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石牌保衛戰 第三章 日軍戰略部署

淞滬抗戰後的第六年,石牌保衛戰開始了。

石牌保衛戰是中國陸軍與日本陸海空軍作戰。

這六年里,中日之間無日不戰,僅僅數十萬人以上參加的大會戰就有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三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上高會戰、晉南會戰、浙贛會戰……中國軍隊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將軍多達百位,犧牲的戰士數百萬人。如今,我們能夠找到這些將軍的名字,而那些士兵呢?在敵後戰場,八路軍和新四軍、游擊隊也同樣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戰,連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也血濺疆場,無數的子弟兵揮舞著大刀長矛與武裝到牙齒的日軍廝殺,倒下去了,成為無名英雄。

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哪一場戰爭,像這樣慘烈,像這樣悲壯,像這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像這樣讓人悲憤填膺讓人慾哭無淚。

石牌保衛戰開始前,中國軍隊在不斷地佈雷,日軍在不斷地掃雷。這種情景很像多年後的一部婦孺皆知的電影《地雷戰》,不同的是,電影演的是地雷,長江水域布的是水雷。

1943年3月的一天夜晚,幾名布雷隊員被日軍巡邏艇發現,日軍俘獲了他們。

中國軍隊準備營救。

布雷隊員被關在哪裡,通過什麼途徑可以營救,關押地點是什麼地形,中國軍隊一無所知。

於是,十一師的諜報隊隊長陳光林前去刺探情報。

范一貴是一名小生意人,他經常坐著柴油機船來往於宜昌市夷陵區的長江兩岸。陳光林是范一貴的外公。

陳光林家在距離石牌村20公里的金獅洞,他參軍的時候只有20歲,因為出生在本地,對長江三峽的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非常熟悉,所以,就自告奮勇前去下游刺探情報。

想來陳光林以前榮立了很多戰功,要不然也不會在強將如雲的十一師擔任諜報隊隊長。陳光林每次執行任務的時候,都能全身而退,而這次,卻再也沒有回來。

現在,我們再也不知道陳光林當時是怎麼被日軍識破身份的,只知道陳光林犧牲的時候非常悲慘。日軍將他綁在樹上,嚴刑拷打,要他供出十一師的情報,他大罵日軍。後來,日軍把周圍幾個村莊的農民全部集中在一起說,這就是和皇軍作對的下場。殘暴的日軍用刺刀刺向陳光林,每刺一刀,就有鮮血順著身體流下來。陳光林依然在大罵日軍。因為太過殘忍,圍觀的人都不敢觀看,有的婦女發出了哭聲。日軍強行要求每個人都抬起頭來,觀看這場殺人表演。最後,陳光林遍體刀傷,血盡而亡。

陳光林的死亡地點是黃柏阿,讀音是這樣,具體地名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這一天是1943年3月18日。

也就在這一天里,日軍後方的江蘇北部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往事。這件往事現在也很少有人知曉。

這是發生在新四軍與日軍之間的一場血戰。

那時候的中國軍隊很貧窮。

而八路軍新四軍更貧窮,他們手中的很多步槍,連四發子彈也沒有。

那時候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中的很多士兵都患上了「夜盲症」,這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的。可是,因為武器低劣,我們的軍隊又不得不選擇夜襲,用冷兵器與日軍廝殺,所以,儘管很多人患有夜盲症,還是要趁著漆黑的夜晚,衝進敵營,與敵決死一戰。

很多士兵都來自於農民,沒有文化,他們連左右都不分,更別說瞄準射擊,列隊衝鋒了。所以,每逢打仗的時候,下級軍官就身先士卒,陣亡率特別大。每次上陣前,軍官都要指定繼承人,在自己死後,帶著剩下的弟兄繼續衝鋒殺敵。再反觀我們的對手,他們已經普及了小學教育,準備了好多年,蓄意侵略,武器精良,他們的戰術素養素質遠遠超過我們的軍人。所以那時候,大家都認為犧牲前能夠殺一個日本人,就賺了。

因為沒有槍彈,將士們就苦練冷兵器。八路軍新四軍都有他們的拿手好戲,這就是拼刺刀。可以這麼說,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都是拼刺刀的好手,在平型關戰役中,兩個鬼子端著刺刀背靠背,七八個八路軍也難以近身,而這個時候,兩個鬼子背靠背,一個老八路軍就能將他們刺個透心涼。為什麼?八路軍新四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增強了。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單兵作戰能力,來源於平時的刻苦訓練。

經歷了長征和多年抗戰的老八路軍,個個都是寶貝,百鍊成鋼。而日本因為多線作戰,既在中國戰場和中國人作戰,還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美國人作戰,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與英國人作戰,兵員嚴重不足,戰鬥力急劇下降。可以這樣說,先期老鬼子的戰鬥力,是後期小鬼子的好幾倍。

