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渡贛江反「圍剿」 誘敵深入

一九三零年十一月六日,我紅三軍團第五、八軍渡過贛江,進至新塗附近地區待命,抓緊時間做群眾工作,籌措給養。這時,國民黨江西省主席、南昌行營主任魯滌平奉蔣介石之命,率領先期到達江西集結地的七個師又一個旅的兵力,編成三個縱隊,採取「並進長追」的戰略,從上高、高安和樟樹、豐城兩個方向,分別向我紅一方面軍十月間原所在地的臨江至分宜段的袁水兩岸地區進攻,企圖以南北夾擊之勢,消滅我軍於贛江西岸,但因我軍已先期東渡而撲空。於是,其主力第一、二縱隊轉向贛江東岸推進,尋求與我紅軍主力決戰。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為了繼續誘敵深入和疲憊敵人,集中於有利地區殲敵,即令全軍離開贛江東岸地區,採取有計畫地逐步向南,實行「求心退卻」。

我們紅五軍從新塗地區向南經永豐朝東固方向行進,敵人不斷派飛機來偵察、投彈。開始時,部隊見了飛機並不害怕,因為八月間我們部隊向瀏陽永和市進軍時,敵人也曾派飛機尾隨偵察、投彈,但當時敵人在湖南沒有飛機場,飛機都是從武漢或南昌起飛的,距離遠,飛行員匆匆偵察一下,投幾枚輕磅炸彈就急忙返航,而且投彈技術太差,總是投不準,有時飛機飛得很低,迎著我們部隊前進的方向俯衝下來,連飛行員也看得到,部隊照樣整連整團集中在一起走,不去理睬它;看到敵機投彈,有些俏皮的戰士還取笑敵機投彈不準,拍手跳著喊著:「飛機屙屎羅,飛機屙屎羅!」並活靈活現地說,他看到敵人的飛行員也笑了。不管戰士是不是真的看到敵機飛行員也為自己投彈不準而失笑,但飛機確實飛得相當低,而且炸彈也小,威力不大,沒有人傷亡,部隊都不怕飛機。不過,部隊執行命令很堅決,不管敵機飛得再低,為了節省子彈,沒有指揮員的命令,都不敢亂開槍去打飛機。我們離開永和市第二次打長沙時,沒有見到敵機,這次過了贛江,敵機又來了,所以部隊仍然不怕它。大家還不知道,這次蔣介石部署大規模「圍剿」是作了充分準備的,特地調來三個航空隊,配備了新買來的飛機,下了大本錢。有一天部隊剛過了永豐不遠,敵機又來轟炸,炸死炸傷了幾個人,有的腳被炸斷,有的肚子被炸破,腸子流了出來,雖然只傷亡了幾個人,但看起來很慘,對部隊震動比較大,從此便開始注意防空,部隊沒有再遭到大的損失。

南方的初冬,不熱又不冷,氣候相當宜人,行軍不覺得辛苦。而且,此時永豐、南豐一帶正是聞名各地的南豐蜜桔收穫的季節,漫山遍野紅紅的蜜桔象一盞盞小宮燈掛滿了枝頭,發出誘人的芳香,更是令人心爽。我們有時走過桔樹林,壓彎了枝頭的桔子打在臉上、碰到嘴邊,香氣撲鼻,雖然行軍口乾舌燥,但沒有一個人伸手去摘桔子吃,即使是掉在地下的桔子,也沒有一個人去揀了吃。大家都要等著到了宿營地之後,才湊十個八個銅板向老鄉買一筐桔子,痛痛快快吃一頓解饞。這種秋毫無犯的嚴肅軍紀,使沿途群眾都深深嘆服。

本來,江西地區國民黨軍隊的力量比較薄弱。因為江西生活富庶,老百姓習慣認為「好鐵不打釘,好崽不當兵」,除了種地就是做生意,很少人自願去當兵,不象我們湖南地方窮,沒有別的出路,當兵的人多,所以,舊社會常有「沒有湖南人不成兵營,沒有江西人不成商埠」之說。當時江西沒有本地的軍隊,魯滌平原是湖南的軍閥,後來調到江西當省主席的,他的部隊大多是湖南人,與本地的土豪劣紳沒有那麼多利害瓜葛,純粹是替江西的土豪劣紳看家護院的,並不那麼肯賣力氣。一九二七年湖南農民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同志可能是考慮到江西國民黨兵力薄弱這個因素,主張在這裡創建革命根據地,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央蘇區日益擴大,群眾基礎也好,所以,這次他選擇江西中央蘇區作為反「圍剿」的戰場,是很正確的決策。可是,在我們向南作戰略退卻時,由於江西省總行動委員會(省委)某些領導人對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放開兩手誘敵深入,大量消滅敵人」的戰略方針抵觸較大,認為這是「右傾機會主義」,是「退卻路線」;而他們「打到南昌去」的方針才是革命的進攻的路線,正與我們針鋒相對。他們利用根據地群眾俱怕敵人燒殺搶掠、搞白色恐怖的心理,欺騙、控制群眾,不讓群眾同紅軍見面,對我們進行封鎖。所以,當我們紅三軍團逐步向永豐以南的黃陂、小布地區收縮時,越向蘇區中心地區,越見不到群眾,有時甚至連帶路的嚮導也找不到。我們紅三軍團大多是湖南、湖北的人,越往東南方向走,離家鄉越遠,本來心裡就不痛快,見到中央蘇區的群眾對我們這種態度,不明真相,益加不高興,普遍發牢騷說,這是什麼根據地?不僅不如我們湘鄂贛、湘贛地區,甚至還不如白區群眾對我們熱情,今後這個仗怎麼打?而中央蘇區的群眾,在江西總行動委員會某些領導人的錯誤導向下,也不明真相,他們只看到敵人長驅直進,如入無人之境,紅軍主力不等敵人靠近就急忙轉移,一直向蘇區中心退卻,不象過去那樣就地分散打游擊,牽制、消滅敵人,更懷疑紅軍中是不是有人「叛變」了。由於部隊、群眾對毛澤東同志「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不理解、不相信,對粉碎敵人的大規模「圍剿」缺乏信心,思想工作特別難做。

