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常德保衛戰 第四章 常德、沂蒙同抗戰

聽說沂蒙山區有72座崮。崮,是沂蒙山區特有的地貌特徵。在平緩的山頂上,突然出現幾丈高的懸崖峭壁,筆直陡立,無法攀援,而峭壁之上,又是幾十畝,甚至上百畝大的平地。

72座崮中,最有名的是孟良崮,據說這座崮因為宋代良將孟良在此駐紮而得名,而孟良崮為現代人所知,是因為1947年這裡爆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戰爭,這就是孟良崮戰役。這場戰役被寫進了歷史教科書中,所以廣為流傳,婦孺皆知。

孟良崮之後,最出名的就要算岱崮。

岱崮分為南岱崮和北岱崮,進入沂蒙山區,只要說岱崮,人們都知道。

1943年11月,發生在這裡的一場戰鬥叫做岱崮之戰,可是,對二戰抱著濃厚興趣的我,居然一直不知道。直到那一年來到沂蒙山區採訪,才聽說有這樣一場精彩激烈的戰役。

南岱崮和北岱崮相向而立,高約700米,相隔1000多米。這裡的地勢易守難攻,只要在南岱崮和北岱崮上布防,就等於關上了進出沂蒙山區的大門,1000米的距離,兩桿步槍的射程加在一起,就能達到。所以,這地方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南北岱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山上有暗道、碉堡等設施,要登上崮頂,就必須攀上幾丈高的懸崖。要攀上幾丈高的懸崖,只能憑藉雲梯。

湖南常德的余程萬虎賁師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時候,山東沂蒙的八路軍也在與鬼子拼殺。因為南北岱崮特有的地形地貌,八路軍居高臨下,上千日軍裹足不前,無可奈何。

這次,是八路軍魯中軍區被鬼子咬住了。鬼子大部隊那些年總是在尋找八路軍的大部隊決戰,可是八路軍總是忽而化整為零,忽而化零為整,他們像一股風一樣在廣闊的敵後戰場飄忽,因為沒有方向,而讓敵軍摸不著方向。

可是,這次,八路軍魯中軍區被鬼子纏上了。鬼子一旦纏上了八路軍主力,就像章魚一樣伸出了所有的觸角,要置八路軍於死地。鬼子的機動能力,有汽車有摩托,那是穿著草鞋和布鞋的八路軍不能比擬的。

魯中軍區派出一個連的93名戰士阻擊敵人,其餘的部隊趕快撤離。八路軍不是不敢和鬼子硬碰硬,是缺少硬碰硬的本錢,八路軍不會像義和團那麼傻,憑著一腔子熱血和咒語,就敢阻攔炮彈子彈。義和團不相信科學,只相信迷信,他們沒有與時俱進。

93名戰士拿著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裝備,和足夠堅持一個月的給養,登上了南北岱崮。那上面有土匪們留下的地道壕溝和儲物間,正好可以用上。兩個岱崮相隔1000多米,交叉火力也剛好能夠封鎖道路。現在,就只等著鬼子來送死。

雖然叫魯中軍區,但是並沒有多少人,那時候的八路軍都搭著大部隊的架子,聽起來是個軍區,好像有千軍萬馬,兵強馬壯。其實,一個軍區有幾個軍分區?三個;一個軍分區有幾個團?一個。一個團有幾個營?一個。一個營有幾個連?還是一個。所以,聽起來是軍分區,其實只有一個連;聽起來是軍區,其實只有三個連。為了迷惑敵人,這三個連的番號都很大,叫做七、八、九連,其實就沒有一連到六連。軍區首長,其實就是一個營長,但是不叫營長,叫軍區司令。

活躍在山東的八路軍都是一一五師的部隊,一一五師在山西打了幾個勝仗後,林彪因為負傷去了蘇聯,陳光代理師長,他和羅榮桓帶著一部分人馬去了山東撒種子,打游擊,壯大實力,建立根據地。抗戰結束後,一一五師已經由一萬人發展到了26萬人。蘇聯打下東北後,這26萬人馬不停蹄趕往東北,從蘇聯手中接過了被日軍佔領長達14年的東北和全部的日式裝備。再後來,26萬八路軍發展成了百萬四野,橫掃天下,所向無敵。

一一五師的前身是紅一軍團。一一五師,在抗日戰場上就是一個傳奇,它的處女作是平型關大捷,震驚中外。所以,一一五師的戰鬥力,非常強悍。

魯中軍區派遣第二軍分區十一團八連固守岱崮,阻擊日軍,掩護軍區撤離。

八連留下來打阻擊。說是一個連,其實只有93人。來自一一五師的八連一戰成名,後來就成為了解放軍的英雄連隊「岱崮連」。

英雄的「岱崮連」,只要是當過兵的人,沒有人不知道。

岱崮當地的農民楊淑琴說,八路軍打得非常頑強,日軍先用步兵攻擊,被打退,後來用大炮轟,再後來用飛機炸,可就是攻不下岱崮。炮彈和飛機一來,八路軍就躲進了壕溝里,日軍步兵衝過來,八路軍就跑出來阻擊。後來,八路軍不用槍了,改用石頭砸,石頭從山頂上滾下來,一路總能撞倒幾個日軍。

