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銀川一片蒼茫 四、和平老人郭南浦前往寧夏勸馬鴻賓起義

先頭部隊一個軍已經進入了寧夏地界。

郭南浦先生已做好了動身的準備,原計畫這次前去做二馬工作的共有四個人,除郭老先生外,還有馬錫武、王延翰、裴建淮。他們過去與二馬都有深交,又是西北地區有一定影響的回教上層人物,可是後三個人都不願去。最後只能讓馬守禮和馬宏道等人陪同郭老先生先行一步。

臨行前第19兵團的甄華同志對他們說:「你們這次去,主要是做馬鴻賓的工作,如果他們能立即表示和則更好,即使他們現在不願意和,經我們解放軍一打,他們會和的,無論如何要爭取他們。馬守禮同志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對我們解放軍的見聞給他們宣傳一下,效果會更好。」

馬守禮原是國民黨中寧縣縣長,是1949年4月彭德懷部隊剛進入西北就率本縣自衛隊起義的。後來積极參加工作當上了共產黨的幹部。他與寧夏二馬也有私交。

他表態說:「請首長放心,我這回去憑三寸不爛之舌要說通他們。」

「很好,到了寧夏,你們可以以郭老先生的名義給彭總寫信,報告工作情況,另外還要與我們的部隊加強聯繫。」

他們在解放軍的護送下乘汽車朝寧夏駛去……此時楊得志正在隨同部隊徒步行走在黃土高原上,進入一個小縣城時,天已經黑了。楊得志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

「我們原地休息,但不能佔住民宅,我們同幾個兵團負責人也不進城,就住在城郊的這座破廟裡吧。」

楊得志走進廟裡,鋪開一張地圖看,一個警衛員跑進來報告:「首長,外面有一個國民黨軍官要見你。」

楊得志感到驚奇,問:「他叫什麼名字啊!」

「他沒說,只說你認識他。」

「那就請他進來吧。」

一名40多歲的漢子,身穿破軍裝,沒有佩帶任何武器,蓬頭垢面,跟在警衛員身後進來,見到楊得志突然撲通一聲跪在他面前說:「你是楊長官嗎?我的恩人啦!」

楊得志望著他,覺著面熟,但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此人。他上前一步,扶著他說:「我們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你給我下跪幹什麼,起來說嘛。」

那人站起來雙腿仍在打顫,說:「你真是楊長官啊。不記得我了?」

「你是……」

「我叫馬奠邦,是81師179團的團長,前年在隴東被你們抓住,後來又放我回來了。」

楊得志想起來了。

這個人原是馬鴻賓部隊的,被俘後彭德懷親自接見他,他深受感動,彭德懷對他說:「我們準備釋放馬鴻賓部所有軍官,你先走一步。」後來給馬鴻賓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回去了。

馬奠邦只擔心共產黨會殺他,沒有想到卻對他很好,還要放他回去,他只好說:「長官,讓我留下來吧。」

「你回去好,等蘭州解放了你可以率部隊起義嘛。」

「我一定起義。」

「另外你告訴馬鴻賓,你們中寧縣還關押著我們十幾個人,讓他放回來吧。」

「我一定設法放他們。」

彭德懷將他送到門口,又說:「你們的長官馬鴻賓是個好人,我們長征時在同心縣,聽當地老百姓說他是個好人。」

習仲勛從外面回來,對馬奠邦說:「回去代我向馬鴻賓問好,我們過去還是有交情的嘛。」

他拿著解放軍發的路費回到寧夏,馬鴻賓沒有責備他,沒過幾天就將關押的十幾名共產黨員放了。

他對共產黨的了解當然是真切的,他聽說彭德懷的部隊已進入寧夏,於是獨自一人離開軍營,偷偷來見楊得志。

楊得志將他讓在木板床上坐下,問:「馬團長現在幹什麼?」

「還在隊伍里。」

「是哪個部隊?」

「還是馬鴻賓的那個軍。」

「任何職?」

「在35師當師長。」

「現在住在哪裡?」

「在固原一帶。」

「那我們又要交手了啊!」

「不敢,我是絕對不打你們的,我準備起義哩。」

「很好嘛,但現在你先不要動,到時我們再聯繫。」

「我一定聽你們的。」

馬奠邦又向楊得志談了一些寧夏守軍的情況,就騎著高頭大馬走了。

從西安來做馬鴻逵父子工作的孟寶山因特務加害而離開寧夏。

他來到寧夏保安司令部,找到副司令馬曉雲說:「老長官走了,他主張我與馬敦靜談,可他不想談了,你說怎麼辦啊?」

馬曉雲將他帶到一間小屋說:「你啊!長了幾個腦殼,現在風聲很不好,蔣介石安插在這裡的特務正在抓你哩,還來找我幹什麼?我們是老交情了,政見不合沒有關係,你快離開這裡。」