這時候,雖然鬼子的單兵作戰能力降低了,但是鬼子的武器先進了,所以,中國軍人和日軍作戰,仍然很困難。

鬼子擅長拼刺刀,八路軍也喜歡拼刺刀。為什麼?鬼子拼刺刀是因為武士道的熏染,八路軍拼刺刀是因為缺少彈藥。

在那些黑白老電影中,八路軍一包圍了鬼子,打上幾槍,就吹響衝鋒號,戰士們紛紛上刺刀,躍出戰壕,將鬼子團團圍住拼刺刀。當過八路軍的外公說,這不是藝術加工,這是實際情況。

都說鬼子拼刺刀厲害,可是後期的八路軍比他們更厲害。因為沒有彈藥,八路軍訓練的時候不能實彈演習,只能空槍瞄準,八路軍的槍法可能不如鬼子,因為鬼子有大量的子彈可供練習,但是八路軍的拼刺刀技術絕不含糊。

老電影中的八路軍長官衝鋒的時候,一手拿著駁殼槍,一手拿著一把大刀,這也不是藝術加工,這也是實際情況。八路軍中的軍官,甚至師長團長,個個都是使大刀的好手,後來成為解放軍中將的王近山,外號王瘋子,一到戰場上,就掄起大刀衝上去,據說,《亮劍》中的李雲龍就是以王瘋子為原型。少林和尚許世友當了軍長後,一到戰事緊急,還會掄起大刀片帶著敢死隊上去,氣得徐向前威嚇說,再遇到許和尚丟下部隊只顧自己衝鋒,就槍斃了他。正面戰場上的一些師長團長也不含糊。趙登禹在二十九軍一三二師做師長時,刀法在全軍數一數二,死在他刀下的鬼子估計沒有上百也有幾十。他在戰場上掄起大刀片,十幾個手持三八大蓋的鬼子也不敢近身。而且,二十九軍的官兵刀術都異常精湛,一格一擋,刀鋒就奔向了鬼子的脖子,所以,日軍只要與二十九軍作戰,必定戴上鐵圍脖,保護脖子。李彌在遠征軍第八軍做副軍長時,攻擊松山受挫,他手持衝鋒槍身背大刀片帶著幾百名敢死隊員趁著夜色摸上去了,天亮後,李彌搖搖晃晃地走下松山,全身浴血,身無完縷,只有眼睛是白色的。

那時候的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就是要求戰士們多多訓練劈殺,掌握高超的劈殺技術。彭德懷,是抗戰時期八路軍在前線的實際指揮者,總司令朱德在抗戰開始後不久,就回了延安。

八路軍武器不如日軍,八路軍拼殺勝過鬼子,八路軍的頭腦更遠遠超過鬼子。

八路軍在與鬼子拼刺刀的時候,不會退下子彈,而鬼子則會退下子彈,握著空槍與八路軍拼殺。八路軍能拼殺過,則不會浪費子彈;如果處於不利,就會開槍。日軍為什麼會退下子彈,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日軍受武士道精神鼓舞,頭腦僵化,要拼殺則就不開槍;有人說日本的三八大蓋設計有缺陷,拼刺中槍容易走火,會傷了自己人。

不管怎麼說,日軍拼刺刀的時候,先退下子彈是不爭的事實。

那時候的歐洲戰場上,同為邪惡軸心的德國使用裝甲部隊作戰,而日本還在運用冷兵器和武士道作戰。日軍遇到了積弱積貧的中國,才這樣飛揚跋扈,而在比他武器先進得多的蘇聯面前,則敗得像個龜孫子。

當初,在東北淪陷時,日本自以為他們無敵天下,準備向西侵佔蘇聯,向南吞併中國,然而,諾門坎一戰,讓日軍認識到了北極熊的厲害,此後,不敢西顧,轉而專心南侵。

日本的武器比中國精良得多,但比蘇聯落後得多。

更落後的是日本的戰略戰術。

八路軍的騎兵和日本的騎兵曾有一場惡戰,結果,以騎術和武器更為精湛的日本騎兵全軍覆沒而告終。

八路軍的騎兵是一二九師的騎兵。那時候的騎兵非常珍貴,平時擔任的是通訊、警戒和偵察任務,劉伯承元帥捨不得拿他的騎兵部隊去冒險。但是這一次卻事出意外。

一二九師的騎兵部隊在執行任務途中,與日軍的騎兵部隊遭遇了。無論是人數、馬匹和武器,日軍都佔優。八路軍騎兵部隊的指揮官讓幾挺機槍埋伏在馬隊的後面,一到日軍騎兵衝到跟前,就玩命地打。

八路軍的騎兵做出一副決戰的姿態,誘惑日軍騎兵衝鋒。日軍騎兵按照騎兵操典的章程,列隊舉刀,然後撲了過來。八路軍的騎兵向兩邊閃開空檔,機關槍響了,日軍騎兵丟盔撂甲。

這支八路軍騎兵部隊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