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投身偉大的抗日戰爭(1937-1945) 率留訓團赴晉察冀徵兵

1941年胡宗南調集大批兵力,由南線進攻邊區,增加了封鎖邊區西北方向的兵力。而留守兵團兵員不足。留守兵團所屬部隊既要承擔剿匪,抗擊日寇,反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磨擦;又要從事生產自救,任務十分繁重;加之缺醫少葯而造成減員,更使兵員難以補充。當時每連實際只有5、60人。為了反封鎖,經中央軍委批准,留守兵團計畫到晉西北、晉察冀、晉東南征6000新兵補充部隊。

上級決定由我任留守兵團臨時訓練團(簡稱留訓團)團長兼政委,率領留守兵團政治部民運部部長李芳元、四團政治處主任李慶和,分三路到所指定的邊區徵兵。各路配備一個連和百餘名班、排、連幹部。

3月8日我率留訓團從延安出發,經延川、清澗、綏德、吳堡、佳縣,在羅峪口渡過黃河到達一二〇師政治部駐地山西興縣,將中央軍委命令呈交甘泗琪主任,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保證在晉西北動員2000新兵補充留守兵團。我派李慶和率一個連和百餘名幹部留晉西北邊區執行徵兵任務;又護送李芳元等200餘人到晉東南邊區,我率200餘人去晉察冀邊區徵兵。

我率部從興縣出發過蔚汾河,經普明袁家村到婁煩,在此地住了3周。原因一是日寇正在同浦線兩側進行「強化治安」,實施燒、殺、搶的「三光」政策,群眾逃避一空;二是鐵路沿線日寇戒備森嚴,一個日兵帶3個偽軍,一個偽軍帶3個百姓,牽著狼犬沿線巡邏;三是過路的地段一直無法選定。直至4月5日接到護送我們過路的部隊通知:當晚12時到鐵路邊高村附近會合。我們立即進行動員,並做了周密的安排。對於政治部委託我們保護的9名高級幹部程子華、卓雄等人的家屬,我為他們每人配備了一匹馬,並派兩名健壯的班長隨行。

部隊3時30分出發。在自己的邊區內,我們以每小時12華里的速度行軍;出了邊區則以每小時15華里的速度前進。8小時後準時到達接應地點高村。雙方交接後,我們立即離開鐵路邊去西潘方向。9位家屬提出休息片刻,而接應我們的同志說:這裡正處在日軍炮火射程之內,過滹沱河後才能休息。也許她們太累了,怎麼勸說都不走,最後我們只好用「敵人都追來了」嚇唬她們,這才起身。

我們過了河到達陳家莊已是6日下午2時。20小時行軍200里,大家都很累。但這個村是日寇的「治安模範區」,危險很大。我要求大家過村鎮時要絕對肅靜。此處道路時有時無,要加倍小心,既不能掉隊又不能發出聲音和火光。

我們終於平安地到達目的地。大家累得倒頭便睡,直到晚八時才起來狼吞虎咽吃飯,雖只是包米、土豆塊,卻感到特別香甜。飯後又開始行軍,走了一夜到了河北阜平境內的南坨,這裡是安全區,接應部隊才讓大家休息了兩天。

10日早7時繼續行軍一天,到達阜平的西黃泥軍區政治部所在地。政治部主任舒同接下我們呈交的中央指令後,派人將我們300多名指戰員安排在距軍區政治部約10華里的村子裡。這裡前不久遭受到日軍「燒光、殺光、搶光」的摧殘,但還是盡最大努力安排了我們的食宿。

4月22日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與參謀長唐延傑找我談話,對徵兵工作做了具體安排:(一)在平漢路西征500人;(二)留訓團大部分幹部去平漢路東冀中軍區征1500人;(三)休息2天,等待護送和接應的部隊準備好後再行動。

我們決定:由青年股長賴其正帶領20名幹部去平漢路西,我帶隊去平漢路東。我提出幾條要求:(一)尊重軍區領導,一切行動聽軍區指揮;(二)搞好軍民關係;(三)向新兵講明他們將去延安保衛黨中央,要做好新同志的思想工作,要盡量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四)堅決執行群眾紀律,尊重當地風俗;(五)要做好日寇掃蕩的精神準備,要經得起考驗。