怎樣使毛澤東同志「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深入軍心民心,打破疑慮,提高勝利信心,是擺在我們政工幹部面前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軍部和師、團的領導幹部都深入連隊,幫助基層幹部做好思想動員工作。當時紅軍指戰員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而且行軍途中空隙時間很少,只能抓住早晚點名、行軍前及途中休息時間作簡短的動員,用通俗易懂的淺顯道理來解釋「誘敵深入」的方針。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個連隊向戰士作動員時,就以我打「鐵骨樁」拳作比方。我問戰士:「伸開五個指頭打人有力氣,還是把五個指頭攥成拳頭打人有力氣?」

戰士答:「攥成拳頭有力氣。」

我說:「對,這就是集中兵力的道理。」接著,我又作了個打拳的姿勢問大家:「手臂伸直在面前搖晃這樣打人有力氣,還是把手臂收回來再用力出拳打人有力氣?」

大家看我在比劃、打拳都笑了,齊聲回答:「當然是手臂收回來,出拳打人力氣大!」我說:「對,這就是為什麼要誘敵深入,把敵人引進蘇區來打的道理。」戰士情緒活躍起來,我才把為什麼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不能同敵人硬拼,只能誘敵深入,迫使敵人疲於奔命,分散兵力,然後,我們才能集中兵力,揀敵人的薄弱部分打,大量消滅敵人的道理講一遍。使戰士逐漸理解誘敵深入的簡單道理。

當時,部隊根據戰士文化水平低的特點,政治鼓動經常運用呼口號的形式,把當前的任務、上級的號召,編成簡單易記的口號,寓教育於口號之中,在點名、整隊、集會、行軍途中,只要幹部或活動分子帶頭呼口號,便一呼百應,既鼓舞了士氣,又使教育的內容深入人心。在這次行軍途中,各部隊也是沿途都高呼:「放開兩手,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打倒蔣介石,消滅魯滌平!」「粉碎敵人進攻,保衛蘇維埃!」深入的政治教育與政治動員大大鼓舞了士氣。雖然廣大指戰員對「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仍然有些半信半疑,但在「粉碎敵人進攻,保衛蘇維埃」的口號下,都能團結一致,戰勝困難,於十二月一日先後到達寧都的東固、小布地區隱蔽集結,進行臨戰訓練,待機殲敵。同時,利用這個時機向駐地群眾廣泛宣傳「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動員群眾堅壁清野,做好反「圍剿」的準備工作。

此時,蔣介石已匆匆趕到南昌,親自組織對中央蘇區的進攻,將「圍剿」的兵力增加到十一個師又二個旅,共十萬餘人,從西到東構成八百里半圓形的戰線,並在南昌設「陸海空軍總司令行營」,命魯滌平兼行營主任,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採取「分進合擊,長驅直進」的戰略方針,由北向南,向我根據地中心推進,企圖一舉消滅中央蘇區的紅軍主力,其來勢之洶洶,可見一斑。

大敵當前,中央蘇區的黨政軍民本應緊密團結,一致對敵,不幸的是在此期間贛南根據地內部發生了「富田事件」,而且「富田事件」的主要責任者叢永中還以卑劣的手法,印發所謂《告同志和民眾書》,提出「打倒毛澤東,擁護朱彭黃(即朱德、彭德懷、黃公略)」的口號,並模仿毛澤東的筆跡,偽造毛澤東給他秘書古柏的信件,派人分別送給彭德懷和朱德、黃公略,造謠毛澤東通知古柏,要古柏「在審訊AB團中,逼供出彭德懷也是AB團」,企圖挑撥離間,分裂黨分裂紅軍。幸好彭德懷和朱德、黃公略都及時識破了叢永中的陰謀。彭德懷一方面迅速將叢永中的偽造信件和《告同志和民眾書》送到黃陂給總前委,明確表示他和三軍團的同志堅決擁護總前委、擁護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一方面召開三軍團前委緊急會議,吸收各團團長、政委、參謀長、主任參加,揭露偽造信件的陰謀,並一致通過宣言,號召一、三軍團在總前委的領導下團結一致,擁護毛澤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