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創辦軍隊院校,培養建軍人才(1952.8-1959.11) 建設防空部隊高級防校

經過兩年多的邊學習,邊建設,邊探索,高射炮兵學校初具規模,教育、訓練和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隨著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結束,中央軍委及時提出了在全軍開展正規訓練和建設正規軍校的方針。並強調指出,訓練工作是全軍的中心任務,培養好乾部的途徑是辦學校。從而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工作在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為了適應防空部隊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成立了防空學校和高射炮學校之後,軍委又決定成立高級防空學校,以逐步健全通過學校培養幹部的體制。為此,1954年12月,軍委決定調我到正在建設中的高級防空學校任政治委員。

接到命令後,我把炮校工作進行了安排和移交,即趕赴北京,到軍委防空司令部報到。防空司令員周士弟是我的老首長。1936年紅軍東征時,他任十五軍團參謀長,我是該軍團所屬的八十一師的政治部主任,1952年我到上海高射炮兵學校任職時,也是由他親自交待任務。此次見面周司令非常熱情,談話內容也很廣泛。他首先詢問了炮校的建設和教學情況。聽後點頭表示滿意。他說:過去我們打了幾十年的仗,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奪取政權,靠的是小米加步槍。現在全國勝利了,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的任務是保衛國家政權,保衛勝利果實,戰勝帝國主義的侵略。因此,必須建設技術兵種,掌握現代化的武器裝備。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特別是朝鮮戰爭的經驗,建設、發展防空部隊刻不容緩。我們現在的防空部隊和指揮機構都是新建設起來的,它擔負著保衛國家大、中城市和重要目標的空中安全的任務。是現代化主體戰爭中積極防禦的主要力量。

在談到如何建設好由多兵種組成的現代防空部隊時,他強調說:關鍵是要培養幹部,而培養好乾部的中心是辦好學校。因此軍委下決心選調優秀領導幹部創辦學校。這些話是彭總、劉總講的,也是軍委的精神。

在談到高級防校的性質和任務時,他說:近兩年來,我們已經建立了防空學校和高炮學校,基本解決了初級幹部的培訓問題。新建立的高級防校就是要擔負培養防空部隊中、高級幹部的任務。高級防校的校址,軍委已確定在北京。11月,軍委已調王智濤任高級防校校長。他原任防空學校校長,曾長期在紅大、抗大任過教,併到蘇聯學習過。調你們去辦高級防校,是因為你們已有創辦防校和炮校的經驗,要集中力量克服一切困難,儘快開學。相信你們能完成這一重要使命。

我表示建高級防校擔子很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還不夠,我會隨時請示領導,得到蘇聯顧問的指導幫助,會和王智濤校長團結共事,會虛心向他學習。我要邊干邊學,依靠群眾,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會把學校辦好。

第二天一早,我乘車去到清河鎮附近的高級防校工地。只見施工現場一片緊張忙碌,大家正在剛建好的一些營房內辦公。因王校長帶領一些幹部教員到外地軍事院校參觀學習去了,由先期到校的原二十四步校校長、高級防校副校長寧賢文向我介紹了學校的建設計畫、工程進度、組織狀況和教學準備情況。從中使我深感中央軍委和防空部隊黨委對高級防校的建設非常關心和重視。學校建設不僅規劃早,而且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都投入了很大力量。對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上級領導均親自調查研究,及時解決。

早在1953年初,防空部隊首長就提出了籌建高級防校的設想。防空部隊黨委在《防空部隊學校五年(五二一五六)幹部培養計畫》中提出「在建設防校和炮校以後,應儘快建立高級防空學校,形成防空部隊現有各兵種之初、中、高級指揮幹部的學校培養體系。」1月10日,該計畫上報中央軍委後,僅隔一周,即1953年1月23日,毛澤東即批示「同意」。同年6月15日,軍委命令將桂林原第二十四步兵學校領導機構劃歸軍委防司,將其機構改建為高級防校,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高級防空學校」。

軍委規定高級防校的訓練任務主要是培養與深造高射炮兵,對空勤務(雷達、地面監視部隊),探照燈兵的營、團指揮幹部和營以上幹部,並輪訓防空部隊營以上的指揮幹部。學員定額為400名,其中高級班(師以上幹部)25名,高炮班200名,對空勤務班175名(其中雷達50名,地面監視25名,探照燈班25名,政治班75名)。學制定為一年。計畫在5年內將防空部隊在編的營以上指揮幹部普遍輪訓一遍,儘快改變當時防空部隊相當一部分中、高級幹部不懂防空業務,不會指揮、訓練部隊,甚至貽誤戰機的狀況,推動防空部隊及機關的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