「我不想走了,和談不是沒有結果嗎?」

「這樣吧,現在共軍已大兵壓境了,老長官還沒有轉移到一個安全地方,雖說到了重慶,但馬敦靜仍擔心他的安全呢,國民黨那一幫人,還有你們共產黨在那裡的地下工作者,誰敢保證不去找馬鴻逵的麻煩,這都難說呀!」

「那你說怎麼辦?」

「我們可以先簽個秘密協定,不要張揚出去,讓共軍先不要向寧夏開進了,等馬鴻逵那裡有了消息,一切都好說。」

「可能不好說呀!」

「為什麼?」

「你不是說馬鴻逵是蔣介石派人弄到重慶去的嗎,他在那裡,怎麼敢向他兒子下起義的命令?」

「是呀!」

「解放軍不可能不進入寧夏,你們不和談,雙方打起來,還談什麼?」

「那我們也不怕,俗話說狗急跳牆,我們會來一個焦土抵抗,開放各渠的水,使寧夏變成一片汪洋,部隊化整為零去打游擊,此時,共軍即使佔了寧夏也是一片廢墟。」

「這樣對你們有什麼好處?」

「這是老掌柜走時交待的。」

孟寶山非常生氣,又去找馬敦靜了。

馬敦靜的態度很不好,他說:「還談什麼?我是不願意發動戰爭的,可是現在我們同心縣一帶的部隊節節後退,共軍先頭部隊步步緊逼,這不是誠意和談,是政治陰謀。」

「現在你態度不明確,共軍怎麼能不動?」

「和談對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處了。」

「不對,和談對你的部隊和寧夏人民都有好處。」

「是這樣嗎?」

「我們可以分析形勢嘛,現在共軍已打到了南方,西北也只有寧夏這塊地方了,不走和平道路還有什麼出路。難道你願意讓寧夏被戰爭毀滅?」

馬敦靜的情緒反覆無常,他不停地吸煙,可以看出他也是很矛盾的。一個塗著口紅的美貌女人走了進來,年紀很輕,她送來了兩杯清茶,沒有走的意思。馬敦靜使眼色,她才離開了。

「還是讓我再考慮一下吧。」馬敦靜喝茶。

「不能再拖了。」孟寶山望著他說:「如果我們暫擬定一個具體辦法,解放軍軍事進逼自會停止的。」

「你有何良策?」

「我可以先去向楊得志的第64軍軍長曾思玉說明,寧夏兵團過去和現在都不願和人民解放軍作戰,目前雙方暫停軍事行動,彼此互不侵犯,一旦馬主席回寧夏,再研究雙方簽字。」

「能行,將來解放軍與寧夏方面的聯繫就由你和馬曉雲負責。」

「咱們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你明天就去,到同心一帶與共軍接洽。」

9月13日。

孟寶山一人搭車向同心縣走去,天氣不好,下著毛毛細雨,道路泥濘不堪,車開得很慢,大約走了3個小時,進入馬家河灣時已聽到了槍聲,過了一會兒,馬敦靜的幾個騎兵團從前面撤回來了。

一個軍官說:「車不能再前進了,共軍已打過來了。」

司機掉頭就跑,孟寶山只好下車,徒步往前走。過了一會兒,後面來了一輛汽車,被他攔住,上前一問是馬鴻賓父子派的幾個和談代表準備與解放軍接觸。

孟寶山認識他們,就又坐上車一起往前走。

一個小時後,已遇上了解放軍的先鋒團。

於是他們停止前進,進了一個小村,在這裡等候第64軍首長。此時從蘭州來的郭南浦先生一行也到了這裡。他們都是為和平而來,有幾個人過去就相識,坐在一起都很激動。

孟寶山問郭南浦先生:「你老人家中寧去過了?」

「剛從那裡回來,準備向解放軍首長報告情況呢。」

「馬鴻賓的態度如何?」

「已同意起義了。你那邊呢?」

「一言難盡啊!」

「怎麼了?」

「馬鴻逵已跑了,馬敦靜態度模稜兩可啊!」

「思想轉變有個過程嘛,馬鴻賓父子當時也有顧慮,我見到他時,他對我說,還談什麼,解放軍的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