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下工作(1927-1934) 我考入綏德四師

1930年夏天,黨組織出於對我們的關心、愛護,決定讓我和董學源等暫時離開瓦窯堡。我們所負責的黨支部的工作交由劉昌漢、郝正連等接替。我們和侯智防、史丕民、史丕賢、史應南、李國秀等人一同報考了省立綏德第四師範學校。在白色恐怖下,該校是黨的一個重要的人才培訓基地。這次考生共300餘人,只錄取40多人,我以第五名考取,編入第十二班學習。

開學後,我將組織介紹信交給負責安定縣學生黨員工作的惠澤仁。兩天後,支部通知我擔任黨的小組長,並參加學生軍。小組成員共3人,有李榮鏡(1935年叛變)、王黑胖等。黨小組與支部是單線聯繫,聯繫人是白壽康。組織活動是利用上街買學慣用品等機會,每周召開一次小組會,內容多為彙報學習心得以及發展組織的情況。當時指定必讀的書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淺說》、《共產主義ABC》及《新青年》、《嚮導》等期刊。對那些只限在課堂上講解的黨的決議、指示、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等,因不準寫筆記,對其重點就需背誦清楚,不能含糊。若違犯規定要受到處分,紀律是非常嚴格的。組織發展工作要求十分謹慎,推薦人必須把發展對象的政治背景、出身、成份、社會關係、革命鬥志、學習成績、愛好等了解的清清楚楚,在調查情況時還不能被本人察覺,要嚴防壞人、投機分子混入組織。在校期間,我曾介紹李國秀等同學加入組織,沒發生過庇漏。

除在校工作外,還要定期到綏德城郊龍兒灣、五里河、興店等地向群眾進行宣傳,啟發動員農民起來向剝削壓迫勢力作鬥爭。也去手工作坊,向受雇的店員們宣講革命道理。群眾工作開展的比較順利,但也少不了碰釘子。一次我和柳青來到一家鐵匠鋪,鐵匠正在汗流浹背地掄大鎚造鋤頭,沒顧上抬頭瞧我們一眼,我們只好站在熊熊烈火的鐵匠爐邊,講述「工人創造『價值』,而資本家剝削『剩餘價值』,就等於剝削工人」的大道理。任憑講的口乾舌燥,也不見反應。歇氣時,那鐵匠過來,摩挲著柳青的頭頂說:「娃娃,你們站遠些,小心火花燒了衣服。」「講得倒不賴,可惜管不了穿衣吃飯!抵不上養家糊口啊!」

弄得我倆很尷尬,掃興而歸。這促使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漸學會了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方式,用普通工人農民可以理解的實際例子,啟發他們的覺悟。以後效果就一次比一次好了。柳青後來成為著名的人民作家,我為他感到驕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