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次戰役 二、我軍勝利突破臨津江,徹底擊垮敵生命防線

1950年12月31日晚,中朝人民軍隊奉命發起第三次戰役,沿臨津江一線的我軍發起了突破臨津江之戰。我們40軍在上級指定的峨嵋里至高灘約9公里寬一線的地段強行突破。軍命令118師為左翼,我們119師為右翼相互協調作戰,120師為預備隊,師命令355團為左翼、356團為右翼,同時發起攻擊,357團為預備隊。

臨津江有100多米寬,水深1至2米,兩岸為斷續的陡壁,高約10至20米。敵人在江的南岸設置了70至80米寬的地雷區,並且設了幾道鐵絲網,鐵絲網後面是密集的地堡群,鐵絲網上面懸掛著密密麻麻的照明燈。敵人吹噓:臨津江是天然屏障,他們的防線是銅牆鐵壁,是他們的生命線。因此,他們極盡其能,用各種火力時時刻刻地封鎖著江面。

事情就是這樣特別湊巧,該著敵人倒霉,該著我軍勝利。當25至26日我師先頭部隊355團、356團到達江邊附近時,經偵察,雖然江面大部分已經結冰,可以行人,但仍有4至5米寬的江水主流沒有封凍,無法過人;為此急壞了各級領導,並立即發動部隊廣大官兵出主意,提出過江的辦法,部隊也確實提出了一些辦法,如趕做長梯搭浮橋等;正當大家熱烈討論想辦法的時候,只過了兩三天,江水就全封凍了,到29日晚,突擊隊派人查看冰情時,整個江面上已完全可以行人,部隊自上而下一片喜悅,所有官兵都鬆了一口氣喊出:真是「天助我也」!

如果說前兩次戰役我軍的大炮還沒有跟上來,這次戰役我們的大炮也趕上來了。炮兵29團配屬118師,炮兵42團配屬119師作戰。這就為突擊部隊提供了強大的火力保障。1950年的最後這兩天,包括我們司、政機關在內的全師部隊的臨戰準備工作一直在緊張地進行。

1950年12月31日晚5時30分,我軍突破臨津江的戰鬥打響。頓時,我軍群炮怒吼,萬彈齊發。猛烈的炮火集中指向突擊部隊預定登陸的地段。我們機關雖然不在前沿陣地第一線,沒有機會直接觀察摧毀敵人防線的強大威力的壯觀場面,但那隆隆的炮聲是從我們頭頂的上空呼嘯而過的,完全可以感受到它對敵人是毀滅性的打擊力量。隨後,我們很快便得到了消息;當我軍的炮火打到敵人陣地時,敵人的陣地立即變成了一片火海,敵人的地堡一個接著一個地飛上了天,鐵絲網、地雷陣全遭破壞,為突擊隊開闢了一條安全的通道;然後,隨著衝鋒號響,突擊部隊猶如猛虎沖向對岸,並且一鼓作氣佔領了灘頭陣地;接著355團、356團所有部隊都登上了臨津江南岸,並且迅速向縱深發展;防線守敵除命歸黃泉和當了我軍的俘虜以外,大部分都狼狽地逃跑了,他們逃跑的狼狽相如何形容都不過分,例如,當我們的突擊隊沖入敵人的陣地時,發現他們為歡度新年而燉的牛肉還冒著熱氣,白蘭地酒瓶的蓋子已經擰開,敵人扔在地上的煙頭火還沒有熄滅,吃、喝、抽都不重要了,逃命要緊,就這樣不顧一切地逃命了。世界上真是少有這樣窩囊的軍隊。敵人的這些醜行當時在我們的部隊中就成為廣泛傳播的笑料。他們吹噓的所謂「天然屏蔽」、「銅牆鐵壁」和「生命線」,就是如此這般地不堪一擊而垮塌了。臨津江防線垮了,僅距離江邊幾十公里遠的南朝鮮首都漢城(現在叫「首爾」)幾乎已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我軍直逼漢城。

至於我突擊部隊在突破臨津江的戰鬥中所表現的勇猛直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的具體情況,當時只宣揚了兩個人物:一是356團三連「三好班長」毛鳳率領全班,靈活機智,一鼓作氣炸掉敵兩個碉堡,為突擊部隊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二是七連三班班長徐殿開,突破時從數米高的懸崖上掉下去,摔得滿臉是血,昏了過去,蘇醒後仍以驚人的毅力又趕上了突擊隊,並帶領兩名戰士,先後消滅了8個敵人,炸毀敵一個碉堡,戰後記兩大功。而其餘很多生動感人的事迹並沒有在部隊中廣為傳播,所以鮮為人知。我在這裡必須加以補充,以茲紀念那些英雄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靈。

355團三營八連和九連是該團首長命令執行那次突擊戰鬥的兩個連隊,他們英勇勝利地完成了任務,為全團全師勝利過江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擔任九連政治指導員的張榮相同志,多年後回憶了那次戰鬥,讓我們聽聽他的敘述吧:

12月27日,我們到達臨津江以北的漣川西南柳川里附近地域。團首長帶領營連幹部到江邊了解地形和敵情後,確定三營為過江突擊部隊。我們九連和八連一起受領了並肩過江的突擊任務。我們連開到麻田裡地區後,積極進行思想、組織上的準備工作,再次控訴美帝罪行,激發戰士的戰鬥熱情,各班排積極要求任務,堅決要為烈士和朝鮮人民報仇,求戰熱情極高,並進行了莊嚴的宣誓。連組織偵察敵情和地形,選擇突破口。

