊,以第六團向敵兩翼反擊,將敵擊潰,斃傷俘敵一千餘人。大同敵另一路山西省防第五軍第十四師第三十九團,十一日佔領吉家莊,十二日佔領我渾源城。軍區令冀晉縱隊第四旅率第五、第十一團,並指揮我冀中縱隊第十二旅第三十九團及第五軍分區的獨立第十二、第十三團,殲滅進犯渾源之敵。第四旅以一晝夜急行軍一百八十里,十四日下午進到渾源,乘敵立足未穩發起攻擊。第五團及第十一團第二營迅速佔領西關,將敵一個營大部殲滅;第十一團在城東殲敵一個排,余敵縮入城內。

十五日,敵集中優勢兵力向第五團連續進行三次反撲,均被第五團擊退;同日十六時,應縣之敵增援至水磨町,被獨立第十三團阻擊。為爭取時間迅速殲敵,未待我縱隊第三十九團趕到,第四旅即於十七時向渾源之敵發起總攻。第五團首先由西門突入,但東面第十一團由於動作稍緩,敵人乘夜暗向東北方向逃竄。我縱隊第三十九團在前進途中,於桑乾河畔截殲逃敵三百餘人,余敵潰散,渾源重獲解放。

與此同時,大同敵另一路東北挺進軍及偽騎兵第一集團軍王英部二千餘人,於一月十三日繞過孤山襲入豐鎮。冀晉縱隊第三旅以第一、第十團反擊;我縱隊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團向孤山方向攻擊,配合第三旅殲敵。敵在第一、第十團反擊下,迅速退出豐鎮,向大同方向逃竄,可惜我第三十八團未能及時趕到,敵得以退入大同城。

在停戰令生效後的一月十四日,傅作義部新編騎兵第四師及偽蒙騎兵第二集團軍李守信部四千餘人,仍不顧信義侵佔我綏東重鎮集寧城。我冀晉縱隊第三旅和第四旅第六團協同晉綏軍區部隊反擊,經過三天猛攻,至十七日晨殲敵二千多人,余敵潰逃,我收復集寧城。與此同時,在東面我冀察熱遼軍區各縱隊也粉碎了敵奪占古北口、喜峰口進而佔領承德的企圖。但由於敵人無孔不入地肆意侵佔,而我們有的部隊在停戰令生效後放鬆警惕和準備,又未及時組織反擊,致使敵侵佔了我朝陽、葉柏壽、凌源及平泉等地。我冀中縱隊參加反敵搶佔戰略要地戰鬥的各部隊,於一月十七日仍返沙城地區。

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搶佔戰略要點的行動,在我軍沉重打擊和全國人民強烈反對下,其軍隊大規模軍事進攻被迫暫時停止,隨後國、共雙方在美國方面參與下,開始劃定停戰線、整編軍隊和改組政府等問題的談判,從而出現了暫時的和平局面。但這不過是國民黨的一個政治欺騙手段和進行大規模內戰的一個準備步驟而已,鬥爭仍然是十分激烈複雜的。當時,華北之敵仍不斷向熱河、冀東地區進攻,向冀中、冀晉和冀察地區進行蠶食。為此,我軍遵照黨中央、毛主席《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一方面與敵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一方面利用暫時休戰的時機,加緊進行練兵、減租、生產三大工作,以準備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時使我立於不敗之地。在停戰期間,部隊進行了整編複員工作和以軍政訓練為主的練兵運動。

根據軍區的決定,將由延安原準備調往東北的教導第二旅第五團、獨立團和一九四五年十月進入熱河地區的冀中第二縱隊(即「黃壽發縱隊」)第七十二、第七十六、第八十一團和獨立第二總隊由熱河調來沙城,編入我冀中縱隊(原冀中第二縱隊的第六十二、第七十二團編入冀熱遼軍區);並調出第十一旅旅部及所屬第三十三團和原第十三旅之第三十八團回冀中地區堅持鬥爭,隸屬冀中軍區建制。