就這樣,3000名日軍接連攻打了18天,居然攻不上岱崮。

曾有漢奸站在崮下,勸說堅守的八路軍投降,八路軍齊聲回答:「只有戰死的八路軍,沒有投降的八路軍。」

鬼子漢奸無可奈何。

第18天的夜晚,估計大部隊早就走遠了,八路軍的子彈也打光了,就順著繩子溜下來,悄悄地撤走了。這一戰,八路軍只有兩人犧牲,七人負傷,而日軍傷亡達到三百人。

岱崮之戰結束後,當地農民爬上崮頂查看,看到山頂上已經草木無存,連一塊拳頭大的土疙瘩都看不到,全被炸成了粉末。抓起一把土查看,裡面居然有六塊彈片。

岱崮之戰結束了,常德保衛戰還在繼續。

就在常德保衛戰進入白熱化的時候,開羅會議召開了。這次會議的重點是,中國、美國、英國共同商議對日作戰,而常德保衛戰的進程和結果,直接關係到美英兩國對日作戰和援華的態度。

蔣介石要求五十七師,誓與常德共存亡。

五十七師是站在世界舞台上,與日軍作戰。

那年,因為採訪「常德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民間訴訟案」,我才第一次來到了常德,也才第一次聽到了這場慘烈保衛戰的細節。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幾十年前焦土抗戰,萬眾一心,寧死不屈;這還是一座尊嚴的城市,在幾十年後由民間發起了對日索賠,把官司打到了東京。儘管日本方面不承認在常德使用了毒氣和細菌,儘管後來終於承認了,仍然賴著不賠償,但是這座城市和這座城市生活的那些人,贏得了世界的尊敬。

正因為中國民間有這樣一群頑強抗爭、堅守正義、尋找真理的人,才使得這個民族依然能夠高高地仰起頭來,讓所有人都不敢輕視,讓那個強鄰島國恐懼。

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尊嚴。

也是在這次採訪中,我詳細地了解到了很多書籍中看不到的抗戰,聽到了很多讓我震撼不已的往事。

還是在這次採訪中,我在一位老者口中驚訝地聽到了吳佩孚的名字,他居然有著錚錚鐵骨,堪稱偉丈夫。

日本佔領了華北後,想要扶持中國一些具有極強號召力的人物為其所用,削弱抗戰意志,穩固新興政權,而上過美國《時代》封面,當時失意至極,寓居在北京小衚衕的吳佩孚成為最合適的人選。日本讓和吳佩孚曾經私交很好的漢奸江朝宗去遊說,沒想到吳佩孚義正詞嚴地斥責江朝宗:「你年紀比我大,還當日本人走狗,賣國求榮,真是白髮蒼蒼,老而不死。」江朝宗愧不敢言,抱頭鼠竄,吳佩孚宣布與其絕交。

日本人在中國放眼望去,當時的號召力除了蔣介石,似乎再沒有誰比吳佩孚更大的了。所以,他們鐵定心要拿下吳佩孚。

大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親自出馬了,這是一個惡貫滿盈的日本特務頭子,他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講一口標準的北京話,策划了一大堆臭名昭著的事件,包括成立偽滿洲國,組織偽軍維持後方治安等。太原會戰中,他手中的山西地圖比閻錫山的地圖還要詳細準確,這個外表文質彬彬、內心毒如蛇蠍的日本人,欠下了中國人數不清的血債。

土肥原賢二邀請吳佩孚出面任職,吳佩孚說:「爾等就商於我,首須急速撤兵;次則將所有佔據地方之軍政、財政,及一切行政交還,顧問、指導官必須取消,經濟統制亦應立即解除。我為主,日為客;我發命令,日本人亦當極端服從。能如是,自可建議政府,恢複和平。」在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面前,吳佩孚厲聲斥責,土肥原賢二只得羞赧而走。

日軍放出狠話,要刺殺吳佩孚。吳佩孚將一口棺材放在客廳里,表示自己心中的輕蔑,我就等著你來刺殺我。吳佩孚患有牙病,疼痛難忍,無奈之下,去往日本人開設的醫院就診,結果死在了日本人醫院裡。

這個昔日的舊軍閥人格非常高尚,曾有一副對聯說他:「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失敗後,倔犟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園搶壁,真箇解甲歸田。」董必武曾經評價他說:「吳佩孚雖然也是個軍閥,但他有兩點卻和其他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關羽、岳飛,他失敗時不出洋,不居租界;第二,吳氏做官數十年,他統治過幾省地盤,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