臨津江位於「三八線」北側,江寬約115米,水最深處有1.2米左右,冬天的江面大部分已經結冰,但大約還有5米寬的主流沒有結冰,這急壞了團首長和廣大官兵。我們突擊連有的提出用雨布縫水褲,有的想做長梯搭浮橋……可是過了兩夜,江中水流不見了,兩岸冰面平展地連在一起。29日晚上,連隊派人查看冰情和對岸敵情,在冰上試了兩次完全能順利通過,這可樂壞了我們官兵,真可以說是「天助我也」。臨津江南岸為斷續的天然陡壁,高10幾米,敵人居高臨下,重兵把守,並在原有的工事基礎上進行了增修加固,以江岸要點構成前沿陣地,並在沿江的前沿陣地設有二到三道鐵絲網和地雷場,以各種火力封鎖江面。我連突破口就選在對岸陡壁的一個斷裂處,只有前方一處陡坡適合部隊突擊,但前面也是敵人重兵把守地段,敵人設有幾道鐵絲網和雷區。當時天氣寒冷,地面積雪約30厘米,坡面積雪被敵人潑上了水,路滑不利於我們突擊隊通過,敵人利用這「天然屏障」,築成了易守難攻的「銅牆鐵壁」。對此,我們各級召開「諸葛會」出主意、想辦法,充分做好突擊過江、衝破封鎖線的各項準備工作。上級給我們配發了綁在鞋上的「冰扎子」,我們自己又開動腦筋,把繩子纏在腳上防滑,一切準備就緒,勝券在握。

1950年的最後一天,臨津江兩岸天清氣爽,萬里無雲,潔白的雪野反射著燦爛的陽光,一切都在諦聽中朝人民軍即將突破「三八線」的信息。17時30分,九發信號彈劃破天空,頓時紅光閃爍,群炮轟鳴,炮彈穿過夜空的嘶叫聲、爆炸聲震起了劇烈的迴響,在大江對岸掀起了一片火海,炮彈爆炸引起了地雷爆炸,響聲連成一片,敵人的地堡一個個被炸塌,被削平,被連根掘起。炮擊15分鐘後,炮火轉向縱深發展,我們突擊連一躍而起。我帶著突擊一排,每人抓起二、三個草袋子,冒著敵人的炮火一邊打,一邊在江面鋪設草袋,保障後續部隊順利過江,連長周紹賢負責全連指揮在後緊跟。我們迅速過江後,破壞組的趙喜君、肖景恆、唐仁德沖在最前面,揮動手中的斧子、鐮刀和鉤子砍開敵人屋脊形鐵絲網。副排長程孟起帶領突擊隊緊跟著衝擊前進,衝鋒槍猛烈掃射、手榴彈處處開花。我們順著選好的突擊通道前進,二班在前,一、三班緊緊相隨。我命令突擊排不要往左靠,照直衝擊前進,左邊敵人埋設的地雷多,可是二班沒有掌握好前進方向,衝擊路線偏左了一點,結果踏響了地雷,轟的一聲,我們眼前冒起濃煙,6人被炸傷亡,我趕緊把傷員交給救護組,把剩下兩人編入一班,繼續向前衝擊。我們很快攻下了陡坡,向敵前沿突破。我們突擊部隊在敵人火力沒來得及集中時順利過江,敵人發現我們進攻路線後,突施猛烈火力封鎖江面,炮彈飛揚,冰面上被炮彈炸開了很多個水洞,使後續部隊過江時遭受了很大困難。在敵人沿江炮火轟擊中,我們首先突破敵前沿陣地。一班順著前沿戰壕向前搜索,敵人守在地堡里以瘋狂的火力掃射,我讓三班從右側直撲地堡群,一班從正面協助進攻,用手榴彈摧毀了一個個殘存的地堡。一線被我們突破了,我讓通信兵發出了佔領了敵突破口的信號。與此同時,並肩突擊的八連也迅速攻佔了一線陣地。敵人自我吹噓的「銅牆鐵壁」、「天然屏障」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了。

佔領敵一線陣地後,我帶著突擊部隊繼續向前穿插,當我們進到111高地東側的無名高地北側時,再次遭敵阻擊,從一線退下來的敵軍也加入阻擊戰鬥,一挺重機槍和一挺輕機槍封鎖了我們前進的道路。我立即組織一排從正面進攻,命令三排從右側迂迴到山南側,截斷敵人退路,我們部隊在機槍掩護下向敵發起猛烈攻擊。防守的敵人頑強地用火力封鎖,壓得一排抬不起頭來,這時三排長喊著:「同志們,殺敵立功的機會來了!沖啊!」的口號從敵人側後攻上山去,一排手榴彈炸得敵人屍橫無名高地。同時一排在三班長的鼓舞下乘機猛衝,頃刻間佔領了無名高地。為儘快插到預定地點,我調整了部署,以二排為前衛,繼續向縱深穿插。

經過5公里的縱深發展,於20時30分,我連尖兵四班已進至257高地北側,同時八連也突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