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渡贛江反「圍剿」 奇兵制勝

一九三一年六月二十一日,正當我軍在贛東、閩西廣大地區開展群眾工作,建立紅色政權,擴大工農武裝,中央蘇區一片歡騰的時候,蔣介石竄到了南昌,親自組織和指揮對我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反革命「圍剿」。這消息象一股風一樣傳到部隊,廣大指戰員一個個磨拳擦掌,決心叫這個人民的公敵、反動派的頭子親自嘗一嘗人民鐵拳的滋味。

七月一日,在我們歡慶中國共產黨誕生十周年的鑼鼓聲中,敵人對我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反革命「圍剿」開始了。這次「圍剿」比以往兩次大得多,兵力增加到二十三個師又三個旅共約三十萬人,主力是陳誠、羅卓英、蔣鼎文、趙觀濤、衛立煌等嫡系部隊,由蔣介石親自出馬任總司令,何應欽任前線司令,並且帶有英、日、德等國的軍事顧問,配屬了五個航空隊的幾十架飛機。他們兵分三路,以兇猛的姿態沖向我中央蘇區腹地,想乘我軍苦戰之後未得休整的機會,採用「長驅直入」的戰略,打我們個措手不及,把我軍壓迫到贛江邊上進行決戰。

當時,我們的處境是十分困難的。面對著三十萬裝備精良的敵軍,紅軍的主力只不過三萬人,不僅在裝備上處於劣勢,而且眾寡懸殊。尤其是我軍在剛剛勝利結束的第二次反「圍剿」中連續苦戰,以後,又緊接著轉入緊張的群眾工作,僅一個月時間,未能很好休整,而且部隊又分散在贛東、閩西,遠離老根據地。但是,經歷過第一、二次反「圍剿」鍛煉的紅軍指戰員們都堅定地相信:無論形勢多麼險惡、困難,在方面軍總前委和毛澤東同志的英明指揮下,敵人新的「圍剿」一定也會象第一、二次一樣被粉碎的。

為了粉碎敵人的第三次「圍剿」,方面軍總前委和毛澤東同志為我軍規定了「避敵主力,打敵虛弱」的方針,並決定採取「磨盤戰術」,首先繞入敵背,搗其後路,由興國經萬安突破富田一點,然後由西而東橫掃過去,甩敵主力於贛南,置於無用武之地,等他們轉回來,必然十分疲勞,再選可打者消滅之。為執行此計畫,紅軍主力以急行軍繞過深入根據地的敵軍前鋒,分途向贛南根據地的興國地區集結。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行動,也是一次艱苦的進軍。從福建西部地區,繞過整個根據地南部,到贛南的瑞金、興國,全程約一千多里。部隊分路出發,以急行軍速度,沿著閩西、贛南的山嶺小道向西疾進。七月,正是盛夏季節,戰士們背負著全部行裝,在烈日下行軍,一個個汗流浹背。腳下的石板路,被火熱的太陽一曬,腳落下去烙得鑽心的疼;陽光的反射烤得人喘不過氣來。這時早稻還沒有收割,仍處於青黃不接的時節,大兵團行動,糧食更加困難。有時糧食不足,部隊只好喝點稀飯充饑。尤其困難的是病員增多了,中暑的、發瘧疾的、拉痢疾的,這個沒好,那個又病倒了,收容隊一天天在擴大。

但是,千難萬難也難不倒英雄的紅軍戰士。大家從第一、二次反「圍剿」的親身體驗中懂得了一條道理:為了打勝仗,就一定得多走路。當時,部隊中流傳著的所謂「勝利在腳」、「走路出勝利」的口號,便是對這個道理的簡明扼要的解釋。為了勝利,大家都自覺地忍受著一切困難:衣服被汗水浸透了,把汗水擰掉;草鞋磨破了,用破布把腳包起來,或者乾脆打赤腳;餓了,把皮帶紮緊點;病了,把病號們組織起來,提前出發,走在隊伍的前頭,互相攙扶著前進。在行軍行列里,戰士們時而開起政治討論會,時而進行文化學習。特別是行軍鼓動工作,更是活躍。道邊的山石上、樹榦上到處是標語口號。每到難走的地方,軍團「火線劇社」的文藝戰士或者師宣傳隊的宣傳員們就出現了,道旁留聲機吱吱呀呀地唱著,宣傳員們唱歌、呼口號,鼓動著戰士們前進。每當休息的時候,哪怕只有十幾分鐘,士兵委員會的骨幹分子們也在進行鼓動工作,來個小演出,唱段山歌,或者班排之間進行一次唱歌比賽。山谷里、樹林里,到處升騰起歌聲和歡笑聲,疲勞和酷熱就被忘得乾乾淨淨。