4月27日接到通知,要求我和所帶的80餘人及冀中軍區首長們的家屬,在29日到達平漢鐵路塞西店附近過路。這邊派部隊護送,冀中六分區派部隊接應。

5月1日我將軍委指令和9位首長家屬安全送到軍區。5月3日程子華、卓雄、沙克、張學思、金聲等在市庄台會見我們全體人員,程子華講了話:第一、熱烈歡迎中央軍委派到冀中徵兵工作的全體同志,軍區會盡最大努力幫助完成1500名新兵的徵集任務;第二、日寇掃蕩頻繁,我們只能利用「掃蕩」空隙進行徵兵,所以要有耐心;第三、軍區、軍分區處於行軍作戰、不斷轉移的環境,沒有固定駐地,暫由六分區劉西政委負責你們的安全和行動;第四、你們有什麼要求和意見隨時向劉政委提出,由他轉告軍區政治部;第五、你們部隊番號「留訓團」不變,隸屬冀中軍區管轄。3天內將灰軍裝換成黃軍裝,這樣不易暴露身份。最後,你們是從黃土高原來到廣闊的大平原的,要加緊鍛練以適應這裡的環境,便於行動和作戰。

當時正處在日寇「強化治安」時期。他們將華北劃分為三種地區。一是「治安區」,即敵占區。採取以「清鄉」為主的政策。強化保甲制度,實行連坐法,厲行大編鄉,對當地人民大肆掠奪,殘酷鎮壓;二是「准治安區」,即游擊區。以「蠶食」為主,推行恐嚇與懷柔並進的政策。修築封鎖牆、封鎖溝。建立碉堡,逐步擴大佔領區。燒毀村莊,製造「無人區」,以防我軍活動。三是「非治安區」即抗日根據地。以軍事進攻為主,反覆進行「掃蕩」,實行「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氣和細菌,製造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慘案。

1941年春至1942年冬,日寇到我根據地「掃蕩」174次,一次比一次大,手段一次比一次毒辣。其投入總兵力達83萬多,較前兩年增加一倍多。掃蕩的時間有時長達3、4個月。敵人分割,切斷各解放區之間的聯繫,在解放區周圍大量修築公路網,碉堡群。並沿鐵路線、公路線和河流,建封鎖牆、挖封鎖溝。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遭到嚴重破壞。

國民黨頑固派在政治上堅持一黨專政,強化法西斯統治;在軍事上實行觀戰、避戰的消極政策。救民族於危亡之中,抗擊侵略者的艱巨歷史責任,只有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和人民來承擔。

徵兵正是在冀中軍區處於十分艱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我團隨六分區在定縣、安國、深澤、安平等縣活動,既要參加反掃蕩,又要完成中央軍委交給的任務。我們和六分區徵集了300餘名新兵,大部分是機關人員和地方擔任教師的同志,小部分是精簡人員。我們只能到高陽、蠡縣、博野一帶繼續徵集。

軍區首長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為安全起見,又派九分區領導進行徵兵工作。我抗大同學肖星懷是九分區參謀長,他積極幫助我們,指點傳授我們在平原與日寇作戰的本領,使我們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境,又徵兵300餘人。

此時日寇進行掃蕩,將冀中軍區和北方局負責人黃敬及機關人員,從饒陽縣留楚鎮追擊至滹沱河渡口,情況十分危急。我留訓團100多幹部和600新兵,毫不猶豫地投入戰鬥,迅速佔領了河南岸有利地形,與日寇300多人展開了激烈的抗擊戰。雖然敵人火力占絕對優勢,但留訓團的百餘幹部卻是身經百戰的老紅軍,他們勇敢機智,使敵人寸步難行。軍區直屬隊和北方局機關人員從容不迫的脫離了危險區,進入饒陽縣附近安全地帶。而我團無一傷亡,完成阻擊任務後撤到饒陽縣孫村附近與軍區會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