建設高級防校的任務非常緊迫,當時雖然確定以原第二十四步校的機構改建為高級防校,但由於需要另選校址,並且訓練任務,對象,內容及武器裝備等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不僅要新建校舍,還要充實改變原有的組織機構,補充幹部及教師隊伍。因此,學校建設採取了邊建設、邊組織機構、邊進行教學準備的方針,實行統一領導、齊頭並進,從而加速了學校的建設步伐。

確定校址、抓緊營房建設、爭取早日開學是當時最緊迫的任務。原二十四步校先期到京的同志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953年7月,由寧賢文帶領步校少數幹部由桂林赴北京。8月,在軍委防司直接領導下,於北海後門橋拐衚衕,成立了駐京辦事處,開始著手選擇校址和營房籌建工作,為時幾個月。經多次到現場察看研究,新建校舍定在清河鎮以北西二旗與西三旗之間。此處遠離市區,安靜幽雅,四周開闊,交通水電都較易解決,有發展餘地。1953年12月報軍委批准後,留桂林的人員於1954年2月和5月分兩批赴京。這時一部分從防空部隊、機關、學校選調的幹部也陸續報到,建校工作逐步全面展開。

此前,防空司令部軍校處曾組織部分同志到解放軍後勤學校、坦克學校、高炮技術學校等兄弟院校參觀學習;還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研究營建的總體方案和設計圖紙,並廣泛徵求意見。1954年2月,專門成立了工地辦公室,以協助總後勤部工程公司監督質量和進度。3月,開始徵購土地工作。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購地工作進展十分順利。在一個多月里,先後5次完成了勘探、丈量、定樁、審批等繁重任務。共購地470多畝。1954年4月中旬破土動工。

12月我到校時,四周空曠的田野上幢幢新建的校舍已拔地而起。

軍委和防空部隊黨委對高級防校的營建始終非常重視。當時國家正執行第一個五年計畫,財力並不富裕,卻一次就撥營建費484億元(舊幣)。

營建過程中,全校員工懷著創業者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克服了種種困難。開始沒有現成的營房,所有幹部、戰士、職工及家屬,分散在附近十來個村莊老鄉的房子里吃、住、辦公。負責營建工作的同志,自己動手搭草棚,壘鍋台,吃住在工地。開大會就在露天,辦事情就得步行。到市裡聯繫工作要走幾里到清河鎮乘公共汽車。雖條件簡陋,生活艱苦,但大家沒有怨言,一心撲在工作上。特別是廣大幹部和黨員接受任務不講價錢,苦活累活干在前。

在營建中,我們還十分注意尊重地方幹部,遵守地方政府法規,開展駐地附近的群眾工作。經常為他們演戲、放電影,做到「三凈一滿」,即街道凈、院子凈、住房凈、水缸滿。農忙時幫助收割、播種、儲運等。此外還注意與施工單位搞好團結協作。

經過8個月的奮戰,到54年底,建成11幢教室、特種教室、宿舍、辦公樓等,峻工面積達2.1萬平方米,為順利開學創造了基本條件。

在學校動工建設的同時,防空部隊領導機關和學校著手各級幹部和各類教員的選配與訓練工作。根據軍委頒發的編製,學校下設訓練部、政治部、幹部部、物資保證部、技術部、隊列處、財務科,並直轄5個學員班和1個練習營。其中訓練部下設教務處、教材處、翻譯科、政治系、戰術系、探照燈系、電工無線電系、火炮儀器系、射擊系、雷達系、對空勤務系、汽車和電源站系、體育訓練科等。

原二十四步校來京的幹部教員,絕大部分經過革命戰爭考驗,軍政素質好,而且有豐富的辦校經驗,但普遍不懂防空業務技術,還有不少同志文化較低。符合要求的教員缺額較大,特別缺少教員領導幹部和防空專業技術教員。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一方面從原二十四步校的幹部中選拔了130多名文化較高、有培養前途者到漢口防校、上海炮校、濟南航校和防空部隊學習。另一方面,請示防空部隊領導機關為我校調配所需幹部和教員。

軍委和防空部隊黨委決定從防空部隊、機關、學校選調一批既懂防空專業,又有作戰和教學實踐經驗的師、團以上幹部到校任各部、系領導或教員。各單位服從大局、大力支援,對我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