經過連續十來天的行軍,部隊完成了千里回師的任務,經過石城、瑞金,來到了老根據地——興國。

一到興國,完全換上了另一幅景象。群眾象迎接久別的親人一樣,熱忱地接待了我們。部隊一進村,一大群兒童團員組成的「打扇隊」就把隊伍包圍了,每人一把扇子,一面唱著山歌小調,一面對著戰士們扇起來。戰士們總是興奮得滿臉通紅,懷著無限感激的心情,怪不好意思的。老人、婦女們帶著雞蛋、草鞋挨單位慰問;父母慰問兒子,老婆慰問老公,又是一番熱鬧。接著來的是洗衣隊,姑娘媳婦們,每人一個竹籃,一個洗衣棒槌,籃子里裝著大塊小塊的碎布和針線,她們東翻西找,連戰士們用心藏起來的臟衣服也被搜出來了,然後洗得乾乾淨淨,補得整整齊齊地送來。赤衛隊早已把哨兵一站站地放了出去。參戰的準備工作也做好了,擔架隊組織得妥妥噹噹;要嚮導,抬腳就走。轉戰幾個月的工農子弟兵們,完全象回到了老家,吃好睡好,迅速得到了休息,個個情緒高漲,請戰書不斷地一級級遞上來:「快打吧,消滅掉白軍,保衛人民夏收!」「堅決粉碎敵人的第三次『圍剿』來報答根據地人民!」

人民的支持,是紅軍取得勝利的最主要的條件。我軍這樣千里回師,大踏步的戰略轉移,不僅使部隊獲得了這樣好的人民條件,而且使得主力集中了;同時也避開了敵人的銳氣。並在轉移期間,弄清了敵人的計畫和部署,便於我們從容對敵。而敵人在深入根據地之後,卻遭到根據地人民堅壁清野的封鎖和地方武裝的襲擾,吃盡了苦頭,軍力大大減弱了。

在我軍到達興國集中以後,敵軍也已分路逼近了我軍面前。方面軍總前委和毛澤東同志根據敵我態勢,決定開始出擊。

七月三十一日黃昏,我和團長龍昌漢率紅七團同兄弟部隊一起按計畫向富田開進,當晚行軍三十里,到茶園岡與沙村之間休息。

八月二日,我團奉命配合兄弟部隊攻擊富田西北的新安圩,可是,當部隊進到石肢以北時,突然,師部騎兵通信員跑來傳達了命令:立即向後轉,折回興國西北的高興圩。回到高興圩才知道,我們的行動計畫被敵人發覺了,敵主力羅卓英部第十一師、陳誠部第十四師已到達富田、固陂一帶,我軍的作戰計畫已經改變。

我軍當時西臨贛江,東、南、北三面受敵,整個根據地只剩下高興圩這一個圩場及其附近幾十平方里地區沒有敵人了。八月五日整整一個白天,我們紅軍主力近三萬人都集結在這一帶山林里蔭蔽。敵人的飛機整天在不斷地轟炸、掃射,處境是十分危險的。但由於我們抓緊空隙時間進行了深入的教育動員,隊伍里卻看不到絲毫慌亂的情緒,各連隊都在從容而鎮定地做好夜行軍的準備,因為誰的心裡都有了底——敵變我變,總前委和毛澤東同志一定有了新的作戰計畫。

我和龍昌漢分頭深入各連隊動員和檢查督促,要求每個連隊,每個班排,每個指戰員都要嚴格地按照上級的規定做好夜行軍的準備工作,一切能夠發光、反光的東西都要蔭蔽好、偽裝好:白鐵皮做的油桶用煙熏黑,白馬穿上偽裝衣;一切能發響聲的用具,象鐵鍬、鍋鏟,都要用中包好。同時,要嚴格行軍紀律,不準講話,不準咳嗽,不準吹號、吹哨子;前後聯絡用扎在左臂的白毛布作識別;不準設路標,碰到岔道一律用標兵;行軍中的嚮導,除由政府審查選派以外,要求各連隊從本地人中選出人組成嚮導隊……天將黃昏,前衛部隊開始行動了。我來到整裝待發的部隊前作了簡短的動員:

「同志們,敵人已經向我們逼近,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我們即將插向敵後,搗敵人的後路。這樣,我們這次急行軍就要與敵人對進,從敵人四十里空隙中穿插出去。任何一個同志如果違反行軍紀律,暴露了目標,都會使我們團甚至全軍遭到重大損失,破壞整個戰鬥部署,使反『圍剿』鬥爭遭到失敗。所以,要求每個同志,都要自覺地嚴格遵守行軍紀律,互相監督。」我作了動員之後,決定親自再觀察一下部隊行進的情況,向著路邊一塊突出的山石走去。走近山石一看,龍昌漢團長早已仁立在山石上,目不轉睛地望著山道上向東疾進的部隊,他那瘦小結實的身軀迎著涼爽的晚風挺立在山石上,象一尊銅鑄的雕像那麼威嚴。我走近他的身旁,好半天,他才低聲說:「老李啊,真叫人擔心,要是哪一點檢查不到」他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下去。「沒有關係。」為了寬慰他也為了寬慰自己,我說,「戰士遵守紀律是很自覺的;再說,已經檢查過好幾遍了。」

他的心情我是完全理解的。這的確不是一次平常的行動。據確實的情報,在我們東南是國民黨蔣鼎文的第九師、韓德勤的第五十二師和獨立旅,北面是十九路軍蔣光鼐部的蔡廷鍇第六十師,戴就第六十一師,西面是贛江,東、南、北三面敵人共有十二個師逼近我們,東南面與北面敵軍相距不過四十里。按照總前委的計畫,我軍三萬人馬就要偃旗息鼓、銜枚疾走,在一夜之間從這四十里的空隙中穿插過去,向東北方向插入敵後,實行中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