原來我冀中縱隊都是冀中子弟兵,不習慣山地作戰,通過整編,編入從延安調來的部隊,使我縱隊增加了一些熟悉山地作戰、具有「延安精神」和優良作風的骨幹力量:延安的教導第二旅第五團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由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團第五連為基礎組成的晉察冀軍區第三支隊兼第四分區所屬的第七、第八大隊。一九三九年三月整編為第五團。該團第二連即第六八五團第五連,原是紅軍第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第二連,是井岡山時期的老紅軍連隊。該團組成後,活動於平山、靈壽地區,屢創日寇,特別是一九四零年八月收復娘子關,以血戰磨河灘而名聞全區,後又參加了南下太行區,討伐朱懷冰的戰鬥。一九四三年國民黨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以重兵包圍我陝甘寧邊區時,為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於一九四三年七月連續行軍四十五天,進到陝甘寧邊區,編為教導第二旅第五團。

日本投降後,一九四五年九月由延安向東北進軍,十二月進到張家口附近。獨立團則是以一九三八年一月第一一五師警衛連第二排擴編組成的晉察冀軍區警衛連為基礎,於一九四二年五月擴編為獨立營,再於一九四三年四月編入晉察冀邊區政府警衛大隊,擴編為獨立團。一九四三年七月該團與第五團一起開赴陝甘寧邊區保衛延安,編為教導第二旅,仍為獨立團。日本投降後,於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與第五團一起進到張家口附近,這次整編又一起編入我冀中縱隊。整編後,一九四六年六月,我冀中縱隊正式命名為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仍是楊成武和我;所屬之第十二旅改為第七旅,所轄第三十一、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團改為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團。第十三旅改為第八旅,所轄之第三十二、第三十七、第三十九團,改為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團。

在整編的同時,部隊進行了複員工作,將年大體弱和家庭生活困難的同志複員回鄉,參加生產。這時部隊的思想問題較多,因為整編初期,軍區發下了二三萬個「光榮退伍」的證章,計畫複員的數量太大,過分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後經我們深入連隊調查研究、摸底排隊,如實向上報告情況,反覆核實,最後確定複員一萬多人,雖比原定計畫減少許多,但仍不適當地複員了一些精壯兵員和幹部,一度影響了幹部、戰士的情緒。加之當時確定有一部分幹部要返回冀中工作,有的幹部鄉土觀念較重,想回冀中,組織上卻確定他留下;而有的幹部則認為於主力軍光榮,乾地方武裝「降了格」,樂意留在主力軍,組織上卻確定他回冀中,矛盾較多,整天都有幹部找上門來談話,這確是一件不大好做的思想工作。由於各級黨委重視整編工作,領導幹部逐個做思想工作,安定情緒,基本上達到「走者愉快,留者安心」的要求。

一九四六年一月至四月,我們縱隊結合部隊整編,進行政治整訓,針對部分同志存在的和平幻想、地域觀念及種種個人主義思想,開展了以保衛人民勝利果實為中心的教育運動。通過形勢、任務教育與憶苦教育,使廣大指戰員認識到無論在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是八年抗戰之中,蔣介石總是要把戰爭強加在革命人民頭上,對人民是寸權必奪,才利必得的。我們看他的過去,就知道他的現在;看他的過去和現在,就可以知道他的將來。我們不要受他幾句「和平」的口號和諾言所迷惑,必須從他自抗戰勝利之後,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搶奪我浴血抗戰八年的勝利果實的種種罪行中看到,現在蔣介石已經在磨刀了,我們如果不儘快磨刀,把我們的刺刀磨得亮亮的,就不能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通過教育,提高了部隊對美蔣反動派本質的認識,進一步樹立了戰備觀念和野戰化的思想,隨時準備對付美蔣的進犯。這時,地方開展的減租減息、反奸反霸鬥爭和生產運動,特別是各解放區反對國民黨反動軍隊的「蠶食」進攻和土地改革運動,更實際地促進了部隊政治思想方面的進步和提高。

在政治整訓中,為了鼓舞鬥志,我們召開了全縱隊的英雄模範大會,表彰和獎勵了在進軍綏遠戰役中湧現出來的二十二個有功單位和七十七名英雄模範,授予第三十四團第四連和第三十五團第一連為「蔚縣連」,第三十六團第四連為「廣靈連」,第三十八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